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24篇
  免费   212篇
  国内免费   193篇
耳鼻咽喉   13篇
儿科学   84篇
妇产科学   22篇
基础医学   221篇
口腔科学   53篇
临床医学   627篇
内科学   285篇
皮肤病学   86篇
神经病学   97篇
特种医学   131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225篇
综合类   1469篇
预防医学   435篇
眼科学   37篇
药学   456篇
  1篇
中国医学   427篇
肿瘤学   156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76篇
  2022年   89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82篇
  2019年   85篇
  2018年   109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87篇
  2015年   91篇
  2014年   238篇
  2013年   155篇
  2012年   183篇
  2011年   200篇
  2010年   183篇
  2009年   205篇
  2008年   215篇
  2007年   226篇
  2006年   178篇
  2005年   231篇
  2004年   196篇
  2003年   167篇
  2002年   134篇
  2001年   119篇
  2000年   163篇
  1999年   148篇
  1998年   145篇
  1997年   136篇
  1996年   141篇
  1995年   126篇
  1994年   111篇
  1993年   82篇
  1992年   52篇
  1991年   76篇
  1990年   54篇
  1989年   45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3篇
  1975年   3篇
  1964年   2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81.
82.
83.
食管,贲门癌术后早期幽门梗阻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徐向明  张申 《山东医药》1995,35(11):26-26
1960~1994年,我院手术治疗食管、贲门癌4667例,术后早期发生幽门梗阻者12例。治愈9例,死亡3例。现报告并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男10例,女2例;年龄32~66岁。食管癌10例,贲门癌2例;分别在全麻下施行食管癌切除颈部食管胃吻合术和贲门癌切除胸内食管胃吻合术。术后胃肠减压引流量800~1500ml/d。术后第4天或第5天拔除胃肠减压管进食流质。本组12例,空腹时呕吐酸性澄清样或咖啡色液体,进食后呕吐未消化食物。经再次胃肠减压症状缓解,但停止减压后症状再现。呕吐物及胃液分析呈酸  相似文献   
84.
硬膜外阻滞麻醉为目前腹腔内手术良好的麻醉方法。但在牵拉内脏时仍有不舒适的感觉,甚至引起恶心、呕吐、呃逆等,常需用辅助药或行迷走神经、腹腔神经丛封闭。为寻找合适的辅助药并探讨产生牵拉反射的有关规律,从1980年元月~1985年12月,对969例在硬膜外阻滞下施行腹腔内手术的病例作了详细观察。兹将结果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969例,男633例,女336例。年龄15~80岁,50岁以上216例(22%)。上腹部手术479例,中下腹部手术490例。全组病例术前一般情况可,心肺均无器质性病变。局麻药采用1%利多卡因与0.2%地卡因混  相似文献   
85.
86.
口服阿昔洛韦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两种阿昔洛韦片剂的人体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 9名健康志愿随机交叉口服单剂量400mg仙居产或丽珠产阿昔洛韦片后,采用HPLC法测定不同时间血药浓度,并计算生物利用度参数。结果 仙居与丽珠产阿昔洛韦片主要生物利用度参数均值分别为:Tp为1.6和1.7h,AUC为3.496和3.693μg/ml·h,Cmax为1.011和0.997μg/ml,MRT为3.27和3.53h。结论 经双向单侧检验法分析表明仙居与丽珠产阿昔洛韦片剂生物等效。  相似文献   
87.
88.
笔者自1988年4月至1992年12月,共对26例胆囊疾病患者行胆囊切除时不放置腹腔引流,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26例中,女22例,男4例,年龄最大70岁,最小28岁,其中胆囊结石18例,胆囊息肉4例,胆囊胆固醇沉积症(胆固醇结晶)3例,胆囊腺肌增生病1例。26  相似文献   
89.
用高脂饮食喂养雄性猕猴达17个月,扫描电镜观察从颈总动脉分叉处到大脑前、中动脉的内膜面,发现在颈总动脉分叉部,颈内动脉颅外、颅内段,Willis环处有脂斑形成。最严重的损害位于颈总动脉分叉部。颅外动脉损害较颅内动脉严重。大脑前、中动脉损害与其它动脉比较,无论范围或程度都稍轻。Willis环以及起始于它的中央支开口处发现动脉粥样硬化灶。这可能与局部的血流动力学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90.
<正>许多学者认为脑动脉对诱发动脉粥样硬化的食物有一定的耐受性.我们曾用幼年及成年猕猴进行脑动脉粥样硬化造型,结果其大脑中动脉(MCA)出现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病变,中央支仅有轻度的内皮破溃和脱失.本实验选用老年猕猴(20~23岁)6只,3只喂以高脂饮食,3只作对照.用光镜、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进行观察.对照组MCA及其中央支与成年对照组相似,内皮连续完整用、排列规则,有时可见内膜局部增厚.实验组高脂喂食22个月后发现,MCA及其中央支内皮细胞水肿、破溃、增生、萎缩,有时空泡化,线粒体水肿,细胞连接变宽,内皮局部破溃,内膜胶原纤维大量增生,内膜增厚冲膜平滑肌细胞异型化,间质结缔组织增多.此时猕猴血浆总胆固醇浓度高于正常对照组水平,达5.6±1.30mmol/L(对照组为2.80±0.20mmol/L),而血压则正常.这表明高血脂可引起脑内小动脉的硬化,但与年龄因素密切相关.出现这种病变的原因可能是由于老年的MCA及其中央支较青年者更弯曲,受切应力影响较大,内皮易受损;且其新陈代谢缓慢,内皮损伤后较难修复及机体对脂质的处理能力下降、脂质易沉积在动脉壁之故.因此,老年人应特别注意限制胆固醇和含脂肪较多食物的摄入,以降低脑血管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