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24篇
综合类   37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72.
目的 探讨腹腔镜在非创伤性急腹症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754例非创伤性急腹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754例中利用腹腔镜明确诊断743例(98.5%),其中66例术前无法确诊而腹腔镜诊断明确的病例,749例(99.3%)完成了腹腔镜的治疗.随访2年除36例失访外,其余都无腹腔镜治疗引起的并发症.结论 腹腔镜技术是一种安全、有效及诊疗一体化的技术,可作为急腹症处理的常规方法,但须掌握其适应证.  相似文献   
73.
氯吡格雷(clopidogrel,CPG)是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新型噻吩吡啶类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之一,其作用明显优于阿司匹林.有研究结果显示,CPG联合阿司匹林比起单用阿司匹林可使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终点事件明显下降.目前,CPG已广泛用于ACS等疾病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的抗血栓治疗.然而,大量体外实验证实个体对CPG的反应存在较大的差异性.部分患者尽管长期服用常规剂量的CPG,但临床上仍不能有效地防止血栓事件的发生,且血小板功能检测证实血小板聚集不能被有效抑制,这种现象被称为CPG抵抗,亦称CPG无反应、CPG低反应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心脏再发缺血性事件与CPG抵抗有关.然而CPG抵抗的发生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因此CPG抵抗正日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腹腔镜成人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手术方法及实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行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成人患者的临床资料。28例中腹股沟斜疝21例(双斜疝2例),直疝7例。经腹腔腹膜前补片修补术(TAPP)20例,完全腹膜外补片修补术(TEP)8例。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无1例中转开腹,手术时间65~160m in(平均85m in),术后住院时间3~9d(平均5d),随访1~24个月,无1例复发。结论TAPP和TEP是一种安全可靠的腹股沟疝修补方法,具有创伤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复发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75.
目的 总结腹腔镜技术在腹膜透析管大网膜包裹复位方面的经验.方法 选择3例慢性肾衰竭腹膜透析管引流不畅患者,通过腹腔镜将缠绕嵌腹膜透析管的大网膜钝性分离,末端重新置人膀胱直肠陷凹或子宫直肠陷凹;并将局部大网膜缝吊于上腹部.结果 3例患者腹膜透析管均成功复位,手术时间15~30 min,均成功进行了腹膜透析.结论 腹腔镜引导下复位大网膜包裹的腹膜透析管创伤小、无需重新手术更换腹膜透析管,腹膜透析管放置定位准确,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6.
腹壁切口疝是腹部手术后的并发症,手术方式包括组织缝合修补和补片无张力修补术等。组织缝合修补因张力大,术后容易复发,文献报道复发率可达50%,而补片无张力修补复发率可降至11%。传统无张力修补术创伤大,切口并发症较多。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经腹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TAPP)的临床应用和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接受TAPP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治疗结果、并发症。结果共有51例58侧腹股沟疝接受TAPP手术,3例合并胆囊病变同时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32例单侧疝,无并发病者,手术时间50~90min,平均75.6min;住院时间4.7d,平均5.5d。术后出现腹股沟区疼痛2例(2/58,3.4%),腹股沟区积液血肿7例(7/58,12.1%)。经8~60个月的随访,无一例复发,无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结论TAPP治疗腹股沟疝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78.
目的 探讨甲状腺手术中常规解剖显露喉返神经能否预防永久性神经损伤。方法 对1980年1月至2004年12月手术治疗的1523例甲状腺疾病进行回顾性分析。在1523例中,术中未显露喉返神经1249例,术中常规显露喉返神经274例,观察两组术后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和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结果 1523例中共发生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50例,其中未显露喉返神经组发生47例(47/1249.3.8%),显露喉返神经组发生3例(3/274,1.1%),前者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比后者显著升高(P〈0.05)。两组中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未见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术中常规显露喉返神经是甲状腺切除手术中预防喉返神经永久性损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9.
胃肠间质瘤(GIST)发生于胃肠间壁,是一种由不成熟的梭形细胞或上皮样细胞增殖形成[1]。过去由于病理诊断技术的限制,易误诊为平滑肌瘤或肉瘤,现在由于病理免疫技术的发展,胃肠间质瘤检出率逐渐增多。现就我们诊治的12例GIST病例,结合相关文献,对其临床诊治进行探讨。1临床资料1  相似文献   
80.
目的:评价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治疗无浆膜层侵犯的进展期胃癌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疗效。方法:129例无浆膜层侵犯的进展期胃癌患者中,32例(24.8%)行完全腹腔镜远端胃切除术(total laparoscopic distal gastretomy,TLDG),43例(33.3%)行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术(laparoscopic-assisted total gastrectomy,LATG),54例(41.9%)行腹腔镜辅助远端胃切除术(laparoscopic-assisted distal gastrectomy,LADG)。结果:本组129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为(196±35.5) mins,术中出血量(150±40) mL,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为(2.7±0.7) d,淋巴结清扫数平均(26±4)枚;术后随访13~70个月,15例有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死亡4例。结论: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治疗无浆膜层侵犯的进展期胃癌安全、可行,具有创伤轻、恢复快等优点,有着较好的近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