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8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8篇
外科学   71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0篇
肿瘤学   1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31.
目的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测定了16例肝硬变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行门腔静脉分流术和16例无肝脏和胰腺疾病的对照组患者行胃肠道肿瘤切除术手术前后门静脉、外周静脉和动脉血浆中胰高血糠素(Glc)水平。结果:肝硬变组术前、术中、术后3天、术后7天的门静脉、周围静脉和动脉血浆中Glc水平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肝硬变组术后3天及7天动脉、周围静脉和门静脉Glc水平比术前和术中均明显降低(P<0.01);肝硬变组术前和术中无显著性差异(P>0.05);肝硬变组术后3天和7天差异无显著性(P>0.05)。硬变组门静脉血中Glc水平与门静脉压力呈明显正相关(r=0.57,P>0.001)。结论:肝硬变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Glc血症可能是因为胰腺及胃肠道产生Glc增加和肝脏代谢Glc能力降低所致;门腔静脉分流术后肝硬变门静脉高压症患者Glc水平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32.
初步探讨临床门脉高压症患者门体分流术后血前列环素水平的变化。方法:15例(45±12岁)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经病理证实)门脉高压症患者中,6例行门腔静脉人造血管搭桥分流术,9例行脾肾静脉分流术。于开腹后、探查前和术后3天分别抽取股动、静脉和胃网膜右静脉血各3ml,经处理后,取血浆标本保存,3周内用放免法测定其前列环素含量。采用自身对照t检验方法作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门静脉和周围静脉血中前列环素含量明显低于术前含量(P <0.01和P<0.05),而且门静脉血中前列环素含量下降值与门静脉压力下降值呈正相关(r=0.74,P<0.05)。结论:肝硬变门脉高压症患者在行门体分流后,其门静脉外周静脉血中前列环素含量随门静脉压力下降而下降,并不因门体分流术后分流量的增加而升高。  相似文献   
133.
门腔静脉侧侧分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胃底食道曲张静脉破裂出血,虽能有效降低门静脉压力,再出血率低,但因分流量大,术后脑病和肝功能衰竭的发病率高。限制性门腔分流术后大多数吻合口仍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扩大,部分还可能因吻合口张力较大而最终发生狭窄或形成血栓。本文报告使用带外支撑环的8mm口径Gore-Tex人工血管行门腔静脉架桥分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病人25例,并与同期门静脉侧侧分流组14例比较。结果显示门腔侧侧分流组门静脉压力下降数值稍大于架桥分流组,但两组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1.04±0.44kPa和0.87±0.26kPa,P>0.05)。两组术后再出血率及手术死亡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但门腔静脉人工血管架桥分流术后脑病发生率显著低于门腔侧侧分流术组(8.0%和35.7%,P<0.05),术后经下腔静脉行门静脉造影证明人工血管通畅率为96%。初步结果表明门腔静脉人工血管架桥分流术对病人创伤较小,操作简便,术后脑病发生率低,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34.
目的 :本研究检测肝细胞癌抗原 5 87( HCA5 87)基因 m RNA在肝细胞癌 ( HCC)中的表达情况 ,结合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探讨 HCA5 87基因与 HCC病人临床指标及转移与复发的关系 ,为 HCA5 87基因编码蛋白用于 HCC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用反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 RT-PCR)方法对 HCC病人的癌组织和相应癌旁组织及对照 (肝硬化和正常肝组织 )中 HCA5 87m RNA的表达进行了检测 ,为验证结果的可靠性 ,随机选取RT-PCR呈阳性的产物 4例进行 DNA序列测定 ,结合 AFP、抗 HCV、HBs Ag、肿瘤直径、分化程度等临床指标进行分析。并通过互联网对 HCA5 87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 :46例 HCC病人中 ,HCA5 87的阳性表达率为3 2 .6% ( 1 5 /4 6) ,相应的癌旁组织中均为阴性 ;所测的 1 0例肝硬化和 1 0例正常肝组织均未检测到 HCA5 87的表达。 DNA测序结果表明 RT-PCR产物确为 HCA 5 87c DNA。 HCA5 87的表达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分化程度、血清甲胎球蛋白 ( AFP)水平、HBV和 HCV感染无显著相关性 ( P >0 .0 5 )。在部分 AFP正常 ( <2 5 ng/L)HCC病人中存在 HCA5 87基因的表达。HCA5 87与 MAGE C2、MAGE E1、CT1 0的分子有很大的同源性 ;它精确定位于染色体 Xq2 7.2上 ,HCA5 87是一种新的 MAGE家族中的 CT抗原。结论 :H  相似文献   
135.
《中华外科杂志》和《实用外科杂志》编委会于1984年10月7~10日在九江市联合召开了我国首次“完全胃肠外营养及要素饮食”(TPN及TEN)专题讨论会。该两种治疗措施是近十年来在医疗上开展的新技术,对危重病、营养不良及衰竭的患者,特别是对肠道外瘘的患者,由于施行此种治疗提高了手术成功率和治愈率,因而该技术日益被人们所重视。目前国内已有少数医院开展了该技术,但由于受到设备、技术及人员配备条件的限制,开展还不够普遍。为了进一步推广这种新技术和交流在我国的治疗经验,我们召开了这次专题讨论会。现将会议期间所讨论的学术内容及所制定的完全胃肠外营养常规介绍如  相似文献   
136.
在行门一体静脉分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时的止血技术是手术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由于侧支循环形成,一些被扩张得很粗大的交通支失去了弹性、流量大、压力高,破裂后常引起凶猛出血。肝硬变病人都有程度不等的凝血功能障碍,特别是肝脏储备功能差或存在着肝脏活动性病变的病人,在手术中消耗多量的血小板、凝血酶原复合物和纤维蛋白原等凝血物质之后又得不到应有的补充,使一些病人创面出血不止而死亡。相反,如果手术中出血少,凝血物质消耗较少就有可能减少出血死亡的机会。一、全身性防治问匆 1.肝脏功能:肝脏受损时在凝血功能主要表现为纤维蛋白原和与维生素K有关的凝血醉原复合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