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1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33篇
耳鼻咽喉   12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36篇
口腔科学   11篇
临床医学   160篇
内科学   82篇
皮肤病学   11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18篇
外国民族医学   21篇
外科学   38篇
综合类   219篇
预防医学   101篇
眼科学   16篇
药学   108篇
  4篇
中国医学   77篇
肿瘤学   53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31.
目的 分析ALT轻度升高(1~2倍正常值上限)的HBeAg阳性和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病理学特点,并探讨年龄及HBV DNA水平对其的影响.方法 收集2009年10月至2011年3月,“十一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慢性乙型肝炎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入组病例中符合条件者,行B超引导下肝穿刺活组织检查,并检测HBsAg、HBeAg滴度及HBV DNA水平.比较HBeAg阳性和阴性患者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情况及年龄(≥40岁和<40岁)、HBVDNA水平(≥105拷贝/ml和<105拷贝/ml)对其的影响.两样本构成比的比较用x2检验,相关性分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389例HBeAg阳性与126例HBeAg阴性患者的肝组织炎症分级与纤维化分期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4.326和3.464,P值均>0.05).<40岁组中,HBeAg阳性与阴性患者的炎症分级及纤维化分期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2.543和5.024,P值均>0.05).≥40岁组中,HBeAg阳性患者中、重度炎症(G3、G4)所占百分比(32.9%)明显高于HBeAg阴性者(16.4%),x2=8.777,P<0.05;纤维化分期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977,P>0.05).HBV DNA≥105拷贝/ml患者中,HBeAg阳性患者轻度炎症(Gl)所占百分比(17.5%)明显高于HBeAg阴性患者(7.3%),x2=8.851,P<0.05;HBeAg阳性和阴性患者肝组织纤维化分期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8.227,P>0.05).HBVDNA<105拷贝/ml的患者中,HBeAg阴性患者轻度炎症(Gl)所占百分比(29.6%)明显高于HBeAg阳性患者(6.9%),x2=6.357,P<0.05;HBeAg阳性和阴性患者肝组织纤维化分期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4.061,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是肝脏病理炎症和纤维化轻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92和2.11,P值均<0.05).结论 ALT轻度升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HBeAg状态与肝脏病理炎症及纤维化程度无关.年龄≥40岁的HBeAg阳性患者中、重度炎症比例明显升高;不同HBV DNA水平的HBeAg阳性与阴性患者肝脏炎症分级也有差异.  相似文献   
32.
胆红素是血红素的主要分解代谢产物之一,最初被认为是一种代谢废物。近期研究表明,血清胆红素水平与包括恶性肿瘤在内的多种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相关,被认为是一种有价值的恶性肿瘤疗效、预后标志物。胆红素在恶性肿瘤中的重要价值一度被低估,对于胆红素这种传统标志物的研究可能为恶性肿瘤的发生机制带来新的见解,为其临床诊疗提供新思路。因此,本文对胆红素在恶性肿瘤中的功能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恶性肿瘤的诊治和评估提供启发。  相似文献   
33.
目的 观察恩替卡韦联合软肝化坚颗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5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恩替卡韦与软肝化坚颗粒联合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恩替卡韦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及肝脾影像学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肝功能和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均较治疗前下降,其中观察组血清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肽酶和层粘连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两组肝纤维化改善的显效率分别为30.77%和7.69%,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2.327,P<0.05);但肝脾影像学参数包括门静脉直径,脾脏长度和脾脏厚度,在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结论 恩替卡韦与软肝化坚颗粒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具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究口服补铁联合罗沙司他治疗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效果及对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97例,根据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n=49)和对照组(n=48)。对照组口服补铁剂硫酸亚铁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罗沙司他胶囊治疗,比较两组血常规指标[红细胞压积(Hct)、血红蛋白(Hb)、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血清铁蛋白(SF)]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Hb、Hct、SF、TSA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0周后,两组Hb、Hct、SF、TSAT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口服补铁联合罗沙司治疗可改善肾性贫血病情,且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35.
