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6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0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1.
革螨是否自然携带流行性出血热(EHF)病毒,在传播EHF中是否起着媒介作用,我们于近年来进行了探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首次从海南岛蚊虫和蝙蝠中分离出两株基孔肯雅病毒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作者从海南省儋县地区蚊虫和蝙蝠分离出的两株病毒,电镜观察为球形,直径为50~65nm,对2~3日龄小白鼠能致死,在C6/36白纹伊蚊细胞、BHK_(21)细胞组织培养中增殖并产生明显的病变,经理化和生物学鉴定,对酸,乙醚均敏感,属RNA病毒,经血清学鉴定为基孔肯雅病毒。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告应用HRP-SPA组化法检测用4株不同来源的HFRS病毒抗原免疫的家兔血清和10例HFRS病人双份血清的抗体滴度,结果与IFA法基本一致,证明了HRP-SPA组化法的特异性。用HRP-SPA组化法和IFA法检测了不同疫区30例病人的恢复期血清,来源于黑线姬鼠和褐家鼠的Vero-E6细胞HFRS病毒抗原和7只HFRS抗原阳性黑线姬鼠肺洗液中的抗体,两法结果相同,证明了HRP-SPA组化法与IFA法一样,具有较高的灵敏性。此外,HRP-抗人IgG组化法用于HFRS的诊断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正> 本文不用同位素标记进行了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基因组的分析。本实验用Vero-E_0细胞培养病毒滴度达10~(-8)以上不加~(32)p标记的病毒培养液,经10%~60%蔗糖-TNE梯度溶液中超离心,55000rpm,20小时后,出现乳古色的病毒区带,经阿贝折射仪测试,此病毒区带为38.6~39%蔗糖密度带内,密度为1.168,与文献报导基本一致,纯化后的病毒经酚和甲苯酚处理及乙醇沉淀,最后得白色的粉末,此样品用缓冲液溶解后适当稀释,紫外扫描时,260nm处有明显吸收峰,OD_(266)/OD_(280)>1.70,说明核酸样品较钝,核酸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