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8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对癌胚抗原乳酸菌疫苗在体内的细胞免疫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将疫苗对小鼠进行免疫后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以及细胞因子IFN-γ、IL-2,观察小鼠的免疫效果.结果:除乳酸菌菌体本身能诱发一定的细胞免疫反应外,CEA表面展示组(pSec:Leiss-cea 2-lcsB)对机体产生了显著的免疫刺激.结论:本研究进一步证明表面展示的CEA能够有效的诱发免疫反应,为乳酸菌CEA口服疫苗的应用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42.
选择性减胎术作为多胎妊娠的补救措施[1,2],能有效地降低多胎妊娠给母儿带来的风险。目前常用的减胎方法有经腹或经阴道途径。经阴道减胎术多用于妊娠早期,国内常用胎心氯化钾注射和胎儿心脏负压吸引法[3]。本研究分析了胎心注射氯化钾、卵黄囊负压抽吸、胎芽负压抽吸3种减胎方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究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MS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在胃癌术前分期以及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进行手术治疗的胃癌病人60例,记录病人术前MS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资料和术后病理资料,并以术后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MS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对胃癌术前分期以及淋巴结转移诊断的准确性,采用ROC曲线分析MS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对胃癌术前分期以及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 结果MS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对胃癌T1~T4分期、淋巴结转移以及M分期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均存在一致性(P < 0.01)。MS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对胃癌术前T分期的总体准确率为80.00%(48/60),其中T1~T4分期的准确率分别为75.00%(6/8)、63.64%(7/11)、86.36%(19/22)和84.21%(16/19);T1联合T2、T2联合T3以及T3联合T4的鉴别准确率分别为68.42%(13/19)、78.79%(26/33)、85.37%(35/41)。MS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对胃癌淋巴结转移诊断的准确率为85.96%(49/57)。MS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对胃癌术前M分期的总体准确率为89.83%(53/59),其中M0与M1期的准确率分别为92.00%(46/50)、77.78%(7/9)。ROC曲线分析显示:MS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对胃癌T1~T4分期、淋巴结转移以及M分期诊断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5、0.788、0.853、0.870、0.850和0.797,均具有一定准确性。 结论MS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在胃癌术前分期、治疗方案的选择以及预后的判断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回顾性心电门控多扇区重建结合心电编辑技术对高心率患者行CCTA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分析我院2020年1月至8月30例高心率患者影像学检查资料,所有患者均行CCTA及CAG检查。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两组,A组为多扇区重建心电编辑组,B组为单扇区重建无心电编辑组。对两组冠脉图像质量、可诊断率及管腔狭窄程度结果比较进行统计学分析。对2名医生评价图像主观质量的一致性行Kappa检验。结果:A组R1、R2、R3、LM、L1、L2、L3、L4、LCX1及LCX2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均高于B组(均P<0.05);A组冠脉节段可诊断率为88.33%(265/300),B组为67.67%(203/300),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诊断冠脉管腔轻、中、重度狭窄及闭塞分别为91、65、14及2处,与CAG诊断结果相近,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