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2篇
  2014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探讨临床因素与病理形态学因素对结直肠癌预后的影响。方法运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对226例结直肠癌的临床与病理形态学因素与预后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浸润深度、脉管侵犯、神经周围侵犯、肿瘤芽、肿瘤间质淋巴细胞浸润、Crohn’s样反应、转移淋巴结数目、远处转移、TNM分期、尿糖与预后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大、TNM分期高、肿瘤芽级别高、存在神经周围侵犯、肿瘤间质淋巴细胞浸润少及尿糖阳性的相对危险度高。结论年龄、TNM分期、肿瘤芽、神经周围侵犯、肿瘤间质淋巴细胞浸润和尿糖是估计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指标。  相似文献   
12.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的自身抗体具有血型抗原特异性。本组50例AIHA患者自身抗体经血型抗原特异性鉴定(乙醚冼脱法),发现7例具有相对特异性,其中抗D1例,抗E2例,抗e4例。自身抗体血型抗原特异性鉴定是AIHA患者合理选择供血的指导。若给AIHA患者输入携有与其自身抗体相对应的抗原的红细胞,则溶血更为严重。本资料7例相对特异性患者中有1例接受输血,其自身抗体为抗Rho(D),输入Rho(D)血,结果病情反而加重。本实验根据免疫学原理,从亚细胞水平显示了AIHA自身抗体在红细胞膜上的作用部位。  相似文献   
13.
<正> P 血型系统中的天然抗-P_1,只在少数人血清中存在,且多为低温抗体,很少在37℃有活性。我们遇到1例天然抗-P_1在37℃仍存有活性,现报告如下:患者孙××,男性,60岁,汉族,O 型,无输血史。1988年3月10日入院,住院号:256770,诊断为右肺多发性巨细胞癌,因手术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上海地区110名汉族的12个红细胞血型系统及3个血清蛋白型在人群中分布频率,并与国外人群分布频率作一比较.其中有些血型与缓慢性溶血性输血反应、新生儿溶血病、自身免疫病有密切关联。Xg 血型作为遗传疾病指标有一定意义。上述血型应用于法医学,有其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组织β-catenin表达与肿瘤芽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217例结直肠癌的肿瘤主体、浸润前缘及肿瘤芽β-catenin核表达情况,分析其临床病理意义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在管状腺癌和乳头状腺癌的肿瘤主体、浸润前缘β-catenin核表达体阳性率(肿瘤主体分别为49.1%和42.3%、浸润前缘分别为45.3%和38.5%)高于黏液或印戒细胞癌(14.3%,P=0.003;17.9%,P=0.023)。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肿瘤芽(-)组5年累计生存率为78%.肿瘤芽(+)、β-catenin(+)5年累计生存率为7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57);肿瘤芽(+)、β-catenin(+)组5年累计生存率明显高于肿瘤芽(+)、β-catenin。(-组(76%,53%,P=0.031)。结论β-catenin(-)、肿瘤芽(+)的结直肠癌患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