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18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6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41.
本文报告一组未经治疗的成人ALL患者,在诱导化疗方案中加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惠尔血)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以评估G-CSF对ALL的疗效与安全性。 病人:通过形态学、细胞化学、免疫表型并按FAB分类证实是ALL中的L1和L2型;年龄>14岁;按东方肿瘤协作组(ECOG)状态≤2为合格病例,从1993年4月-1996年1月,6个中心共53例登记患者中,合格51例。治疗方案:按改良的德国多中心ALL  相似文献   
42.
目的:研究局麻、硬膜外麻下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与腹腔镜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疗效对比。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年8月-2014年3月诊治的87例成人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经济情况和病情等选择不同术式,其中23例行局麻下疝修补的患者作为局麻组,36例硬膜外麻下行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患者作为硬膜外麻组,28例行腹腔镜全腹膜外疝修补的患者作为腹腔镜组。观察比较三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时间、总住院时间、术后疼痛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和术后复发率等指标。结果:三组患者手术均成功。手术时间以硬膜外麻组时间最短,腹腔镜组时间最长(P〈0.05);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以局麻组最短,硬膜外麻组最长(P〈0.05);总住院时间以腹腔镜组最短,局麻组最长(P〈0.05);术后疼痛时间以腹腔镜组最短,局麻组最长(P〈0.05);住院费用以腹腔镜组最高,局麻组最低(P〈0.05);三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均无近期复发病例。结论:三种术式各有最佳适应证和优缺点,应个体化选择疝修补术,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3.
目的实施肠自制内置管治疗肠粘连,并观察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总结肠内置自制管治疗小肠粘连性肠梗阻32例,观察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所有病例在术后14~16天之内拔除肠内管,平均排气时间为(3.5±1.5)d,平均住院时间(12±5)d。结论肠内置管治疗小肠粘连性肠梗阻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4.
伴有红系特征的急性髓性白血病(AML)。按FAB分类属AML中的红白血病(M_6)。诊断标准为幼红细胞成分占骨髓有核细胞的50%以上,并有非红系幼稚细胞增多。此规定有局限性,因有些罕见病例,其异常细胞只表现在红系的早期分化阶段呈成熟障碍而不伴有非红系的幼稚细胞。这些病例以前被诊断为隐性红白血病或早期幼红细胞白血病。然而,这些异常细胞偶而可表现出未分化方面而致误诊。现代技术的发展,已能更好地确定其红系的本质,并已发现大部分这些早期M_6是在红系集落形成单位或原始红细胞样的分化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如何提高严重肝外伤的抢救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7月-2014年3月在本院诊治的采用损伤控制性手术的25例严重肝外伤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填塞方法将所有患者分成传统纱布填塞组14例和水囊肝周填塞组11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死亡率、再次出血率、再次手术率和并发症等差异。结果:水囊肝周填塞组的死亡率、再出血率、再手术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传统纱布填塞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严重肝外伤采用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时,自制水囊肝周填塞压迫止血效果显著,操作简单,是一种较为实用的止血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6.
丹那唑(danazol)是一种男性化作用较弱的新型男性素。最早应用于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后期并用于治疗其他疾病,如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和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已证明它对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有肯定的疗效。最常使用的剂量为400~800mg/d.虽然它对血液系统疾病的疗效是肯定的,但长期使用的安全性和治疗的最适剂量如何,尚不清楚。为了减轻副作用和治疗费用,作者试用小剂量丹那唑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并与常规用量组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47.
丽珠肠乐与氟哌酸治疗急性腹泻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丽珠肠乐(Bifidobiogen)是微生态调节新药。为评价其对急性腹泻的疗效,本文用该药治疗57例各种原因所致的急性腹泻患者,并与氟哌酸对照组进行了比较,现报告如下。l材料和方法1.1病例选择:1O3例患者均为我院1996年l~11月内科门诊不同原因所致的急性腹泻患者,随机分成丽珠肠乐治疗组和氨赈酸治疗对照组。治疗组57例,其中男26例,女31例,中位年龄34岁(14~63岁);对照组46例,其中男24例女22例,中位年龄37岁(16~66岁).病程l~7天。两组一般资料见表1。l.2治疗方案:所有患者均当天服药。治疗组:丽珠肠乐每次2粒(含有1亿…  相似文献   
48.
作者报道5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使用小剂量马利兰并用硫鸟嘌呤治疗后出现食管静脉曲张及肝功能异常。5例中男3例、女2例,年龄42~81岁。所有病人都接受了硫鸟嘌呤治疗。用法:马利兰2mg/d,硫鸟嘌呤(6-TG)80mg/d,两种药每周均口服5天。直至白细胞总数达10 000~20 000/mm~3,然后调整每周服药的天数,使白细胞维持在5 000~  相似文献   
49.
重型慢性中性粒细胞缺乏症(SCN)是由于各种病因引起的一组综合征。它包括特发性、周期性和先天性三大类。目前对SCN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能促进髓系细胞的生长和成熟,特别是中性粒细胞祖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本文对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治疗  相似文献   
50.
当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走过30年的特殊历史阶段,面对政府要求参与公共卫生服务、群众呼唤提供优质服务、人口计生行政部门推动拓展服务领域等新任务,各级技术服务机构如何适应新的形势任务要求,加强规范管理,提高服务能力,找准发扬“火力”的最佳位置,是当前各级技术服务机构特别是县(乡)技术服务机构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