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21.
22.
对85例T2DM患者进行HbA1C检测。A组40例,HbA1C≤6.8%;B组45例,HbA1C〉7.5%。两组均采取空腹静脉血进行血液流变学8项指标测定。结果:血流变学水平尤其是其中的纤维蛋白原(FG),B组较A组显著升高,两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bA1C越高,血流变指标越高,二者是构成T2DM血管病变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3.
<正>糖代谢障碍导致高血糖、高乳酸血症以及机体抗感染免疫力下降,易发生感染并难以控制[1],故烧伤患者的高血糖症必将影响烧伤患者的预后。烧伤后高血糖症不包括烧伤前有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病史的人群,分为短暂性高血糖症和持续性严重高血糖症[2],前者可能为健康人群应激,后者为隐性  相似文献   
24.
本文报告了131例HBsAg阳性携带者为期一年(共四次)的动态观察结果。检查方法:1.用RPHA查HBsAg.2.用PHA法查抗-HBs.检查结果:1.HBsAg的年累计阴转率为38.2%,其阴转率与年龄、性别、职业均无显著性差异,似乎药物治疗对此也无直接的效果。2.抗-HBs的年累计检出率(阳转率)为75.6%,抗-HBS的产生与年龄有一定的关系,以15岁以下儿童为高, 这与临床上常见的小儿肝炎恢复较成人为快相一致。3.抗-HBs的检出率与HBsAg的阴转率并不存在一致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5.
近年来,国内关于人工喷洒有机磷农药的卫生学调查报告多篇,其噴洒的工作时间問題,至今尚无一致意见,且农药不同、使用方法不同,对机体的毒性亦异。一般认为不应超过四天,制度好的也不宜超过一周。本文拟就一六○五連續噴洒时間問題作初步探討。方法本次調查共选择十二名健康人(男五人,女七人,其中三人曾打药1~2年),年龄为18~26岁,打药人員的个人防护为单长袖衣、长褲、普通鞋袜,十二层紗布口罩,操作方式无特殊要求,打药前后共进行五次观察,其項  相似文献   
26.
27.
28.
复发性口腔溃疡(以下简称 RA)是一种口腔常见病,其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明了,治疗还有困难,近来认为本病与免疫有关,不少学者对该病进行免疫学研究,本文用正常人体转移因子(以下简称 TF)治疗了50例病情较重的 RA 患者,并进行了治疗前后的免疫学检测,供进一步研究该病作参考。  相似文献   
29.
目的研究B型钠尿肽(BNP)和内皮素1(EP-1)对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作用及其与心血管病关系。方法选择就诊的心力衰竭患者作为观察组,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的方法检测外周血中BNP、EP-1的水平。结果心力衰竭患者外周血中BNP和EP-1明显高于健康者,并且心力衰竭的分期越高、病情越严重,患者外周血中BNP和EP-1的含量也越高;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的患者BNP和EP-1含量明显高于未合并房颤的患者,合并心肌梗死的患者BNP和EP-1含量也明显高于未合并心肌梗死的患者。结论 BNP和EP-1对心力衰竭的早期诊断、合并房颤和心梗的判断、预后的分析均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0.
目的了解骨髓坏死(BMN)患者的实验室检查结果与原发病的关系。方法分析1997-2012年本院收治的9例骨髓坏死患者实验室检查结果,对其临床表现及原发病进行比较。结果实验室检查显示9例患者血清乳酸脱氢酶活性都明显增高,7例碱性磷酸酶活性升高;9例患者血红蛋白都明显减低(其中6例〈50g/L);骨髓涂片中细胞形态模糊不清、大片融合、破碎、溶解;以骨痛、发热和进行性贫血为主要表现,且原发病多数为恶性疾病。结论骨髓坏死与恶性肿瘤密切相关,是一种少见的临床综合征,但实验室检查尤其是骨髓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查仍是目前诊断骨髓坏死的主要手段,对于疑似患者应及时行骨髓穿刺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