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4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用McAb-ELISA间接夹心法和IFAT或酶标SPA染色法平行检测山西地区(家鼠型HFRS疫区)的人及动物血清中HFRS病毒特异性IgM和/或IgG抗体。结果ELISA检测174份HFRS病人血清的阳性率及抗体滴度均明显高于IFAT。检测295份无明确HFRS病史的健康人血清,ELISA的阳性率也高于IFAT。检测215份鼠类血清,102份兔血清及108份猪血清,ELISA的阳性检出率与IFAT或酶标SPA染色法基本相同。用阻断试验等证明本ELISA检出的确是HFRS病毒特异性抗体。对ELISA的某些试验条件作了讨论,并认为,McAb-ELISA在帮助临床早期诊断及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等方面均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我们用免疫荧光法(IFAT)与反向间接血凝抑制试验(RPHI)对山西省晋中地区及山西部分市县家畜家禽感架EHF状况进行了调查,共收集了2种动物的脏器及4种动物血清,分别用IFAT法RPHI法对脏器组织进行了病毒抗原检测及对动物血清进行了  相似文献   
13.
对山西省运城地区灭鼠控制流行性出血热(EHF)的效果考核及费用效益分析,结果表明:灭鼠是控制EHF的有效措施,灭鼠后EHF发病率下降91.42%,剔除EHF自然下降的百分比,灭鼠的保护率是39.72%。灭鼠防病、保粮的经济效益分别是14.57万元和3538万元,合计3553万元。贴现后费用效益之比是1:66.效益与费用差额是3301万元。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道建立了一种新的实验技术──固相反向间接血凝(SP-RPHA)与固相反向间接血凝抑制试验(SP-RPHI),分别用于检测流行性出血热抗原和特异抗体。作者对实验条件进行了筛选对比,得到了最佳实验条件,并用此法检测31份出血热患者血清和17份患者尿液,经与荧光法和反向间接血凝,血凝抑制试验比较,表明SP-RPHA与SP-RPHI法重复性好,特异性,敏感性均高于上述常规方法。  相似文献   
15.
16.
1983年4~8月,某院实验室和动物室的工作人员中首次爆发了HFRS,发生病例16人,罹患率27%。其中教师6人,研究生2人,实验技术人员3人,实习生2人和动物饲养员3人。病人一般症状轻,无一例死亡。用间接荧光技术检查各室工作人员42人。其中有16例病人HFRS抗体全部阳性,而26名健康者中,有4人杭体阳性,提示隐性感染的存在。检查了126只大白鼠的肺,HFRS病毒抗原阳性21只,带毒率为16.7%。流行病学调查说明大白鼠为本次HFRS爆发的传染源。  相似文献   
17.
作者用流行性出血热病毒Rn9株实验感染乳小白鼠(昆明种),发现病毒对组织器官的影响属于多脏器损伤,尤以肺肾较严重,表现为细胞变性、坏死;脑、脾病变较轻,表现为以淋巴细胞为主的细胞浸润。各脏器血管均受累。作者认为各脏器局部解剖结构,血管分布数量的差异是造成病变轻重的主要原因。透射电镜观察表明Rn9株病毒对各脏器细胞的损伤以线粒体和粗面内质网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8.
作者采用地理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将山西省划分为3个EHF流行区,2个非流行区,并作了区划说明、对全省以县(市)为单位的43个疫区进行了分析,按流行程度划分成3类7级,同时讨论了EHF流行病学特点,疫区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