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7篇
临床医学   10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28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31.
随着科学的发展 ,很多先进的科学成果被应用到药检领域 ,新理论、新技术在药检中的应用 ,很多是通过先进的仪器设备检测来达到检测数据准确无误的。先进的仪器设备是药品检测的物质基础。它的特点是 :效率和精密度高 ,价格昂贵 ,安装高度和工作条件严格 ,使用维修复杂 ,消耗材料和零配件多而贵 ,并涉及多方面的科学知识 ;现代化的药检所对一般器械、玻璃仪器、化学试剂和药检杂用等需要品种多而规格复杂 ,数量越来越大 ,这就使药检仪器设备的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1 药检仪器设备管理机构的设置与任务药检所的仪器设备、器械、标准品、化…  相似文献   
32.
33.
通过对砂岩碎屑的野外统计,发现碎屑分布具有分形特征;通过室内实验研究,发现在不同围压作用下,砂岩碎屑的分布有很大的差别,在围压很小或没有围压的实验中,砂岩碎屑的分布不具有分形特征;在高围压的实验中,出现了砂粒的压碎现象,砂岩碎屑的分布具有分形特征,随着围压的啬,砂岩碎屑分布的分形维数明显增加,文中给出了分形维数增加的物理解释,本文还给出了一种计数碎屑颗粒数的方法和对浙江丽水松坑口断层构造演化的解释  相似文献   
34.
用ELISA(测IgG)连续四年观察了流脑A群多糖体菌苗的血清学效果。人群抗体水平的几何平均滴度(GMT),免前为2.124,免后15天、30天180天、一年、二年、三年四年的GMT分别为8.74、38.40、59.97、25.767.82、7.48、1.53。ELTSA检查结果表明, 接种该种菌苗,半年以后人群抗体水平可达高峰、一年以后开始下降,直到3年仍维持在一定水平,但是到第4年则降到免前水平,这似乎表明,该种菌苗的兔疫效果可维持3年。然而人群中血凝(HA))抗体GMT免前为1.43,免后15天升到高峰,GMT为, 0.56,30天以后开始下降,180天则接近免前的水平。由此可见,HA抗体出现比较早,消失也较快,用间接血凝试验检查人群免疫水平不如ELISA法能更好地反映抗体的免疫状况。近几年来国内外应用A群流脑多糖体菌苗预防流脑,对控制该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80年以来国内A群流脑多糖体菌苗生产取得成功以后在我国各省均开始应用。通过80年代周期流行高峰的控制,说明它的免疫效果是理想可靠的。但对免疫持久性的研究虽有很多学者正在摸索和探讨均未肯定下来。现将我省应用ELISA连续四年血清学效果的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5.
<正>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下称流脑)是冬春季常见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起病急,病情重,传播迅速,易造成流行。我们在流脑防治工作中,为了解病人及健康人群流脑抗体水平,对住院病人,疫区,非疫区健康人群分别进行了抗体水平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6.
在调查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发病流行因素时,除以往了解人群脑膜炎奈瑟氏菌(NM)带菌率、抗体水平、生活环境、气候条件等情况外,国内外还探索了某些微观因素。我们从流脑流行季节1990年元~4月份对该县部分人群进行了带菌状况与咽部正常菌丛对A群NM菌生长抑制作用的调查,本次调查了该县健康人群125人,从38人的咽部分离出对NMA群菌生长的抑制菌,抑制阳性率为30.40%。  相似文献   
37.
<正> 本文以SPRIA、TTCBA、ELISA和SPA-ELISA法,对不同人群流脑菌苗免疫后血清平行地进行了抗体测定,并应用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上述方法具有良好的群特异性,能够较好地反映出流脑菌苗免疫后的血清学效果。其敏感性依次为SPRIA>TTCBA>ELISA,TTCBA和ELISA法因操作简便,无需特殊仪器设备,而易于在基层推广。流脑菌苗免后一个月,抗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前馈控制在精神科暴力行为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各1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给予前馈控制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暴力行为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的暴力行为发生率更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精神科护理工作中使用前馈控制有助于降低暴力行为发生。  相似文献   
39.
神经症是一组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恐惧、强迫、疑病症状、神经衰弱症状的精神障碍[1]。其症状没有可证实的器质性病变基础,与患者的现实处境不相符,患者深感痛苦和无能为力,病程多迁延[2]。2004年以来,作者对江苏省扬州五台山医院临床心理科收治的56例神经症患者进行了详细的心理状态分析,发现其心理特征有明显的共性,从而采取全方位的心理干预,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56例住院患者均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神经症患者,男14例、女42例;文化程度高中以上18例,初中22例,小学以下16例;症状类别:焦虑症12例,癔症12例,强迫症4…  相似文献   
40.
本文应用血凝仰制(HAI)方法将我省从1976~1985年所收集的94株A群脑膜炎奈瑟氏菌(NM)进行了脂多糖(LPS)分型,可以分成L_9L_(10)和L_(11)三个血清型,它们各占18.09%,67.02%和8.51%,总的分型率为93.61%。在62株病人菌株和32株带菌菌株中(多半来自于病人密切接触者)均以L_(10)型占优势,所以与病人菌株型比较一致,因此该种分型有助於追溯流脑传染源。从1976—1985年,我省一直可以检出L_1型菌株,而且占优势,这说明今后应监测该型菌在我省流脑流行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