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7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2篇
预防医学   53篇
  2017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1.
痤疮清对实验性兔耳痤疮模型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痤疮清对实验性兔耳痤疮模型的治疗作用薛春霄,李士佐痤疮不仅是青年人的常见病,而且也是常见的职业性皮肤病,其发病率仅次于职业性接触性皮炎,但由于是多因素疾病,至今尚无满意的治疗方法。我们进行了痤疮清(待批新药)治疗兔耳痤疮模型的实验室研究,现将结果报告...  相似文献   
12.
对231名暴露工人体检结果表明,分散兰-2BLN作业工人职业皮肤病患病率为39.2%。主要的职业性皮肤损害有三种:接触性皮炎、光毒性皮炎和色素沉着,患病率分别为5.63%、4.33%、29.87%。工种患病率分析结果表明,主要接触蒽醌硝基化合物的硝化、精制工种患病率高。对志愿者进行斑贴试验的结果表明,皮炎患者对二硝基蒽醌的阳性率为60%。初步结论:蒽醌的硝基化合物是引起该生产工人职业皮肤病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对可疑致病物二硝基蒽醌和二硝化物进行刺激指数和致敏强度测试的结果表明:二硝基蒽醌是Ⅳ级(强)致敏物和中度刺激物,二硝化物是Ⅱ级(轻度)致敏物和中度刺激物。二者均可导致生产工人的接触性皮炎。对蒽醌、二硝基蒽醌和分散兰-2BLN 进行动物光毒试验,结果表明蒽醌有较强的光毒性,二硝基蒽醌具一定的光毒性,二者导致生产工人光毒性皮炎的发生。职业皮肤病患者血清IgG、IgE测定结果不高于正常人,因而皮炎发病机理与Ⅰ型变态反应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4.
<正> 皮肤黑变病是一组表现为皮肤色素沉着的色素代谢障碍性皮肤病。1917年G. Riehl首先报告了一种具有特殊临床表现以颜面为主的色素沉着症,即利耳氏黑变病(Melanosis Riehl)。随后Hoffmann和Habermann报告了另一种类型的黑变病,多发生在接触焦油和石油产品的工人中。其主要表现是伴有苔癣样丘疹或水疱的皮肤色素沉着症。称为苔癣样水疱性中毒性黑皮炎(melonodermatitis foxica lichenoides et bullosa)。由于这两种黑变病发生在战争期间,又称为战争黑变病。1923年A. Civatte报告了一种  相似文献   
15.
职业性皮肤病诊断标准中有关临床类型的修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性皮肤病约占职业病总数的40%~50%,其涉及面之广、致病因素之复杂、发病率之高是其他职业病所无法比拟的[1]。GB780487《职业性皮肤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总则》的颁布为本病的诊断与处理提供了依据,已被广大职业病及工厂保健医师采用,具有较高实用价值。但颁布12年以来,随着职业病临床的发展,标准中的临床类型已不能适应目前临床及科研的需要。为保护职业接触者的健康,有效地防治职业性皮肤病,并根据职业病诊断标准应反映临床最新进展的要求,我们于1997~1998年根据卫生部下达的GB780487修改任务,对原标准中的临床类型进行了补充与…  相似文献   
16.
作者随机选择某工业城市20,000人,对一年中职业性手部湿疹的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受检者年龄均在20~65岁之间,占1982年该市这个年龄组人数的7.6%。20,000人中有16,584人(82.9%)交回了调查表,这些人均从事不同的工作,接触的物质主要有溶剂、油类、油漆、胶水、非特异性化学物品、水泥、水、洗净剂、食品、植物、泥土、粉尘、干的污物及硬币。配带防护手套情况不一,分习惯、经  相似文献   
17.
职业性光毒性皮炎后色素沉着6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对某焦化厂、炼铁厂碾泥车间194名作业工人进行皮肤病调查,发现职业性光毒性皮炎后色素沉着61例。现将调查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斑贴试验在诊断化妆品皮炎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对109例临床诊断为化妆品皮炎的患者,用患者本人提供的可疑致病化妆品做了146次斑贴试验,结果阳性率达37.84%。为化妆品皮炎的确诊提供了重要依据。本文对用化妆品原液做斑贴试验诊断化妆品皮炎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作者对二家农药厂接触敌敌畏的工人进行了职业性皮肤病的调查,发现现场工人中的皮炎主要为水疱样皮疹及湿疹样皮损。通过动物实验,测出敌敌畏为强致敏物,可以引起交应性接触性皮炎,其主要致病因素为敌敌畏,与乳化剂无关。从而证实现场工人的接触性皮炎为原发性刺激作用和(或)致敏作用引起。通过胆碱酯酶的测定,发现胆碱酯酶的降低与皮炎的发生无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