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5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98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4篇
综合类   109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75篇
肿瘤学   1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热休克因子1及多种热休克蛋白在人良性脑膜瘤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人良性脑膜瘤细胞中热休克因子1(HSF1)及热休克蛋白(HSP)HSP27、HSP70和HSP90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15例人脑膜瘤原代培养细胞中HSF1、HSP27、HSP70和HSP90蛋白的表达。结果15例人脑膜瘤中,HSF1蛋白以单体形式存在(分子量为80kD左右),阳性率为100%(15/15),HSP27、HSP70和HSP90阳性率分别为40%(6/15)、46.7%(7/15)和53.3%(8/15)。结论人良性脑膜瘤存在HSF1蛋白表达,而HSP27、HSP70和HSP90组成型表达水平低。  相似文献   
102.
脑瘤手术中脑肿胀2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肿瘤手术中脑肿胀的原因,临床表现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脑瘤手术后期出现脑肿胀的治疗情况,结果:22例均于手术后期出现不同程度颅内压增高,表现为术腔闭合,甚至脑膨出。5例为麻醉变浅,气管插管移位所致,经调整麻醉及插管深浅而获救。2例为术腔周边脑内血肿。幕下开颅幕上硬膜外血肿9例,幕上开颅对侧硬膜外外血肿1例,均经手术清除血肿,无死亡。幕下开颅11例均有不同程度硬膜下积气,严重者2例,1例锥颅排气获治,13例死亡。结论:脑瘤术中出现脑肿胀常为麻醉过浅,插管深浅改变,临近或远隔术区部位出血,积气所致,应及时诊断,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原花青素对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后早期脑血管痉挛(cerebral vasospasm,CVS)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AH组、生理盐水治疗组和原花青素治疗组,每组15只。采用后颅窝注血法制作大鼠SAH模型,原花青素治疗组予原花青素100 mg/kg腹腔注射,q12h,生理盐水治疗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造模后24h行神经行为学评分,取脑干组织行HE染色后测量基底动脉直径及壁厚,化学比色法测定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脑干内皮素-1(endothelin-1,ET-1)表达。结果与SAH组比较,原花青素治疗组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增高,基底动脉直径增大,管壁变薄,iNOS和ET-1表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原花青素能减轻大鼠SAH后早期CVS,其机制可能与抑制SAH后iNOS和ET-1的过度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4.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传统的治疗方法常难以奏效且易复发 ,或有一定的副作用和并发症 ,而伽玛刀治疗效果很好 〔1~ 3〕。本文总结伽玛刀治疗老年难治性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38例资料 ,就其治疗方法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 38例 ,男 16例 ,女 2 2例 ,年龄 6 0~ 79岁 (平均 6 9.11± 5 .4 6岁 )。病程 8个月~ 2 7年 (平均 7.37± 6 .2 9年 )。表现为三叉神经支配区的发作性剧烈疼痛 ,神经系统检查多无明显阳性体征 ,仅 2例病史分别长达 17年和 2 7年者存在疼痛区域的皮肤粗糙和触觉轻度减退。症状均为单侧…  相似文献   
105.
不同程度永久性脊髓缺血动物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腹主动脉结扎建立的脊髓缺血动物模型,存在着缺血性和淤血性并发症.我们选择性结扎兔不同水平的腰动脉,建立不同程度的脊髓缺血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探讨姜黄素对体内人脑胶质瘤细胞U251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 建立人脑胶质瘤细胞U251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后随机分为对照(C)组、姜黄素100 mg/kg治疗(A)组和姜黄素50 mg/kg治疗(B)组.腹腔注射给药30 d,观察姜黄素治疗对移植瘤的体积抑制率和重量抑制率.治疗结束后收集各组皮下移植瘤组织,Western blot法检测c-los蛋白、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磷酸化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p-ERK)表达.结果 A、B两组移植瘤体积抑制率分别为62.4%、38.9%,重量抑制率分别为60.6%、36.4%.A、B两组肿瘤c-fos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C组,A组p-ERK蛋白水平明显低于C组.结论 姜黄素对体内人脑胶质瘤细胞U251的生长有显著抑制作用.这可能与阻滞ERK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07.
目的分析成人髓母细胞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方法21例成人髓母细胞瘤患者均接受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肿瘤全切除16例,次全切除5例。15例患者术后接受放疗,3例行术后放疗+化疗,1例行术后单纯化疗。结果无手术死亡。术后复发6倒,中枢神经系统种植转移2例,术后2年生存率90.5%,术后5年生存率71.4%。18例术后接受放疗或行放疗十化疗的患者,术后2年生存率94.4%,术后5年生存率83.3oA。结论手术全切除肿瘤,术后予全中枢轴放疗,可延长生存期,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8.
目的进一步提高伽玛刀治疗脑动静脉畸形(AVM)的治疗效果及减少并发症。方法应用OUR—XGD旋转式伽玛刀治疗脑AVM324例,病灶体积平均7.2cm^3,中心最大照射剂量24-40Gy,平均32Gy,周边照射剂量8~20Gy,平均16Gy。结果299例患者获随访,1年闭塞121例(41%).2年闭塞233例(77.9%),治疗后出血11例(3.8%)。结论伽玛刀治疗脑AVM是一种无创、安全、有效的方法,其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09.
面肌痉挛是以一侧面神经所支配的肌群不自主、阵发性、无痛性抽搐为特征的慢性疾病。多从眼轮匝肌开始,逐渐向下扩大至面部表情肌及口轮匝肌。  相似文献   
110.
显微手术治疗血栓性脑动脉瘤(附2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进一步提高血栓性脑动脉瘤的治疗效果。方法本组21例血栓性脑动脉瘤均在气管插管全麻下施行手术,行动脉瘤颈夹闭术7例,瘤颈塑形后夹闭12例,其中夹闭后切除动脉瘤16例。另2例行动脉瘤包裹加固术。结果全部病例手术结束后均即时清醒,术后偏瘫加重2例,24 h后出现不同程度偏瘫4例,CT显示局部血管痉挛以致相应的局限性低密度灶,出院时均有明显的恢复。随访6~39个月,恢复良好17例,轻残3例,重残1例,无死亡。结论瘤颈夹闭术仍是血栓性脑动脉瘤的最佳治疗方法,对有局部占位效应明显的巨大型血栓性动脉瘤,在不造成附加损伤的前提下应切开动脉瘤剥离出血栓或切除动脉瘤,以促进术后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