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7篇
  免费   92篇
  国内免费   40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8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13篇
内科学   37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260篇
外科学   36篇
综合类   102篇
预防医学   77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17篇
肿瘤学   6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82篇
  2002年   77篇
  2001年   66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4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一例辐射事故病例的生物剂量估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一例辐射事故病例的生物剂量估计顾远锡崔玉芳王德文作者应用外周血淋巴细胞酸性磷酸酯酶(ACP)和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酯酶(LAP)活力的细胞化学检测作为估算剂量的手段,曾于1980年急性辐射事故“权”病例的生物剂量估值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1]及1986...  相似文献   
12.
13.
人表皮细胞分离培养最佳条件的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确定表皮细胞分离培养的最佳条件,为进一步将其作为皮肤组织工程种子细胞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组织块法培养表皮细胞;分别以胰蛋白酶和分散酶分离表皮细胞,有血清培养法和无血清培养法进行表皮细胞的培养,并以克隆形成试验检测细胞存活和生长情况。结果 (1)表皮细胞以分散分离可量在多数基底细胞,且成纤维细胞污染少,而胰蛋白酶得到的表皮细胞少,且混杂有大量的成纤维细胞。(2)组织块法可观察到表皮细胞生长,但成纤维细胞污染严重,且不易得到成片生长的表皮。(3)有血清培养法表皮细胞需在3T3细胞的滋养层上生长,存在3T3细胞污染的可能。(4)无血清培养方法简便易行,更有利于表皮细胞的生长。结论 采用无血清培养法培养表皮细胞条件的最终确定,为进行相关的研究,尤其是皮肤组织工程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电磁脉冲辐射对猕猴凝血机制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电磁脉冲对猕猴凝血机制影响。方法:经高场强电磁脉冲源以6×104V/m全身辐照5只猕猴,于照前及照后1、3、7、14、28及90d下肢前静脉采血,采用AYW-8001型血凝仪检测电磁脉冲对动物血浆中TT、PT、APTT及FIB的影响。结果:动物血浆中TT于伤后1d及14~28d延长,APTT于伤后1d延长,FIB含量于伤后14d减少,PT在照射前后无明显变化。结论:电磁脉冲照射可对实验猕猴凝血机制产生影响,可通过TT、APTT延长和FIB含量减少而使机体凝血机制发生障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电离辐射对体外培养的IEC -6细胞株生长的影响及IL- 2对其损伤后增殖和恢复的作用, 并进一步探讨肠黏膜免疫与肠上皮辐射损伤及修复的关系。方法: 用 4、8、12Gy的γ射线照射IEC- 6细胞株, 并于照后 3、6、9、12h及 1、2、3d, 用MTT比色法、光镜、电镜、DNA凝胶电泳和流式细胞术等, 检测受照射后IEC- 6细胞的增殖活力、形态和死亡方式的改变; 用不同浓度IL 2 ( 25×103、5×104、1×105U/L)处理 8Gyγ射线照射的IEC 6细胞, 并于照射后 3、6、9、12、24h, 采用MTT比色法检测其增殖活力的变化。结果: 在 0~12Gy的范围内, IEC 6细胞的增殖活力随γ射线照射剂量的增加而降低。8. 0γ射线照后 24h, 凋亡的IEC- 6细胞明显增多, DNA凝胶电泳显示有梯状带形成。IL- 2可促进照射后的IEC- 6细胞增殖且呈一定的剂量 效应关系, 尤以1×105U/L组的作用更明显。结论: 在一定剂量范围内, γ射线照射可降低IEC 6细胞增殖活力, 且存在剂量 效应关系;可导致IEC 6细胞发生凋亡。IL- 2可促进受照射的IEC- 6细胞增殖, 增强其抗辐射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肝外胆管癌组织中的HBsAg和HCV NS5抗原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 51例肝外胆管癌(EBDC)选自解放军总医院外科手术切除标本,均为不同分化程度的腺癌,经10%甲醛固定、脱水,常规石蜡包埋。其中2例血清HBsAg阳性(39%),9例抗HCV阴性,2例同时检测了血清HCVRNA和HBVDNA,均为阴性,40例无血清HCV相关检查。鼠抗HBsAg和HCVNS5抗体、生物素化二抗、HRP标记的链霉亲合素(SA/HRP),购自北京中山生物技术有限公司。12 方法 采用酶标链霉亲合素生物素(SP)方法。切片脱蜡至水,微波炉抗原修复,血清封闭,加1抗(1∶50稀释),4℃过夜,加二抗(1∶200稀…  相似文献   
17.
研究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fibroblastgrowthfactor,bFGF)对人晶体上皮细胞(humanlensepithelialcels,HLECs)的促增殖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查(ABC法)来检测人晶体上皮细胞上bFGF蛋白水平,并用图像分析进行相对定量。结果:定性及定量地证明了人晶体上皮细胞有bFGF蛋白存在。结论:阐明了人晶体上皮细胞本身存在的bFGF以蛋白的形式参与了术后后囊混浊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利用改良Feulgen染色和图像分析技术对不同剂量6 0 Coγ射线 (0、 10、 2 0和 30Gy)和照后不同时间 (3、 15天和 1、 3、 6个月 )的兔眼角膜和晶体上皮细胞的DNA含量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 ,各剂量组DNA含量的MOD和IOD值降低 ,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差异 (p<0 0 1) ,提示辐射能引起角膜及晶体上皮细胞核中DNA含量发生规律性变化 ,因此角膜及晶体上皮细胞DNA含量测定可以作为眼辐射损伤的指标之一 ,为其诊断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电磁脉冲 (EMP)辐照对白血病肿瘤细胞株Jurka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IFN -γ和IL - 4的影响 ,探讨EMP对Jurkat细胞损伤机制。方法 :Jurkat细胞经EMP照射后即刻、1h、 6h、 12h、 2 4h、 4 8h、 72h共 7个时相点 ,细胞悬液甩片 ,4 %多聚甲醛 4℃固定 ,自然晾干 ,进行SP法的IFN -γ和IL - 4蛋白免疫组化染色。在光镜 10× 4 0倍视野下 ,应用CMIAS-H图像分析仪对阳性细胞的图像分析参数积分光密度值 (IOD)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免疫组化结果表明 ,场强 6× 10 4 V/m的电磁脉冲能使Jurkat细胞IFN -r表达持续性减少 ,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1) ,而IL - 4变化不明显 (P >0 0 5 )。结论 :EMP辐照后Th1型的细胞因子IFN-γ明显减少 ,而Th2型的细胞因子IL - 4未见显著变化 ,提示 :EMP辐照后机体中受到影响的主要是细胞免疫 ,而体液免疫功能未受到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0.
子宫全切侧对侧法关闭阴道穹窿的术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子宫全切侧对侧法关闭阴道穹窿的术式探讨安徽省马鞍山市十七冶医院(243000)王德文腹式全子宫切除术是妇科常见的手术,目前采用的前后对合法关闭阴道穹窿常钳夹阴道侧角,使阴道缩短,此法缝合线位于阴道末端,术后性交时患者常有触痛。为克服这些弊端,我们采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