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8篇
儿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0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目的分析血液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于2018年6月-2019年5月收治的疑似为糖尿病患者82例作为观察对象,对患者分别实施血液生化检验以及常规检验,观察两种检测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准确率。结果血液生化检验结果优于常规检验,差异显著(P<0.05);血液生化检验的特异性、灵敏度、准确率显著高于常规检验(P<0.05)。结论血液生化检验诊断准确率相对于常规检查更高,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相似文献   
33.
Usher综合征(Usher Syndrome,USH)又称遗传性耳聋一视网膜色素变性综合征,其临床表现变异很大,是以先天性感音神经性聋、渐进性视网膜色素变性(多为儿童期末至青春期发病)而致的视野缩小、视力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一种遗传性疾病,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USH轻型可引起听力减退、视力下降、视野受限,重者可导致聋哑、失明.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故应当引起临床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国内对USH的研究报道较少,可能是因其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多表现为散发病例。如对该综合征没有充分的认识,易将病人单纯诊断为视网膜色素变性或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而漏诊很大一部分病例。本文对该病的临床特点及遗传学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4.
1994年3月对全县21个乡镇的42个村,随机抽样调查1993年出生的儿童294名卡痕率。卡痕率在40%以下的14个村,40%以上的28个村,平均卡痕率41.16%(121/294)其中典型卡痕单2642%,不典型卡痕率14.70%,无卡痕串58.84%。l卡震事低的原因①技术不过关,剂量有问题:询问42名防保医生时,有5名未参加过正规的培训,而37名中多数认为接种剂量过多,会造成寒性脓肿,不易消除,而不敢大胆接种,个别人员不注意技术操作要求,将皮内注射错误的注人皮下,甚至肌肉,引起寒性脓肿,长期不能全意或留下大癫痕,造成不好的影响,导致接种率下…  相似文献   
35.
<正> 为了解我院无菌物品存放时间,以便控制院内感染,防止各种无菌物品在使用前即已染菌,我们对本院供应室和临床科室治疗室存放的4种无菌物品进行了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6.
目的 分析武汉地区非综合征性耳聋(nonsyndromic hearing impairment,NSHI)患儿GJB2 235delC突变率和线粒体DNA A1555G突变率。方法 收集武汉市艺萌听力康复中心的94例耳聋患儿血样,非综合征性耳聋患儿88例,提取DNA后经聚合酶链反应(PCR)分别扩增GJB2基因编码区及线粒体DNA,ApaI酶切分析GJB2 235位点的C缺失突变,Prev—DAF药物性耳聋基因诊断试剂盒分析线粒体1555位点的A—G突变,对GJB2 235ddC及线粒体DNA A1555G的突变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88例患儿中9例(10.23%)为GJB2 235delC纯合突变,7例(7.96%)为GJB2 235delC杂合突变;2例(2.27%)存在线粒体DNA A1555G点突变。在分子水平能够明确诊断者占20.46%。结论 武汉地区耳聋患者存在较高的遗传性耳聋发生率,应用基因诊断技术可以在耳聋患者病因调查中进行快速诊断筛查,达到防止再生育聋儿、指导聋儿康复等积极效果。  相似文献   
37.
辽宁省15年艾滋病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辽宁省1986~2000年艾滋病监测情况,旨在分析其流行趋势,为今后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辽宁省15年来艾滋病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连续15年检测296万余人,检出HIV感染者107例,阳性率为3.61/10万.其职业以农民为主,男女比例为2.821,20~44岁占82.24%.三种感染途径均已出现,以经血传播为主,吸毒人员阳性率为45.79/万.结论目前辽宁省艾滋病已发展到快速增长期,感染率为0.26/10万,属较低感染地区.  相似文献   
38.
刘敏  杨淑芝  陈鹃 《中国公共卫生》2001,17(12):1076-1076
当前性传播疾病的流行已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尤其是淋病在我国为最常见、发病率较高 ,是流行较广泛的性病之一。近几年来 ,我省淋病发病仅次于病毒性肝炎和痢疾 ,居第 3位。为了解辽宁省淋病流行特点 ,现将 1990~ 2 0 0 0年我省淋病流行动态分析如下。材料与方法 资料来源于辽宁省疾控中心传染病年报。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的现况分析方法。结果与分析  (1)流行趋势 :我省淋病首发于 1984年。1987年在全省开展性病疫情报告 ,发病率为 6 6 3/ 10万 ,1988年、1989年发病以成倍的速度递增 ,发病率分别为 15 70 / 10万、31 34 / 10万。 …  相似文献   
39.
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是多效能因子,对上皮细胞起负性生长调节作用。其生物学效应的发挥均由其相应的受体介导,以TGF-βⅠ型、Ⅱ型受体尤为重要。近几年发现肿瘤细胞、转化细胞失去对TGF-β负性生长调节作用的敏感性,与TGF-β受体的缺失、不表达或突变密切相关。本文在受体水平上就TGF-β受体与头颈肿瘤的关系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40.
Waardenburg 综合征研究现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Waardenburg 综合征(Waardenburg syndrome,WS)又称听力-色素综合征(auditory-pigmentary syndromes),是一种较常见的综合征型遗传性聋.临床表现为皮肤、毛发、眼睛以及耳蜗血管纹等处黑色素细胞缺如而产生的一组表型特征,以感音神经性聋、皮肤低色素(白化病)、白额发或早白发、虹膜异色为主要临床症状.其主要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笔者回顾了有关WS的文献报道,对WS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对未来发展方向提出几点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