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5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 观察麻醉前应用盐酸戊乙奎醚(长托宁)于剖宫产术对产妇及胎儿的影响.方法 选择41例择期剖宫产术产妇,ASAⅠ~Ⅱ级,于麻醉前静脉滴入长托宁 0.5 mg,观察用药前后产妇平均动脉压、心率、口干程度视觉摸拟评分、唾液分泌量、胎心率的变化,观察新生儿1、5分钟 Apgar评分的变化.结果 给药前后各时点产妇唾液分泌量有极显著性差异, P<0.01 ,长托宁起效快,能显著抑制产妇唾液腺分泌,用药前后各时点心率无显著差异,产妇心率平稳,新生儿1、5分钟Apgar评分8~10分,新生儿状况良好.结论 长托宁可安全用于剖宫产.  相似文献   
22.
自然杀伤细胞杀伤肿瘤细胞的体内过程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3.
24.
目的总结脑卒中偏瘫患者良肢位摆放的最佳证据。方法按照“6S”循证资源金字塔证据模型,计算机检索BMJ Best Practice、澳大利亚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网站、UpToDate、国际指南协作网(GIN)、苏格兰院际指南网(SIGN)、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NICE)网站、美国医疗保健研究与质量局(AHRQ)网站、加拿大安大略省注册护士协会(RNAO)网站、Cochrane Library、Embase、PubMed、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知网、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医脉通等网站或数据库中关于脑卒中偏瘫患者良肢位摆放的文献,检索时限为2015年1月至2023年6月。由两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及内容提取、文献质量评价、证据提取与证据等级评价。结果共纳入文献9篇,包括指南6篇、证据总结2篇、系统评价1篇。6篇指南中,4篇的推荐级别为A级,2篇的推荐级别为B级。2篇证据总结中,李佳梅等研究的条目7为“否”、条目10为“部分是”,陈煌等研究的条目1为“否”、条目3为“部分是”,其余条目均为“是”。1篇系统评价的条目2为“部分是”,其余条目均为“是”。通过对纳入证据内容进行翻译、汇总和整理,最终形成了脑卒中偏瘫患者良肢位摆放的最佳证据,包括良肢位摆放的重要性、团队成员、摆放前评估、摆放时机、摆放体位、并发症防治、质量控制与评价7个方面24个条目。结论该研究总结了包括良肢位摆放的重要性、团队成员、摆放前评估、摆放时机、摆放体位、并发症防治、质量控制与评价7个方面24个条目的脑卒中偏瘫患者良肢位摆放的最佳证据,为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科学、规范的良肢位摆放,改善患者康复效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5.
[目的]了解江西中医学院2006年甲肝暴发疫情发生的原因,及时控制疫情.[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和分析流行病学方法.将2006年11月~12月该校出现发热、乏力、纳差、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肝功能异常,血清抗FIAV-IgM阳性者作为本起暴发疫情的病例.选择80例病例、141名无甲肝疫苗接种史的健康学生进行病例一对照调查分析.[结果]罹患率为1.1%,学校餐厅内某小吃摊位的厨师1人为隐性感染者,1人为病例.病例对照结果提示:在该小吃摊位就餐的OR=6.4(95%CI:3.1~13.1),使用公用餐具的OR=6.3(95%CI:3.2~12.6).[结论]本次疫情的发生主要与校内小吃摊位厨师污染食物、餐具有关.  相似文献   
26.
目的 了解我省狂犬病暴露后处置门诊的基本情况.方法 根据各区市所辖县区数、狂犬病发病人数,采用分层抽样方法,抽取26家狂犬病暴露后处置门诊,30家乡、镇中心卫生院. 结果 40%乡、镇中心卫生院未能开设狂犬病暴露后处置门诊,47 %的狂犬病暴露门诊和所有乡镇卫生院狂犬病暴露处置分区不合理,38%的乡村卫生院都未能储备被动免疫制剂. 结论 我省狂犬病暴露后处置存在很大的风险,尤其基层最为严重.  相似文献   
27.
目的 利用突变修饰后消除转化活性并保留抗原性的中国山东地方株人乳头瘤病毒16型(HPV16)E6E7基因,研制HPV16 DNA疫苗。方法 定点突变E6的终止密码,并保证E7读码框架不定;定点突变E7蛋白的Rb结合区中对其转化活性维持起关键作用的第24位氨基酸。突变修饰后的基因命名为fmE6E7。PCR扩增fmE6E7,重组人pLNCX载体,脂质体法转染3T3细胞,免疫荧光组织化学及Western blot检测转染细胞蛋白的表达。经软琼脂集落培养法和BALB/c裸鼠皮下接种法检测fmE6E7的转化活性。然后PCR扩增fmE6E7,构建pVR1012-fmE6E7真核表达质粒,于C57BL/6小鼠肌肉内直接进行裸DNA免疫,^51Cr释放法体外分析免疫鼠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活性,间接ELISA法检测免疫鼠血清中E7特异性抗体。结果 测序证实获得了预期的突变结果。pLNCX-fmE6E7转染细胞体外软琼脂培养3周未见集落形成;裸鼠皮下接种2月后未见移植瘤形成(0/3)。免疫鼠获得了较好的E7特异性的抗体E和抗原特异性的CTL。结论 修饰后E6E7基因可融合表达,转化活性消除的同时还可诱发特异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表明中国山东地方株的E6E7基因可作为HPV16治疗性DNA疫苗的靶基因。  相似文献   
28.
29.
从津白Ⅱ号小鼠自发性乳腺癌TA2MA891建立了体外长期传代细胞系MA891。MA891细胞保持了TA2MA891的高转移特性,皮下接种后肿瘤进行生长,并无一例外地发生肿瘤肺转移。MA891细胞的免疫原性极弱,表现为:(1)淋巴细胞-肿瘤细胞混合培养(MLTC)只能诱导出低水平的细胞毒T细胞(CTL);(2)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含量少,体外经IL-2扩增后只表现出微弱的细胞毒活性;(3)在小鼠体内不能诱导特异性肿瘤排斥反应。MA891可作为研究人类肿瘤生物治疗的有用实验模型。  相似文献   
30.
G15γ5′是本组以往用mRNA差异显示法从γ干扰素预处理的小鼠腺癌细胞系MA891中分离出的cDNA片段,推测其代表的基因可能与肿瘤转移有关.为进一步研究其功能,采用cDNA未端快速扩增技术(RACE),以获取该片段5′端未知序列.用IFN-γ(200 U/ml)处理MA891细胞48 h,提取总RNA并用DNaseI纯化.根据G15γ5′端序列,设计合成3个基因特异性引物GSP1,GSP2和GSP3.以GSP1为引物合成cDNA第1链,用末端转移酶在cDNA第1链的3′端进行同聚物加尾,对加尾后的cDNA先后用GSP2和GSP3与锚定引物进行初级及巢式PCR扩增,最终得到一552 bp的扩增产物并将其克隆至pCRTM Ⅱ载体,经Northern印迹分析及序列分析证实,所得片段确实是G15γ5′的5′端延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