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15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61.
李伟宏  田莉  刘俊保 《中医学报》2016,(10):1451-1454
目的:研究莪术油注射液对人子宫内膜癌HEC-1-B细胞体外增殖及相关蛋白表达情况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的HEC-1-B细胞随机分5组,对照组、莪术油Ⅰ组、莪术油Ⅱ组、莪术油Ⅲ组、莪术油Ⅳ组。分别给与不同浓度的莪术油注射液培养48 h、72 h。采用MTT法检测HEC-1-B生长抑制率、Hoechest33258荧光染色观察HEC-1-B细胞核形态的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不同浓度莪术油注射液均对HEC-1-B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同时诱导HEC-1-B细胞凋亡,上调Caspase-3蛋白的表达,下调Survivin蛋白的表达,其强度随着药物作用浓度及时间的增加而增强,呈时间-剂量依赖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不同浓度莪术油注射液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可抑制HEC-1-B细胞生长,且诱导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下调子宫内膜癌HEC-1-B细胞Survivin蛋白的表达,上调Caspase-3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2.
子宫颈病变是女性最常见的疾患之一,其最严重的情况是宫颈癌。在妇女癌瘤中,宫颈癌的发生率仅次于乳腺癌,位居第2。在发达国家,其发生率明显下降,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对宫颈癌前病变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在发展中国家,由于宫颈筛查工作不完善,宫颈癌的发生率是发达国家的6倍,并且其中80%的患者确诊时已是浸润癌。近年,年轻宫颈癌患者有明显上升的趋势,其发病率以每年2%3%的速度增长,这可用人乳头瘤病毒感染(HPV)的增加予以解释,甚至可以说宫颈癌在某种意义上是个感染性疾病。宫颈癌前病变发展成宫颈癌是一个较长时间的过程,大约是10年。因此,宫颈癌是一种可预防,可治愈的疾病。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上颌前方牵引及快速扩大治疗早期骨性反(牙合)的作用.方法:对21例安氏Ⅲ类患者治疗前后拍摄头颅定位片,并测量相关角度SNA、SNB、ANB值进行对照、现察.结果:上颌前方牵引的快速扩大对于早期安氏Ⅲ类患者能产生牙性及骨性的改变.结论:早期应用上颌前方牵引及快速扩大治疗安氏Ⅲ类患者能够减少成年后进行颌骨正畸的可能性,使患者减少痛苦.  相似文献   
64.
曹金芳  王惠宁  潘乙怀  李伟宏  邓辉 《口腔医学》2010,30(12):716-718,724
目的 观察含人核心结合因子α1(Core binding factor α1,CBFα1)基因的重组慢病毒感染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human periodontal ligament fibroblasts,PDLFs)骨向分化的影响。方法 将PDLFs分为3组:A组为未感染任何病毒的细胞组;B组为加阴性对照病毒感染的细胞组;C组为加CBFα1重组慢病毒感染的细胞组。应用免疫细胞化学的方法检测目的基因CBFα1在PDLFs中的表达,观察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和矿化结节形成,评价各组细胞骨向分化的情况。结果 免疫细胞化学检测证实了CBFα1在PDLFs中的有效表达。ALP活性检测和矿化结节染色均证实C组细胞骨向分化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携带CBFα1基因的重组慢病毒可有效感染PDLFs,并促进其骨向分化,感染的CBFα1得到了有效表达。  相似文献   
65.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40岁,农民,体形中等,因3 d前咳嗽、咳痰并于3 h前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于3月31日入住笔者所在医院神经内科.  相似文献   
66.
介绍了一例PRIMUS-M直线加速器波导漏气故障的原因及排除的过程与方法。  相似文献   
67.
目的:观察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 ib le n itric oxide synthase,iNOS)在大鼠正畸牙齿移动引发牙周组织改建过程中的表达,探讨NO/iNOS在正畸牙齿移动中的作用机制。方法:5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8组。分别在正畸加力1,3,5,7,14,21,28 d后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和图像分析。结果:正畸加力3 d后,牙周组织细胞iNOS表达增强,7 d iNOS表达达到高峰(P<0.01),以后iNOS表达下降。结论:NO/iNOS参与了正畸牙周组织改建过程。  相似文献   
68.
<正>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在我国已经广泛应用。由于痛苦小、简便,早孕者乐于接受。而其流产后子宫出血时间长、残留、大出血等仍是目前尚未解决的问题。本研究对常规药物流产者加服血府逐瘀口服液后完全流产率、流产后出血时间及下次转经情况进行观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9.
目的:通过对拔除第一前磨牙和拔除第二前磨牙安氏Ⅰ类错病例治疗前后下唇软组织变化的比较,探讨两种拔牙模式的异同。方法:选取50例安氏Ⅰ类(骨性Ⅰ类)临界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拔4个第一前磨牙和4个第二前磨牙病例各25例,按性别、年龄、骨面型、拥挤度严格配对,对治疗前后的头颅侧位X线片软组织的14项指标进行测量。结果:在相对X、Y轴的绝对值测量中,治疗前两组无任何统计学差异;治疗后第一前磨牙拔除组线距的明显增长表现在垂直方向上,而第二前磨牙拔除组表现在在水平方向上。在软组织测量项目中,治疗前第一前磨牙拔除组颏唇角和下唇厚度均大于第二前磨牙拔除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矫治后,拔除第一前磨牙组下唇倾角、下唇长、下唇基部厚度、颏唇沟深度增加,而颏唇角、下唇基角、下唇厚、下唇突度、下唇突凹点相对E线的距离减小。拔除第二前磨牙组颏唇角、下唇倾角、下唇基角、下唇基部厚度均增加,其中下唇倾角和下唇基部厚度的变化明显;下唇长、下唇突度、下唇突凹点相对E线的距离减少,而下唇厚基本不变。结论:拔除第一和第二前磨牙组在治疗前后下唇的各项软组织角度和线距变化均无统计学的差别。  相似文献   
70.
宫颈癌筛查系统不同点探区间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宫颈癌筛查系统不同点探区间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取液基薄层细胞检测(TCT)为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及以上病例50例,用宫颈癌筛查系统进行15~20点、21~32点及2种不同点数的联合检测,再与宫颈活检病理学结果阳性病例进行对比研究.结果:病理学检测结果异常者21例,其中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