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预防医学   18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1.
目的探讨乙肝疫苗长期免疫地区人群HBV流行规律的变化趋势。方法整群抽样结合横断面调查,用固相放射免疫法检测研究对象血清HBV感染标志并进行分析。结果(1)平均HBsAg阳性率为7.5%,0~19岁人群HBV感染指标显著低于≥20岁人群。(2)0~19岁人群HBsAg阳性率1985年高于2005年;1985年的抗-HBs水平随着年龄增长而上升,从1~岁组的12.4%到60~岁组的53.8%,而2005年0~19岁组的抗-HBs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1985年抗-HBc阳性水平随着年龄增长而上升,2005年的0~19岁组的仅为2.8%~26.8%,显著下降。结论研究人群中HBV流行规律发生显著变化,0~19岁人群的HBV感染率远低于20岁以上人群,证实乙肝疫苗预防HBV感染取得显著成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乙肝疫苗长期免疫后的HBV感染家庭聚集性状况的变化。方法采用整群抽样和横断面调查的方法,用固相放射免疫法(SPRIA)检测乙肝两对半,结果与历史资料比较。结果(1)检测样本4 686份,平均HBsAg阳性率为7.5%;完整家庭82户,其中HBsAg阴性的家庭占76.8%;1户1例阳性的占20.7%,1户2例阳性的只占2.4%,与1981年比较显著下降。(2)母子672对,HBsAg母子匹配阳性占5.2%;1981年的调查母子匹配阳性率为57.2%;本次调查母子匹配HBV感染率为31.3%,1981年的调查母子匹配HBV感染率为96.4%;(3)祖辈母亲与父辈母亲的HBV感染率无差异,但祖辈子代感染率为80.8%,父辈子代为15.9%。结论在乙肝疫苗长期普种地区的家庭成员的HBV感染率显著下降,HBV家庭聚集状况得到缓解。  相似文献   
13.
2003~2004年广西狂犬病早死现象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分析狂犬病疫苗免疫失败的原因,探讨影响狂犬病早死现象的因素,为控制狂犬病的发生和流行及正确使用狂犬病疫苗提供依椐。方法对725例病例进行个案调查,用Access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和核对.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3~2004年广西共发生狂犬病1120例,对其中潜伏期明确的637例进行分析。狂犬病疫苗免疫后发病192例,平均发病潜伏期为22天;未免疫者发病445例,平均发病潜伏期为60天。结论注射狂犬病疫苗后有缩短潜伏期加快发病的现象。  相似文献   
14.
广西2000~2004年狂犬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5  
目的分析狂犬病流行病学特征,探讨广西狂犬病防制的重点策略和措施。方法收集广西狂犬病大疫情资料和流行病学调查资料,用SPSS10.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广西狂犬病疫情呈现发病率持续快速增长、地区分布不断扩展的趋势,疫情也由经济落后的桂西山区向经济较发达的桂东南、桂北地区扩散。发病时间与季节有关。88.5%的病例为狗伤所致,暴露后没有及时对伤口进行冲洗、消毒、清创的分别为68.0%、88.5%、91.5%,只有5.9%的病例暴露后全程接种狂犬疫苗,使用狂犬抗血清的只有1.7%。从广西抽查的狂犬疫苗中,80%不符合规定;收集89份健康犬的犬脑标本,检出病毒携带率为13.5%。结论广西狂犬病增长迅速,卫生部门应该将加强农村地区宣教、加强疫苗管理和开展狂犬暴露前免疫作为防控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广西13所学校自动投币式饮水机卫生监督抽检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广西13所学校内安装的直饮水机供水卫生安全现状,为做好学校直饮水机卫生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对学校内安装的直饮水机进行现场监督检查,并对水质卫生状况进行检测分析。结果学校内安装直饮水机卫生管理不到位,36台直饮水机水质全部不合格,结论被查学校内安装的直饮水机存在严重的卫生安全隐患,应加强卫生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16.