目的 对生姜Zingiberis Rhizoma Recens的丙酮溶解部位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 综合应用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通过各种现代谱学技术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生姜水部位的丙酮溶解物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S,2R,4R)-1-甲基-1,2-二羟基-4-(2-羟基异丙基)-环己烷(1)、脱氢松香酸(2)、staphylionoside D(3)、12α-hydroxyabieta-7,13-abietadien-18-oic acid(4)、sachaloside VII(5)、1-(羟甲基)-5,5-二甲基双环[3.1.1]庚-2-烯-4-醇(6)、(E)-1,6,7-三羟基-3,7-二甲基-2-辛烯(7)、(2E,6E)-8-β-D-glucopyranosyloxy-2,6-dimethyl-2,6-octadienoic acid(8)。结论 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姜萜A,化合物2~5首次从生姜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6.
眼用即型凝胶避免了传统眼用制剂滞留时间短、消除速度快、生物利用度低等缺点,可以增强眼用制剂的药效,近年来倍受研究者的关注.本文介绍了眼用即型凝胶的分类及其不同成胶机制,综述了其在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和上市产品.作为一种新型制剂,虽然眼用即型凝胶在国内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其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值得进一步研究开发.  相似文献   
37.
38.
目的 探讨中西药和膳食补充剂相关的药物性肝损伤(DILI)患者肝组织病理学特点。方法 2017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诊治的DILI患者38例,均接受肝活检和结构化专家观点评估法(SEPO)评估,并验证药物性肝损伤组织病理学评分(DILI-PSS)的诊断价值。结果 38例DILI患者应用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14例(36.8%)、中草药12例(31.6%)、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合用中草药9例(23.7%)、膳食补充剂3例(7.9%);肝组织脂肪变性20例(52.6%),胆汁淤积22例(57.9%),胆管损伤15例(39.4%),嗜酸性粒细胞浸润11例(28.9%),肝细胞花环9例(23.7%),肉芽肿6例(15.8);少量坏死11例(28.9%),较多25例(65.8%),大量2例(5.3%);应用DILI-PSS诊断的AUROC为0.775 (95%CI:0.669~0.880,P<0.05),其灵敏度为81.6%,特异度为65.8%。结论 DILI患者肝组织有一定的病理学特征表现,应用DILI-PSS可能有助于诊断DILI,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9.
目的 研究体外局部高频热疗辅助放疗治疗进展期肝细胞癌(HCC)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6例进展期HCC患者分为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3例,分别采取放疗或在放疗的基础上联合体外局部高频热疗治疗,随访12个月。结果 观察组客观缓解率(ORR)为 63.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5.5%(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甲胎蛋白异质体L3(AFP-L3)水平为(4.2±1.0)ng/ml,高尔基糖蛋白-73(GP73)水平为(55.1±2.6)ng/ml,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为(200.5±55.7)pg/m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5.9±0.9)ng/ml、(62.1±3.5)ng/ml和(265.7±60.3)pg/ml,P<0.05];观察组放射性肝损伤发生率为21.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5.2%(P<0.05);观察组中位总生存时间(OS)为8(95%CI:7~9)个月,1 a累积生存率为14.3%,对照组中位OS为6(95%CI:6~7)个月,1 a累积生存率为11.8%(x2=1.674,P=0.171)。结论 采取体外局部高频热疗辅助放疗治疗进展期HCC患者有一定的临床疗效,可使生存获益,并能减轻放射性肝损伤。  相似文献   
40.
MAGE-A1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细胞增殖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食管癌中肿瘤特异性抗原MAGE-A1,Ki-67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探讨他们与食管癌生物学行为及生存时间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SP法,利用鼠抗人MAGE-A1,Ki-67单克隆抗体检测60例食管癌标本中MAGE-A1,Ki-67表达水平.结果:60例食管癌中MAGE-A1表达率为83.3%(50/60),高表达率为10%(6160),低表达率为73.3%(44/60),正常组织表达率为0%,食管癌和正常组织之间的表达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Ki-67表达率为93.3%(56/60),高表达率为70%(42/60),低表达率为23.3%(14/60),正常组织表达率为13.3%(4/30),食管癌和正常组织之间的表达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MAGE-A1与分化程度有关(P<0.05),Ki-67与年龄、分化程度、病理类型有关(P<0.05).MAGE-A1阳性表达的高低与Ki-67阳性表达的高低呈负相关(r=-2.91,P<0.05).MAGE-A1阳性患者的生存时间明显高于阴性者.结论:MAGE-A1在食管癌中有较高的表达,并且与细胞增殖相关,正常组织不表达,MAGE-A1阳性患者的预后好,有望作为免疫治疗的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