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4篇
  2017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为了探讨双次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安全性及疗效,为1例49岁女性MM患者行双次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第1次移植的动员方案:环磷酰胺2g/m2×1天,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10μg/(kg.d)]×5天。预处理方案:马法兰(melphalan)200mg/m^2。自体外周血干细胞回输:单个核细胞(MNC)6.1×10^8/kg;CD34+细胞4.7×10^6/kg。6个月后行第2次移植的动员方案:G-CSF[(10μg/(kg.d)]×5天。预处理方案:马法兰200mg/m^2。自体外周血干细胞回输:MNC10.2×10^8/kg;CD34+细胞5.9×106/kg。结果表明:第1次移植后17天中性粒细胞绝对值(ANC)回升至0.5×10^9/L,15天血小板回升至20×10^9/L;第2次移植后22天ANC回升至0.5×10^9/L,13天血小板回升至20×10^9/L。双次移植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毒副反应,无严重并发症。经上述治疗后患者的骨痛、贫血症状消失,第2次移植后随访7个月,患者情况良好,仍处于完全缓解(CR)状态。结论:双次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是安全、有效和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13.
患儿 ,女 ,6岁。 2 0 0 0年 1月发病 ,在我院确诊为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B ALL)。 2 0 0 0年 2月 18日采用VCAP(长春新碱、环磷酰胺、阿霉素、泼尼松 )方案进行诱导缓解治疗 ,2周即获得完全缓解。之后坚持巩固及强化治疗 ,并常规鞘内注射。应用左旋门冬酰胺酶 (L ASP ,10 0 0 0U ,滴注 ,连续5d)后曾出现显著乏力、嗜睡 1d。 2 0 0 1年 4月 13日骨髓复发 ,原始及幼稚淋巴细胞占 0 .396。P糖蛋白 (P gp) 2 5 6 % ,mdr1(+) ,MRP 2 8.8% ,LRP 35 .3% ,体外药物敏感试验示对阿霉素及长春新碱较敏感 ,药物对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