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1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1.
郁者有六:气、血、痰、火、食、湿,而以气郁为诸郁之先,故治法皆以顺气为要.然临床单用行气法治郁,效果并不令人满意,若于行气方中酌加养阴之品,则效益彰,兹举2例如下.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Barrett食管(BE)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方法经胃镜及组织学检查,选取BE患者32例作为研究组,单纯反流性食管炎(RE)及正常人各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组间Hp 感染情况及前两组Hp感染与炎症分级间的关系.结果在食管部位,Hp阳性率研究组明显高于两对照组(P<0.01);在胃窦部,Hp阳性率无组间差异(P>0.05).在BE组,Hp阳性率中、重度炎症均高于轻度炎症(P<0.05).在RE组,Hp阳性率在轻、中、重度炎症间无差异(P>0.05).结论 Hp感染是引起BE的重要原因之一并可能与其炎症轻重相关,而且Hp可能并不依赖于食管反流而引起BE.  相似文献   
23.
维生素B1致严重不良反应2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病例简介例 1,女 ,5 5岁 ,农民 ,双足趾疼痛、发麻 1月余 ,无外伤史。查体 :双足趾无红肿 ,关节无畸形 ,双足皮肤感觉减退 ,腓肠肌轻压痛 ,膝反射较活跃。实验室检查 :WBC 5 8× 10 9/L ,RBC 4 9×10 12 /L ,Hb 115 g/L ,L 2 5× 10 9/L ,ESR18mm/h ,RF (- ) ,ASO (- ) ,UAC75 μmol/L ,X线双足正侧位片示 :无病理性改变。诊断为末梢神经炎 ,给予VitB110 0mg、VitB12 0 5mg肌注 ,1次 /d,至第 4天 ,肌注后 2 5分钟患者感觉腹痛 ,大便失控 ,恶心、呕吐、出汗 ,P 12 0次/min,R 2 8次 /min,Bp 70 / 40mmHg,即给吸氧 ,3L/min…  相似文献   
24.
消化系统疾病中医药研究述评(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旭东  王维武 《中医杂志》2005,46(3):166-168
如上期文中所述,近年来,中医药对消化系统疾病的研究从基础至临床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本文就其研究成果及未来发展再作述评如下.  相似文献   
25.
金匮虚劳证治特色浅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维武 《陕西中医》2003,24(12):1144-1145
仲景约生活于东汉末年 ,其时社会动荡 ,战乱频仍 ,人民精神紧张、饥饱失常 ,故虚劳病的发生率也高 ,这给了他较多的实践机会 ,从而创立了特色鲜明的虚劳证治体系。仲景诊治虚劳的特色较为集中地体现在《金匮·血痹虚劳病》篇中 ,本文试举此篇为例 ,进行分析。本篇虽名为“血痹虚劳病”,实则只述及一个病 ,即“虚劳病”。因为血痹是其人素有虚劳 ,再罹外邪而起 (容于后述 ) ,可视作“虚劳外感”,是虚劳的一种特殊类型。因此 ,本篇约可分为三个部分 :1虚劳外感 ;2纯虚劳 ;3虚劳内结。1 虚劳外感  1条“问曰 :血痹病从何得之 ?师曰 :夫尊荣人…  相似文献   
26.
肠易激综合征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肠易激综合征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属胃肠功能性疾病之一 ,按排便习惯可分为便秘型 (IBS- C)、腹泻型(IBS- D)及交替型 (IBS- A) [1 ] ,现对其近期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 流行病学文献报道 IBS发病率变异度较大 ,自 5 %~ 2 4 %不等。其原因是 :1诊断标准不统一。 Boyce等 [2 ] 对 4 5 0 0名随机入选者进行问卷调查 ,根据不同的诊断标准得出了 IBS的不同发生率 :按 Rom e I为 4 .4 % ,Manning为 13.6 % ,Rome 为6 .9%。2地域不同。在西方社会 ,8%~ 2 3%的成人发生此病 ,在发展中国家大约有 14 %~ 2 4 %的妇女和 5 %…  相似文献   
27.
1临床资料 肾小球肾炎患者82例均为我院2007~2009年门诊及住院病人。其中男45例,女37例;年龄16—46岁;尿蛋白0.3g/L以上,均符合肾小球肾炎诊断标准^[1],并排除终末期患者。82例分为治疗组48例,其中男29例,女19例,年龄16—44岁;对照组34例,其中男20例,女14例,,年龄17~46岁。  相似文献   
28.
1 病历介绍患者,男,2 4岁。患者于2 0 0 3年10月15日突发右下腹痛,呈阵发性绞痛,自购药(具体不详)服用无效,遂于2 1日至市某医院就诊。当日查血常规WBC 11.5×10 9L-1,N 74 % ,RBC ,Hb无异常。尿常规示BLD(±)。泌尿系B超示“双肾小结晶”。主诊医师诊断为“阑尾炎”,要求转外  相似文献   
29.
王维武 《国医论坛》1997,12(1):13-15
《易经》对中医生理病理观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一,为中医生理病理观提供了哲学思想基础;其二,为中医生理病理观提供了说理工具;其三,为中医生理病理观提供了直接数据;其四,为中医生理病理观提供了零星认识。  相似文献   
30.
论《金匮》对古代“治未病”思想的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维武 《中医研究》2001,14(2):20-22
1 古代“治未病”思想趋利避害乃是所有生物的天性 ,原始人时 ,医学尚处萌芽状态 ,病既不易治 ,只好避其致病因素 ,因而形成了最原始的“治未病”观念———一种自发的的“避邪”思想。从这个意义上说 ,治未病就并不是纯医学的概念 ,也并不是来源于某位医家的发明。自有文字记载以来 ,几乎就同时有这种治未病思想的表达。在已发现的甲骨文中 ,有与防病相关的“洒”、“盥”等字。在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中 ,有“乡人禹步三……曰 :‘病□□已 ,徐去徐已’”约即乡人们模仿禹王步态而作舞 ,以健身防病。又据史载 ,炎帝“因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