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5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1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39篇
药学   28篇
中国医学   17篇
肿瘤学   2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91.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内乙型肝炎病毒(HBV)X基因部分区段的变异与HBV相关各临床与组织病理学指标的关系。方法 以83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穿刺活检标本作为研究对象,20例HBV相关性肝细胞癌作为对照;HBV X基因变异的研究采用PCR扩增和直接双向测序。免疫组化二步法显示肝组织内四种病毒蛋白的表达;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肝组织内HBV DNA含量。结果 HBV X基因nt1583~1793区段错义突变主要出现在对应的X蛋白aa87(nt1632、1633)、88(nt1635、1636)、116(nt1719)、118(nt1726、1727)、119(nt1730)、127(nt1752)、130(nt1762)和131(nt1764)位氨基酸。nt1725~1730(aa118/119)突变与肝组织内HBcAg显著低表达(P=0.006),和HBV DNA低拷贝数(P=0.004)明显相关,尤以ACTGAC(TD)型突变最为明显;相反,nt1762/1764(aa130/131)位点突变则伴肝组织内HBcAg显著高表达(P=0.005)和高水平的HBV DNA含量(P=0.006)。同时,肝癌组中nt1725~1730 野生型所占比率明显高于慢性肝炎(P<0.05),而nt1762/1764 突变型所占比率肝癌组与肝炎组相比显著增高(P<0.01)。结论 肝组织内,在nt1725~1730突变能显著降低HBcAg 的表达和HBV DNA水平,nt1762/1764突变则相反。肝组织内HBV的高负载可能与肝细胞癌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92.
目的对良性乳腺肿瘤做腺体切除后造成的乳房毁损、缺损及畸形应用植入假体即时隆乳。方法乳房下皱襞、乳晕切口切除肿瘤及腺体,胸大肌后间隙植入假体。结果术后随访对乳房外型和手感都较满意。结论该方法简单易行,并发症少,能改善乳房外形、避免乳房毁损、缺损及畸形造成的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193.
目的检测乳腺导管内增生性病变的克隆性起源。方法采用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精确分离增生组织和周围正常组织中的导管上皮细胞,抽提其基因组DNA。以限制性内切酶HpaⅡ消化前后的基因组DNA为模板,荧光PCR法扩增人雄激素受体(HUMARA)外显子1,在DNA测序仪上毛细管电泳,并分析HUMARA两个位点的荧光强度。结果101例组织标本中,有68例PCR扩增HUMARA外显子1成功,并且该位点为杂合性,其中9例普通导管内增生(UDH)和5例导管上皮内肿瘤(DIN)1A在HpaⅡ消化前后的PCR产物均有2条,且荧光强度相近,即它们的X染色体失活是随机的,呈多克隆性。3例UDH、13例DIN1A、28例DIN1B和10例原位癌在HpaⅡ消化前后扩增出1条或2条强度差别较大的条带,提示它们为单克隆起源。结论DIN1A、1B和原位癌为单克隆起源,属于肿瘤性增生。  相似文献   
194.
87例肺癌nm23蛋白的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87例肺癌nm23蛋白的表达魏泓吴丰春周建华朱荣史景泉陈意生一、材料和方法1.共87例(分别取自本校西南医院病理科手术切除标本28例、本校病理学教研室尸检标本7例、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病理科手术切除标本52例)。伴有淋巴结转移的肺癌43例(其中32例同...  相似文献   
195.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组织病理学指标及病毒X基因变异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预后转归的关系。方法 对1986-1994年间慢性乙型肝炎肝穿刺活检病例进行预后随访,83例样本按患者有无肝细胞癌和肝硬化的发生分为3组:癌变组、硬化组和非硬化组。另取20例HBV相关性肝细胞癌作为对照研究。肝损伤活动程度用Seheuer评分表示;免疫组化二步法显示肝组织内HBsAg、HBcAg、HBeAg和HBx蛋白的表达;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肝组织HBVDNA含量;PCR方法扩增HBVx基因nt1583~1793区段,目的条带经胶回收后直接双向测序。结果 HBV4种病毒蛋白在肝组织内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以HBsAg最强,HBeAg最弱;核苷酸错义突变发生于nt1632—1636(从AA87/88)、1719(AA116)、1725~1730(AA118/119)、1752(AA127)、1762和1764(AA130/131)位点。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Scheuer评分的G分级(P=0.001)和S分期(P=0.000)硬化组显著高于非硬化组;肝组织内HBsAg的表达硬化组也比非硬化组高(P=0.008)。nt1762/1764双突变在癌变组所占比例明显高于非癌变组(P=0.011);nt1725~1730野生型(P=0.024)和nt1762/1764突变型(P=0.001)在肝癌组中所占比率均明显高于慢性肝炎组。结论 Scheuer评分和肝组织内HBeAg的表达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硬化的发生有关;nt1762/1764突变能显著增加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细胞癌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6.
无偿献血的实验室检测环节多,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杜绝差错。  相似文献   
197.
于民  曹方  朱荣  丁厚中 《现代肿瘤医学》2016,(10):1528-1533
目的:探讨 ZIC1联合苦参碱对人乳腺癌 MDA - MB -231细胞的增殖、迁移能力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将慢病毒载体 rLV - Zic1- PGK - puro 稳定转染人乳腺癌 MDA - MB -231细胞株并得到稳定传代的细胞株,Western blot 法检测转染效果。以人乳腺癌 MDA - MB -231细胞及 ZIC1基因稳定转染的细胞为研究对象进行药物实验,MTT 法筛选出苦参碱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后分组,划分 A 空载不加药组(阴性对照组),B空载加药组,C 转染不加药组和 D 转染加药组。对四组细胞采用黏附试验检测细胞黏附(增殖)能力、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结果:ZIC1或苦参碱单独作用均可抑制乳腺癌 MDA - MB-231细胞黏附(增殖)、迁移及增强其凋亡,差异较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在抑制细胞迁移上存在时间依赖性。两者联合作用抗癌效果更明显,差异较其它三组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苦参碱联合 ZIC1可明显增强对人乳腺癌 MDA - MB -231细胞的抑癌效果。  相似文献   
198.
目的 检测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 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变化与结肠癌病理参数的关系. 方法 在含有63例结肠癌标本的组织芯片上,利用免疫组化检测mTOR和VEGF在结肠癌和结肠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并统计分析相关结果与结肠癌临床参数的关系.结果 mTOR和VEGF在结肠癌中总表达率分别为42.6%和60.3%,在正常结肠粘膜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21.4%和40.5%.结肠癌组织中mTOR和VEGF的表达率显著高于其在正常结肠组织中的表达(P<0.05).mTOR的表达率与性别和年龄均无明显关系(P>0.05).mTOR和VEGF与肿瘤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与远处转移呈显著正相关,mTOR和VEGF之间亦存在正相关性. 结论 mTOR和VEGF在结肠癌的发生发展中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mTOR和VEGF可作为结肠癌治疗的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