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7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2篇
预防医学   53篇
  2017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作者对158名镍过敏及839名镍反应阴性的特异性体质的患者进行了异位性皮炎的发生、严重程度及皮损分布的临床评价。病人来自8个皮肤科门诊,观察时间为14年,共分为四组:第一组,246人,因广泛、严重的皮炎曾在医院治疗;第二组,417人,有广泛、中等度的皮炎;第三组,144人,系过敏性鼻炎和/或哮喘的病人并伴有轻度皮炎。第四组,190人,无明显皮肤症状的哮喘和/或过敏性鼻炎患者。病人的年龄在20~37岁之间。同时选择155名既无特异性皮炎、湿疹又无特异性病  相似文献   
32.
患者,女,26岁,朝鲜族。自1987年4月起,颜面反复出现红斑及瘙痒性丘疹,经各种治疗,皮损仍复发。患病部位活检可见血管周围单核细胞浸润,伴少许嗜伊红细胞,表皮无明显改变。用欧洲标准斑试系列进行斑贴试验,于斑试后48及96小时观察结果,发现对新霉素呈弱阳性反应(+);镍呈强阳性反应(++)。患者3年前搬到现在的住处后,每日用地下水洗脸3次,每次用水2~3升,时间长短不一,自从用自来水代替地下水后,脸上很少出现皮疹,故作者一周内收集了7次患者使用的地下水,同时收集别处地下  相似文献   
33.
六神丸由六味中药组成,即蟾酥、牛黄、麝香、冰片、珍珠、雄黄。口服常用来治疗各种上呼吸道感染,如扁桃体炎和咽喉炎等,有时也局部用于治疗疖、痈、蜂窝织炎和其它皮肤感染。局部使用时,将10粒或更多的小药丸研碎加少量的水涂于皮肤,每日几次,保持皮肤潮湿,直到症状减轻。本文报告两例家庭妇女局部使用六神丸引起的接触性皮炎。两例年龄分别为66岁和67岁。例1因颈部痛疼。例2因眼睑皮肤瘙痒,  相似文献   
34.
本文报告了对12例皮肤黑变病的病人采用维生素C加中药治疗的方法所取得的比较满意的疗效。疗法:一、维生素C5.0g加入10%葡萄糖500ml中静点,每日一次,共14天,后改用中药,以六味地黄汤为基础,随症加减,每日一剂,连服14天。以上为一疗程,共治疗3~4个疗程。二、维生素B_1 10mg,每日三次口服。维生素C200mg,每日三次口服。其中5例静点维生素C的时间为21天,服中药7天,其余均按上述方案治疗。通过治疗,基本痊愈者6例(50%),显效5例(41.7%),无效1例。总有效率达91.7%。  相似文献   
35.
作者于1981年到1984年三年间,用2.5%过硫酸铵凡士林对49名理发员及118名非理发员(对照组)进行了斑贴试验,并测定了过硫酸铵在配制6个月内,在水及凡士林中的降解率。结果发现,49名理发员中有12名(24.5%)对过硫酸铵呈阳性反应。12名斑试阳性者均患投入产品湿疹,平均年龄为18岁,几乎都是女性,斑试时,平均工龄为21个月。在对照组的118名非理发员中,仅1人出  相似文献   
36.
为研究刺激性接触性皮炎的发病机理,作者用2%SLS(十二烷基磺酸钠)对11名健康女性(年龄在18~72岁之间,平均47.4岁)进行了重复斑贴试验,并通过肉眼观察、表皮水份丧失及激光多普勒速度测量计对其结果进行了评价。方法:11名受试者,共在34个部位进行斑试。其中5名受试者,每人在左前臂屈侧及背部左侧,6名受试者每人在双前臂屈侧和背部两侧进行。第一天,将2%SLS于34个部位进行闭合斑试,24小时去掉斑试物,标明受  相似文献   
37.
本文作者报道了两个虾加工厂的职业性皮炎的发病情况。作者在调查中安排94名工人填写详细的调查表格及对24名可疑患职业性皮肤病的工人进行的皮肤科检查,发现有9人(<10%)患手部皮肤病,其中仅有1人(<1%)因病调离,有7人诊断为职业性手部皮炎。用10%清洁剂和虾作皮肤试验,5人均呈阴性  相似文献   
38.
对接触焦油沥青工人的皮肤病调查结果显示,194名受检工人中有59名患有职业性疣赘,皮疹形态为泛发性扁平疣样及寻常疣样损害,皮疹与工龄有一定关系,工龄愈长发病率愈高,患病率随作业工龄的增长而上升。说明该作业环境对操作工人的皮肤有较大危害。  相似文献   
39.
皮肤光斑贴试验适用于光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目的在于发现致病的光敏物,确定光变应原,是诊断光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的重要手段,亦是对化学物进行安全性评价时的重要检测方法之一。由于光变应性接触性皮炎在职业性光接触性皮炎中占有一定比例,因此皮肤光斑贴试验就成为职业性光接触性  相似文献   
40.
煤焦沥青所致的职业性皮肤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对某焦化厂作业工人进行了皮肤病调查 ,以期了解该行业工人皮肤病发病情况 ,并探讨与职业因素之关系 ,为职业性皮肤病诊断标准的修订提供依据。 [方法 ]对作业工人作体格检查 ,着重皮肤检查。 [结果 ]发现 14 8名受检工人中有132名患皮肤病 ,患病率为 89 2 %。其中寻常痤疮 2 3名 ,职业性痤疮 (油痤疮 ) 8名 ,光毒性皮炎继发色素沉着 5 0名 ,皮肤疣状赘生物 5 8名。其他皮肤病 5 3名 (有 40名工人同时患有两种以上皮肤病 )。职业性痤疮的特点为任何年龄均可发病 ,除好发于面部、肩背部、胸上部等寻常痤疮好发部位外 ,任何接触部位均可发生。有 8人出现油痤疮皮损 ,年龄均在 40岁以上 ,专业工龄为 17~ 37年 ,其中 3名患者双手腕部、手背伴疣状赘生物 ,4名患者颜面呈现弥漫性色素沉着。 2 3名寻常痤疮患者 ,年龄均在 30岁以下 ,病情轻重与工种及工龄无明显关系 ,由于在接触石油、焦油类化合物的青年工人中经常见到寻常痤疮患者。光毒性皮炎继发色素沉着 5 0例 ,色素沉着严重程度与年龄及工龄成正比。且伴有皮肤干燥、粗糙、甚至苔藓样变病变。皮肤疣状赘生物 5 8例 ,均为扁平疣样皮损 ,未发现乳头瘤及上皮癌。足癣患者 2 5名 ,老年性血管瘤 12名 ,毛细血管扩张症 1名 ,虽然这些不能定为职业性皮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