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88篇
内科学   11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29篇
药学   44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7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01.
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4:1)的体外抗菌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4:1)体外抗菌活性。方法 用琼脂平板二倍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 哌拉西林-舒巴坦复方制剂(4:1)对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均有较好抗菌活性。尤其对产酶甲氧西林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和甲氧西林敏感的表皮葡萄球菌(MSSE)、产酶流感嗜血杆菌和卡他莫拉菌、不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与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易产染色体诱导酶的阴沟肠杆菌、铜绿假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的抗菌作用优于哌拉西林钠,其MIC50或MIC90为哌拉西林钠的1/2~1/32和1/2~1/64。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对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4:1)、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的敏感性分别为60.0%,66.7%和76.7%;而肺炎克雷伯菌的敏感性分别为56.7%,63.3%和63.3%;铜绿假胞菌的敏感性分别为72.0%,72.0%和76.0%;鲍曼不动杆菌的敏感性分别为76.0%,82.0%和52.0%。结论 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是有效的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合制剂。  相似文献   
102.
4种头孢菌素对社区呼吸道感染分离菌的体外抗菌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头孢菌素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从未接受抗菌药物治疗或48h接受有效抗菌药物治疗的呼吸道感染病人中分离致病菌,采用纸片法测定细菌敏感试验结果及采用琼脂平板二倍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本项研究共分离出致病菌160株,常见病原菌为:克雷伯菌(42)、嗜血杆菌(30)、葡萄球菌(30)、肺炎链球菌(9)、阴沟肠杆菌(7)和大肠埃希菌 (14)。对于流感嗜血杆菌和肺炎链球菌头孢呋辛和头孢他啶的敏感性为100%;对于甲氧西林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头孢唑林钠的敏感性最高,为100%,其次为头孢呋辛94%、头孢他啶61%,其MIC值的结果显示同样的结果;对于革兰阴性杆菌,第三代头孢菌素最强,依次为第二代、一代头孢菌素,在本次实验中一代头孢菌素对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有较好的抗菌活性。结论针对不同来源的病人,合理选择不同的头孢菌素。  相似文献   
103.
血液病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7,自引:12,他引:27  
目的调查血液科真菌感染现状,分析其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 方法收集2002年1月~2003年6月血液科合并真菌感染的4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真菌培养结果,加以统计和分析. 结果真菌感染部位以肠道为主(64.4%),呼吸道次之(44.4%);感染菌株以白色假丝酵母菌占首位(43.4%),光滑假丝酵母菌占第2位(22.6%). 结论本组病例发生院内真菌感染与原发肿瘤性疾病、反复化疗、使用广谱抗生素和免疫抑制剂及老龄化等危险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比较Neo-Sensitab纸片真菌药敏试验与浓度梯度法(Etest)真菌药敏试验的符合率,了解临床常见真菌对氟康唑的敏感性. 方法采用Neo-Sensitab抗真菌药敏纸片和Etest方法检测氟康唑对常见临床分离的 362株酵母样真菌的敏感性. 结果用Etest法和纸片法检测362株真菌对氟康唑的总敏感性分别为77.9%和76.5%;对氟康唑的敏感性从高到低的顺序为:新型隐球菌和近平滑假丝酵母菌100%、白色假丝酵母菌97.8%、热带假丝酵母菌95.5%、隐球菌属为50%、光滑假丝酵母菌8.7%和克柔假丝酵母菌0;两种方法的符合率为92.8%;纸片法真菌药敏所测敏感菌株,Etest全部为敏感;Etest有5株为敏感,纸片药敏法则为SDD; Etest有18株为SDD, 纸片药敏法则为R, Etest有3株为R,其纸片药敏法为SDD. 结论 Neo-Sensitab抗真菌药敏纸片法具有操作简便和判读结果清晰等特点,但对于剂量依赖性敏感株和耐药株与Etest比较存在差异;氟康唑对新型隐球菌、近平滑假丝酵母菌、白色假丝酵母菌和热带假丝酵母菌保持了很好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105.
舒巴坦与拉氧头孢配比对产酶菌的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拉氧头孢与舒巴坦的不同配比对143株临床分离产酶菌的体外抗菌作用。方法用平皿二倍稀释法对拉氧头孢/舒巴坦与三代头孢菌素头孢噻肟和舒巴坦复合抗生素氨苄西林/舒巴坦及头孢哌酮/舒巴坦的体外抗菌作用进行了测定。结果拉氧头孢对6种标准超广谱β内酰胺酶TEM-1、TEM-3、SHV-1、SHV-2、SHV-5、SHV-18具有高度的稳定性,MIC≤1.0μg/mL;对去遏制持续高产AmpC酶标准菌株的MIC=8.0μg/mL。对临床分离的ESBL_s菌株的MIC_(50)值拉氧头孢(0.5μg/mL)比头孢噻肟、氨苄西林/舒巴坦和头孢哌酮/舒巴坦分别低32倍、64倍和16倍、敏感率大99.1%。对临床分离产AmpC酶菌株的MIC_(50)值(8.0μg/mL)分别比头孢噻肟、氨苄西林/舒巴坦低4倍和8倍,与头孢哌酮/舒巴坦相同,敏感率为81.0%;对临床分离产SSBL菌株的MIC_(50)值(16μg/mL)比头孢噻肟、氨苄西林/舒巴坦低8倍,与头孢哌酮/舒巴坦相同,敏感率为41.7%;对临床分离高产诱导酶菌株的敏感率为100%。各种比例的舒巴坦都不能降低拉氧头孢对标准产酶株和临床产酶株的MIC值。结论拉氧头孢对临床分离的各种产酶菌耐药率极低,对包括质粒及染色体介导的各种β内酰胺酶的稳定性较高,可作为临床治疗由肠杆菌科细菌所致医院内感染的用药。  相似文献   
106.
