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4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31篇
药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 毫秒
21.
①目的观察α-D3治疗婴幼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效果.②方法选择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病儿78例,随机分为两组,α-D3组40例,应用α-D3 0.125~0.375 μg/d口服治疗,疗程30 d; Vit D3组38例,应用Vit D3 15~20万单位行一次性肌肉注射治疗,观察两组病儿相关临床症状、血BALP变化、血清钙均值变化.③结果两组病儿治疗前后相关临床症状、血BALP变化、血清钙磷均值变化差异均无显著意义(χ2=0.03~0.39,t=0.28,P>0.05).④结论α-D3治疗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效果可靠、安全.  相似文献   
22.
目的:研究新生儿脐静脉置管(umbilical vein catheterization,UVC)对门静脉血流的影响,以及门静脉血流变化与胃肠道并发症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选取甘肃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行UVC且一次置管成功的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UVC成功定义为脐导管通过静...  相似文献   
23.
目的:了解青岛市城区儿童单纯肥胖症流行特点,为相关政策及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抽取15 791例城区0~18岁儿童为调查对象,其中男8 062例(51.05%),女7 729例(48.95%)。测量身长(高)体重,根据美国卫生统计中心/疾病控制中心(NCHS/CDC)参照人群值,体重≥身高别体重的10%~19%为超重,≥20%为肥胖。结果:青岛市城区0~18岁儿童单纯肥胖症的总检出率为10.48%,男童为12.68%,女童为8.19%。超重总检出率为16.28%,总肥胖超重比为0.64。0~7岁儿童肥胖检出率为6.43%,超重检出率为17.54%;~13岁儿童肥胖检出率为16.64%,超重检出率为12.32%;~18岁儿童肥胖检出率为18.72%,超重检出率为15.73%。脂肪重聚年龄(AR)为3岁;脂肪重聚比ARR1男童为1.1、女童为1.7;ARR2男童为1.2、女童为1.7。结论:青岛市城区0~18岁儿童单纯肥胖和超重检出率较高,已成为影响青岛地区儿童健康的重要因素,有效防治单纯肥胖症是当今儿童保健工作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24.
儿童肥胖的流行趋势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儿童期单纯肥胖症是21世纪世界各国面临的最大公共卫生挑战之一,对儿童乃至成人后的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儿童肥胖是遗传和环境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但环境因素极其重要。目前发现儿童肥胖的影响因素有:父母肥胖与受教育程度低、家长错误的喂养观念与行为、母亲初潮年龄过早、围产期营养不良、母乳喂养不足、儿童不合理饮食、睡眠时间过少、久坐行为伴随电视游戏等。该文对有关儿童肥胖的诊断标准、流行趋势、分布特征及环境影响因素研究进行了综述,为针对性地开展儿童肥胖早期干预提供了流行病学参考。  相似文献   
25.
青岛市城区7岁以下儿童单纯性肥胖症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了解青岛市城区7岁以下儿童单纯性肥胖症流行情况。【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城区7岁以下儿童进行体格发育测量,评价身高别体重,统计分析超重及肥胖检出率。【结果】青岛市城区7岁以下儿童肥胖检出率为6.6%,超重检出率为17.5%;肥胖-超重比为2.7;脂肪重聚年龄为4岁。【结论】青岛市城区7岁以下儿童单纯肥胖症检出率较高,已成为威胁本地区儿童健康的重要因素。儿童肥胖群体防治工作迫在眉睫,工作重点应放在学龄前阶段。  相似文献   
26.
目的 调查本地区儿童铅暴露现状及影响因素, 为制定干预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钨舟原子吸收光谱法对青岛市城区1 285名7岁以下儿童检测末梢血铅值, 并对家庭环境、饮食生活习惯等相关因素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 285名城区0~7岁儿童血铅值为48.79 μg/L, 高铅血症检出率为1.03%, 3~7岁学龄前儿童血铅水平高于0~3岁散居儿童, 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母亲从事高危职业, 住所邻近交通主干道及儿童厌食是发生高铅血症的危险因素。结论 青岛市城区0~7岁儿童血铅水平较前有所下降。母亲职业接触、家庭居住环境以及儿童饮食不良与高铅血症发生相关。需加强相关健康教育, 定期监测儿童血铅水平, 合理干预, 减少铅对儿童健康的危害。  相似文献   
27.
28.
为了解5~15岁儿童单纯性肥胖的病因及其相关因素,对来我院就诊的65例单纯性肥胖儿童进行调查。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自1997年10月~1998年10月在我院儿童肥胖门诊就诊的儿童,经病史询问,体格测量和检查,除外病理性肥胖,确诊为单纯性肥胖者共65例,其中男40例、女25例,年龄5~15岁。  相似文献   
29.
为了解青岛市城区 7岁以下儿童单纯性肥胖症(肥胖 )患病现状 ,2 0 0 2年春季进行了调查。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 ,抽取青岛市市内4区所辖 2 5处居委会及 18处托幼园所 ,以所有 0~ 7岁儿童为调查对象。应查 12 2 17人 ,筛去资料不完整及可疑病理性肥胖儿童后 ,实际调查 1174 1人 (男童6 112人 ,女童 5 6 2 9人 ) ,调查率为 96 1%。1 2 方法 采用自制调查表 ,由经过严格培训的市、区级妇幼保健所专职儿保医生测量身高、体重 ,调查相关因素。根据WHO推荐的NCHS/CDC身高标准体重值 ,进行儿童肥胖的诊断分度 ,即…  相似文献   
30.
对青岛市内5区3~6岁1600名集体儿童体格发育进行了连续4年的纵向监测,得出该年龄组男女童身长、体重、头围、胸围4项形态指标的均值、标准差及身长、体重的增长值和增长率.对调查结果进行比较:本市3~6岁集体儿童身长、体重测量数值高于1983年山东省与青岛市城区儿调测量数值,及1985年全国9市标准(P<0.01)且生长发育指标数值呈逐年上升趋势,证实了集体儿童保健的重要性和儿童体格发育纵向监测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