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37篇
预防医学   14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包括心绞痛和心肌梗死,分属于中医"胸痹""真心痛"之范畴,传统中医多从"行气活血、通阳宣痹、散寒活血、益气活血、养阴活血、温阳活血"等角度出发进行治疗。现代研究表明,冠脉痉挛是老年冠心病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解痉止痛可做为基本治法之一,目前中药"解痉止痛"法则仅在个别文献中略有提及,尚未明确将其作为治痛基本法则,对解痉止痛中药缺乏系统梳理。本文结合现代医学对老年冠心病发病机制的认识,阐述了解痉止痛法治疗老年冠心病的思路,并对解痉止痛中药进行了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52.
五苓散出自张仲景之《伤寒论》。原为治太阳表邪未解,内传太阳之腑,以致膀胱气化不利,遂成太阳经腑同病之蓄水证而设。本方由茯苓、泽泻、猪苓、白术、桂枝组成。具有利水渗湿,温阳化气之功效。临床主要用于治疗水湿内停之水肿等证。笔者应用本方治疗新生儿黄疸、婴幼儿腹泻等儿科疾患,屡获良效。  相似文献   
53.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密切相关。颈动脉斑块导致动脉管腔狭窄、血流动力学改变及斑块脱落形成栓子是引起脑缺血的主要机制,而不稳定斑块是引起脑梗死等严重神经系统损害的危险因素,故斑块稳定性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本研究旨在探讨运用超声技术检查颈动脉病变情况,对颈动脉不稳定斑块与脑梗死的相关性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54.
外伤是骨科常见病,创伤后易引发患者多种内科问题。特别是高龄患者,容易产生感染问题、营养问题,长期卧床容易导致深静脉血栓的问题,外伤还会引发心理障碍等。笔者认为,中西医结合适度干预对于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的改善很有益处。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改良示指背侧岛状皮瓣一期修复拇指指端缺损的可行性。方法 2009年1月-2010年2月,收治23例拇指指端缺损患者。男17例,女6例;年龄21~47岁,平均27.5岁。致伤原因:机械伤18例,重物砸伤5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2.5~5.0h,平均3.5h。尺掌侧缺损5例,尺背侧缺损6例,桡掌侧缺损8例,桡背侧缺损4例。23例均伴拇指末节指骨外露。创面缺损范围2.1cm×1.8cm~2.8cm×2.5cm。根据拇指末节软组织缺损情况,应用改良皮瓣设计使蒂部关键点前移的示指背侧岛状皮瓣修复缺损,皮瓣切取范围2.3cm×2.0cm~3.0cm×2.7cm。供区植皮修复。结果术后皮瓣及供区植皮均成活,切口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6.4个月。皮瓣外形、质地良好。末次随访时,皮瓣感觉恢复达S3+18例,S32例,S23例;两点辨别觉为3~4mm。拇指对掌、对指功能正常,虎口区未发生挛缩。供区示指掌指关节屈伸活动正常。结论改良的示指背侧岛状皮瓣蒂部旋转点前移达10mm以上,能满足拇指指端缺损修复的需要,且皮瓣血供良好,成活率高。  相似文献   
56.
目的总结骨间背神经损伤特点及诊治经验。方法2003--2010年,我科对11例骨间背神经损伤患者进行不同方法手术治疗。急诊患者均做显微外科修复,二期损伤在前臂中上段做探查修复;无法做神经修复者.可行肌肉植入或腓肠神经移植;如效果差行功能重建术。结果本组11例术后随访0.5~6年,神经外膜及束膜显微缝合6例全部恢复;神经移植1例恢复至M3;二期行肌腱移位,神经末端肌肉植入法2例。其中1例效果好,另1例恢复至M3;肌腱移位1例恢复效果好;神经内外膜松解1例恢复效果好。结论骨间背神经损伤后,根据具体情况,不论一期修复或二期功能重建,均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57.
58.
苏博 《健康伴侣》2007,(12):46-46
从来没有眩晕病史的人,若在用药过程中出现了不明原因的头昏、头晕及晕厥,应当考虑药物性眩晕。  相似文献   
59.
颈动脉不稳定性粥样硬化斑块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颈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是急性脑血管疾病的主要病理基础,本文主要介绍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病理机制,影响其稳定性的因素及目前对其检测和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60.
<正>解甘露醇罗尔斯顿菌(R.mannitolilytica)在自然界分布广泛,是医院内感染少见的机会致病菌,可引起腹腔感染和脑膜炎。在我国临床分离株中罕见该菌,从血液中分离到更为罕见[1]。我科于2014年11月从1例贲门癌患者血液中分离出解甘露醇罗尔斯顿菌,现报道如下。1病历资料患者,女,80岁,以"贲门癌并食管狭窄"于2014年11月8日收治入院。于11月10日进行腹腔镜胃造瘘术,术后第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