广西自治区2006—2007年诺如病毒腹泻暴发疫情特征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分析广西诺如病毒腹泻疫情的流行特征及流行因素,为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及描述性分析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广西诺如病毒腹泻疫情报告及个案资料进行调查分析。结果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广西共报告9起(城市1起,农村地区8起)诺如病毒腹泻疫情,累计病例1174例,其中实验室诊断病例75例(6.39%),临床诊断病例1099例(93.61%),无死亡病例。疫情暴发地点主要为农村地区的学校、监狱、自然村屯,农村病例数构成(86.20%)高于城市(13.80%)(P〈0.01);病例时间分布有明显季节性,2006年病例时间分布与2007年分布不一致,2006年病例全部集中在9、10和12月,2007年病例主要集中在4—6月,占总病例数的78.75%(452/574);病例年龄主要为10~19岁(39.52%)和20-29岁(28.88%),年龄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女性别比为2.19:1,职业分布主要为在校学生和服刑人员。病例症状较轻,病程一般为2—3d,具有自限性。可能的传播途径包括经水和食物、人传人接触传播等多途径传播。共采集81份病例和10份密切接触者急性期粪便标本,检出诺如病毒RNA阳性72份和5份,检出率分别为88.89%和50.00%。结论广西诺如病毒腹泻暴发疫情多在农村地区的中小学校发生,具有明显季节性,主要集中在秋季和初夏季节。应加强疫情监测,提高实验室检测能力,重点针对疫情好发地区,采取健康教育、加强饮用水卫生和饮食卫生等综合措施,减少诺如病毒腹泻暴发疫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18.
19.
目的了解乙型肝炎(乙肝)疫苗免疫后20年,人群乙肝病毒(HBV)流行状况及其变化趋势。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以家庭为单位对广西壮族自治区隆安县5个村的整体人群进行调查,用固相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HBV标志物[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和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并与1985年、1995年的历史资料进行比较。结果(1)0~19岁人群的HBV流行率较≥20岁人群显著下降;0~19岁人群中乙肝疫苗免疫组的HBV流行率显著低于未免疫组和免疫史不详组;(2)乙肝疫苗首针在出生后<24h内接种的人群其HBsAg阳性率为0.9%,显著低于1~6d接种者(2.8%)和≥7d接种者(2.8%);(3)1985年0~19岁人群的HBsAg阳性率为16.6%,HBV流行率为57.0%;1995年的分别为7.2%和24.0%;2005年的分别为2.4%和9.8%;每隔10年呈现显著下降。结论乙肝疫苗免疫取得良好效果,首针及时接种率高的人群HBV流行率低于未及时接种人群,乙肝疫苗长期免疫地区免疫人群的HBV流行率大幅度下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乙肝)疫苗长期免疫接种后整体人群乙肝病毒(HBV)感染状况及其变化趋势。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结合横断面调查方法,共收集资料完整的调查对象4686名,采集静脉血并分离血清,用固相放射免疫法检测HBV感染标志。结果整体人群平均HBsAg阳性率为7.5%,抗-HBs为44.5%,抗-HBc为47.8%;0~19岁人群HBsAg和抗-HBc阳性率较≥20岁人群显著下降。乙肝疫苗免疫组的HBsAg阳性率为2.8%,抗-HBc阳性率为12.0%,HBV感染率为12.5%,未免疫组分别为10.2%、69.8%和71.2%。男性平均HBsAg阳性率比女性高,抗-HBc和抗-HBs阳性率男女性别间无差异。0~19岁人群的HBsAg阳性率为2.4%,而20~30岁人群阳性率达到13.6%~17.7%,到60岁开始下降;0~19岁人群的抗-HBs阳性率随年龄增长而明显下降,≥20岁人群的抗-HBs、抗-HBc阳性率均随着年龄增长而呈升高趋势。结论长期开展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使人群HBV流行状况发生变化,感染高峰年龄段后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