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31.
冠心病在工业发达国家已成为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它已成为成年人死亡的第一原因。我国是低发国家之一,但近年在呈逐年上升趋势。所以冠心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从冠心病的易患因素,冠心病病人的心理特点分析及心理治疗几方面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进行了较详细而深刻的阐述,以期使人们对冠心病进行全方位的认识。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镁盐对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作用.方法对31例血清镁≤19mg·L-1、室性早搏>10次·h-1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给予硫酸镁(0.2mEq·k·g-1)静脉滴注,比较滴注前后血清镁浓度变化与6h动态心电图记录分析的室性早搏频率变化的关系。结果血清镁浓度与室性早搏频率呈负相关(r=-0.82,P<0.001)。镁浓度增加≥7mg·L-1者,室性早搏频率下降309±241次·h-1,增加≤6mg·L-1者,室性早搏频率是多变的;滴注前平均室性早搏频率为405±366次·h-1,滴注后为214±165次·h-1(P<0.001)。其中滴注前室性早搏频率<250次·h-1(偶发室早)的患者,滴注后室性早搏频率无明显改变(分别为126±45次·h-1及120±113次·h-1,P>0.05)。结论静脉滴注硫酸镁对于心力衰竭伴频发室性早搏的患者有明显的抗心律失常作用,其机制跟血清镁浓度快速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33.
急性心肌梗塞病人早期使用溶栓药物治疗,迅速溶解阻塞性冠脉血栓,能缩小梗塞范围,保护心功能,降低近期死亡率。我院从1991年3月至1997年3月应用国产尿激酶(南京大学制药厂)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病人62例,症状开始至溶栓治疗时间为4.41±2.61h(48例≤6h,14例>6h),根据冠脉间接再通指标判断,溶栓治疗再通率为54.8%(34/62)。副作用小,未见脑出血或严重内脏出血。其中,急性心肌梗塞早期(梗塞6h内)大剂量(尿激酶≥100万u)静脉给药冠脉再通率(34/48即70.8%)比>6h者、中小剂量高。临床观察证明尿激酶是廉价、安全、有效的溶栓剂  相似文献   
34.
参桂胶囊辅助治疗重度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耿秀双  李云富  党彦平 《中国药房》2008,19(30):2391-2392
目的:观察参桂胶囊辅助治疗重度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重度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68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4例行常规治疗(休息、吸氧、强心、利尿、扩血管及对症等);观察组34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桂胶囊,每次0.9g,每日3次。2组均4周为1疗程。监测2组患者用药前、后心率、血压、心电图、心脏彩超、血浆心钠素(ANF)、电解质、肌酐的变化情况。结果:参桂胶囊能较好改善心脏功能且降低血浆ANF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参桂胶囊辅助治疗重度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较好,无明显毒副作用,可作为该症的常规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35.
36.
目的 :探讨葛根素注射液对陈旧性心肌梗死病人左室舒缩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 42例陈旧性心肌梗死病人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观察 ,每组 2 1例 ,疗程 2周。对照组采用硝酸酯、阿司匹林、复方丹参注射液、降脂药物、硝酸甘油静脉点滴 3~ 5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 ,加用葛根素注射液 ,疗程前后采用彩色超声心动图仪测定左室舒缩功能。结果显示 2组治疗后E、SV、CO、CI均升高 ,同时A下降 ,但治疗组较显著 ,与对照组比较 ,P <0 .0 1。结论 :葛根素注射液能显著改善陈旧性心肌梗死病人左室舒缩功能 ,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且有降低血压及抗室性心律失常作用 ,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7.
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应用尿激酶加肝素治疗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小剂量尿激酶溶栓加肝素持续抗凝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疗效及对心脏事件发生的影响。方法 将不稳定性心绞痛39例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20例)给予尿激酶加肝素治疗,对照组(19例)给予肝素治疗,观察其近期疗效及随访结果。结果近期疗效,实验组显效12例,有效4例,总有效率80%,对照组显效2例,有效6例。总有效率42.1%,二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随访6个月,实验组心脏事件发生率10%,对照组为47.4%,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小剂量尿激酶溶栓加肝素持续抗凝,对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有一定价值并可降低心脏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8.
39.
目的 探讨不同方法应用维生素C对缺血性心脏病 (IHD)患者硝酸酯耐药性的预防作用。方法 将 45例IHD患者随机分为 3组 (每组 15例 ) ,A组静滴硝酸甘油 (NG) ,B组静滴硝酸甘油并口维生素C ,C组静滴硝酸甘油和维生素C。在基础值测得后以 0 .4μg·kg-1·min-1的速度开始静滴硝酸甘油 ,逐渐调整滴速 ,直至得到所期望的数值维持。在基础测量时 ,3组心率 (HR)、血压 (BP)及心率与收缩压积 (HR×SBP)具有可比性 ,在静滴的第 0、6、12、18、2 4h连续监测HR及BP值。结果 在静滴 6h时 ,3组病例BP及HR×SPB值均明显降低 ,在静滴 18h时A组BP及HR×SBP明显回升 ,而在B组及C组上述数值尚能维持 ,与A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1~ 0 .0 5 )。结论 对IHD患者在连续应用NG治疗期间 ,静脉或口服VitC均可预防NG耐药性的进展  相似文献   
40.
比索洛尔系长效降压药物,属β受体阻滞剂。为观察其疗效,我科于1996年2月~1999年3月在门诊和住院的高血压病人中,对108例原发性高血压病人选用比索洛尔为降压药物,疗效满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108例高血压病人均系原发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