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内科学   7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8篇
  2008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选择病理活检示萎缩“”以上、肠化及异型增生均“+”以上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治疗组(103例)及对照组(69例)。治疗组服用胃元丹,对照组服用维酶素,均以6个月为一疗程。结果表明胃元丹对慢性胃炎萎缩、肠化、异型增生的显效率分别为23.30%、26.21%、22.33%,总有效率分别为63.17%、60.19%、61.19%。综合评分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是27.18%、70.87%,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测定部分与胃元丹治疗组治疗前后胃液及血液Zn、Cu和 Cu/Zn的变化以及幽门螺旋杆菌(HP)的变化,提示胃元丹对慢性胃炎组织学的疗效与HP转阴及Zn含量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12.
标本学说是祖国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与阴阳学说、脏象学说等同等重要,它同样是一个说理和分析、归纳问题的工具。历代医家均予以极大的重视,如《素闯·标本病传论》说:“夫阴阳逆从标本之为道也,小而大,言一而知百病之害、少而多,浅而情,可以言一而知百也。……”又说:“知标本者,万举万当,不知标本,是谓妄行”。可见标本学说在祖国医学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50年代,当时的天津市有医学院、卫生学校、进修学校,中医院校尚是空白。中医前辈陆观虎、哈荔田诸社会贤达奔走呼吁,始成立中医进修学校,1957年升格为中医学校,1958年又升格为中医学院,从此,天津有了中医高等学府。而今,又升格为天津中医药大学,比肩北京、上海、广东、山东而佼佼者也。建校之初,只有教师3人,其中1人是兼职,不似今日之“教职工3200余人”,  相似文献   
14.
内镜下易漏诊的胃癌54例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内镜下呈良性特征的胃癌极易漏诊,近年来日益受到临床重视。我院22030例内镜检查中检出胃癌845例,其中54例内镜下肉眼呈良性特征,而活检或手术病理诊断为胃癌,占检出胃癌总数的6.4%。一、一般资料:本组男43例,女11例。年龄20~73岁。平均年龄50岁,其中≤35岁者7例。二、临床表现:上腹痛33例,腹胀19例,烧心、反酸各13例,呕吐、嗳气各8例,体重下降4例,贫血、黑粪各2例,双下肢浮肿2例。三、内镜及病理检查:全组内镜下肉眼无一例诊为癌或疑癌。内镜诊断为贲门炎5例,浅表糜烂性胃炎5例(…  相似文献   
15.
甘温除热法是屡经临床实践证明有效的一个良好的治疗法则,本法最先孕育于《内经》,后被李东垣继承发扬并且具体运用于临床。如李东垣在《兰室秘藏》黄芪汤下自注云:“甘能泻火,内经云热淫于内以甘泻之”;在《脾胃论》中又说:“经曰:劳者温之,又云温能除大热”;在《内外伤辨惑论》中也提到:“内经曰:劳者温之,损者温之,盖温能除大热,大忌苦寒之药,泻胃  相似文献   
16.
凉润通降法治疗萎缩性胃炎523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41岁。胃病史10年,素有干呕于1986年4月23日行胃镜检查。左侧卧位,咽喉局麻后,进镜前及镜检中除有干呕外余无不良反应。胃镜示浅表性胃炎;贲门小弯见一纵行粘膜撕裂伤,长约1.5cm,宽0.2cm,有新鲜血凝块。胃窦、体活检各3块(病理示浅表胃炎)。术后7小时患者饭后出现恶心和呕  相似文献   
18.
甘温除热法是一个有效的治疗方法。本法源于《内经》,而为李东垣继承发扬,并且具体运用于临床。如《素问·至真要大论》就有:“火位之主,其泻以甘”“少阴之客……以甘泻之”的记载。李东垣在《兰室秘藏》黄芪汤下自注云:“甘能泻火,内经云热淫于内以甘泻之”;在《脾胃论》中又说:“经曰:劳者温之,又云温能除大热”等,都说明了东垣在内经理论的启发下,把甘温除热法创造性的应用于临床实践,起了重要的承先启后作用。金元以降,对于甘温除热法的运用虽然不断发展,但是对于甘温除热的机理历代医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50年代,当时的天津市有医学院、卫生学校、进修学校,中医院校尚是空白。中医前辈陆观虎、哈荔田诸社会贤达奔走呼吁,始成立中医进修学校,1957年升格为中医学校,1958年又升格为中医学院,从此,天津有了中医高等学府。而今,又升格为天津中医药大学,比肩北京、上海、广东、山东而佼佼者也。建校之初,只有教师3人,其中1人是兼职,不似今日之“教职工3200余人”,  相似文献   
20.
标本学说是祖国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阴阳学说、脏象学说同属说理、分析和归纳问题的工具,故而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颇有深入研究的必要.一标本的基本概念标本从文字上来讲,标有“末”之义,本有“原”之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