院内感染艰难梭菌相关性腹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艰难梭菌相关性腹泻(CDAD)是医院感染性腹泻的主要原因,近年来其发病率及死亡率呈上升趋势,抗生素的频繁使用是导致CDAD的主要病因.充分注意医护人员手卫生、彻底消毒环境和隔离患者是预防CDAD院内暴发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107.
Mohnarin2006——2007年度报告:华北地区细菌耐药监测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目的调查华北地区主要医院临床分离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在统一方案和统一标准的前提下,收集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内蒙和山西5个地区临床分离菌株的药物敏感性结果,用WHONET 5.4版本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自2006年6月~2007年6月底共收集菌株28763株,其中革兰阳性菌占33%,革兰阴性菌占67%。金葡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分别占62.9%和77.4%,葡萄球菌中未发现耐万古霉素、替考拉宁的耐药株。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对高浓度庆大霉素耐药率分别为47.1%和78.5%,发现粪肠球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不敏感菌株分别有2.3%、2.8%和2.5%,屎肠球菌不敏感菌株分别有3.8%、2.3%和1.2%。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奇异变形菌ESBL s发生率分别为59.2%、39.6%和11.9%。共收集肺炎链球菌药敏数据285株,PSSP、P ISP、PRSP分别为88.9%、2.8%和8.3%。流感嗜血菌的产酶率为21.4%。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对肠杆菌科细菌仍保持高度的敏感率,耐药率均低于1%,但对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率已分别达30.9%和27.2%。结论细菌耐药性仍呈上升趋势,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开展以预防为主的有效措施,控制泛耐药菌的传播和爆发流行是当前重要的工作。  相似文献   
108.
2005-2006年中国社区呼吸道感染细菌耐药性监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调查2005—2006年社区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菌对头孢克洛及其他5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收集2005年10月—2006年8月全国6个地区6所医院社区呼吸道感染患者中分离的流感嗜血杆菌(280株)、肺炎链球菌(105株)、卡他莫拉菌(61株)、β溶血链球菌(30株)和MSSA(30株)共506株。菌株统一由北京医院作复检并用E试验测定头孢克洛等6种抗菌药物的MIC。结果流感嗜血杆菌是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和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AECB)等感染的最重要的病原菌。分别占CAP56.9%(202株)和AECB64.5%(93株)。药敏结果显示,青霉素敏感的肺炎链球菌(PSSP)为50.5%,青霉素中介肺炎链球菌(PISP)为31.4%,青霉素耐药肺炎链球菌(PRSP)为18.1%。青霉素不敏感率以上海和广州最高(78.6%),其他依次为四川(50%)、天津(46.7%)、浙江(37.5%)和北京(21.1%)。有21.1%的流感嗜血杆菌和93.4%的卡他莫拉菌产生β内酰胺酶。流感嗜血杆菌对头孢克洛、头孢丙烯、阿奇霉素、氨苄西林和莫西沙星分别有98.6%、97.8%、98.6%、85.8%和100%的敏感率。阿奇霉素对肺炎链球菌、β溶血链球菌和MSSA耐药率分别高达94.3%、60%和56.7%。头孢克洛对流感嗜血杆菌和卡他莫拉菌的MIC值低于头孢丙烯1/2。结论与2003年监测结果比较,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有较快的增长;流感嗜血杆菌和卡他莫拉菌的产酶率呈上升趋势;肺炎链球菌、β溶血链球菌和MSSA3种革兰阳性球菌对阿奇霉素的耐药率升高;头孢克洛对社区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菌保持70%~100%的敏感性,提示仍可作为轻中度社区呼吸道感染的选用药物。  相似文献   
109.
答:增加的内容:(1)莫昔沙星作为脆弱拟杆菌组和β内酰胺酶阳性厌氧菌的选择性抗菌药物;(2)多西环素作为脆弱拟杆菌组、β内酰胺酶阳性厌氧菌、产气荚膜梭菌除外的梭菌属、革兰阳性球菌和无芽胞的革兰阳性杆菌的选择性的抗菌药物;(3)阿莫西林的折点;(4)用琼脂稀释法测定脆弱拟杆菌ATCC25285,多形拟杆菌ATCC29741,迟缓真杆菌ATCCA3055的利奈唑烷MIC质控范围;(5)用肉汤微量稀释法测定脆弱拟杆菌ATCC25285,多形拟杆菌ATCC29741的阿莫西林一克拉维酸和青霉素MIC质控范围;(6)用肉汤微量稀释法测定脆弱拟杆菌ATCC25285,  相似文献   
110.
亚胺硫霉素是国内临床刚开始使用的一件新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本文使用VITEK—AMS的革兰氏阴性药敏卡GNS-PA,报告了痰培养的16个菌属360林革兰氏明性杆菌对亚胶疏霉素的MIC结果。显示几乎所有革兰氏阴性发酵菌、以及非发酵菌中的醋酸钙不动杆菌、绿脓假单胞菌等对亚胶硫毒素高度敏感(MIC90<4μg/ml),非发酵菌中的麦芽黄单胞菌、黄杆菌及少量假单胞菌对此抗生素产生耐药(MIC。>16Pg/ml)。同时,与其它九种抗生素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亚胶硫霉素是一种较好的抗生素,可作为现有抗生素的一个有效补充,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