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8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62篇
肿瘤学   10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杭州市居民健康状况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了解杭州市人群的健康状况及危害健康的因素,力制定疾病控制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死亡率、潜在生命损失率(LPLL率)、潜在工作损失经(WYPLL率)和潜在价值损失率(VYPLL率)综合分析人群的健康状况和危害健康的因素。结果 1995-2000年杭州市城市死亡率在4.66‰-5.66‰之间波动,在农村在.57‰-7.14‰之间波动,各年间变化不大。潜在生命损失率城乡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城市从32.13‰下降到24.09‰,农村从50.06‰下降到42.31‰。主要危害人群健康的死因是损伤中毒、恶性肿瘤和心脑血管病;从潜在价值损失最大的依次为损伤中毒、先天异常、神经系和精神疾病。结论 杭州市居民健康状况不断得到改善。主要危害健康的死因是损伤中毒、恶性肿瘤、心脑管理病、先天异常、神经系病和精神疾病。  相似文献   
12.
杭州市城市居民冠心病、脑卒中死亡状况及流行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掌握杭州市城市居民冠心病、脑卒中死亡状况、危害程度及流行趋势 ,进而为心脑血管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现对我市城市居民 2 5年冠心病、脑卒中死亡登记调查资料进行分析。1 材料与方法1 .1 资料来源 :冠心病、脑卒中死亡资料来自杭州市居民病伤死因年报表及死亡医学证明书。死亡病例为本市常住户口 ,经省、市各级医疗单位临床和实验室诊断 ,每年由各区卫生防疫部门组织随访核实及个案调查 ,并定期与公安部门核对。人口资料来自市公安部门各年度人口统计年报表。1 .2 统计分析方法 :死因分类按 ICD-9编码 ,采用我国现行规定的 CCD-8…  相似文献   
13.
杭州市城市居民肺癌死亡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掌握杭州市城市居民肺癌死亡趋势,对本市区居民1976 ̄1998年肺癌死亡资料进行分析。显示23年间肺癌呈上升趋势,1996 ̄1998年的死亡率为1976 ̄1980年的1.48倍;在恶性肿瘤死亡谱中的位次由1976 ̄1980年的第2位上升至1986 ̄1990年的第1位,所占的比重亦逐年上升,1996 ̄1998年与1976 ̄1980年比较,增长6.92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老年人肺癌死亡人数占肺癌总  相似文献   
14.
1976—1998年杭州市城市居民肝癌死亡状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杭州市城市居民肝癌死亡情况、危害程度及流行趋势。方法 对23年间肝癌死亡统计调查资料进行了死亡率变化趋势分析,潜在寿命损失(YPLL)和潜在工作损失年(WYPLL)和潜在工作在年(WYPLL)并与其他恶性肿瘤比较。结果 23年来肝癌死亡率变化趋势不明显,居各类恶性第3位,男性上升至第2位。肝癌YPLL标化率和WYPLL标化率居各类恶性肿瘤之首位。死亡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男性明显高于女性。  相似文献   
15.
乙肝病史、肿瘤家族史和心理因素对肝癌的交互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居民肝癌的主要危险因素以及各因素间的联合作用,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分析各因素的比值比以及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归因交互百分比,结果显示乙肝病史,肿瘤家族史和易生气,有抑郁感,消极处世态度等因素可能是肝癌的危险因素。比值比(OR及95%CI0分别为18.26(4.40-75.77),2.75(1.22-6.12),1.67(0.92-3.06),1.70(1.08-2.17)和2.00(1.2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浙江省杭州、绍兴和嘉兴市的高血压分布特征及危险因素,为浙江省高血压的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2011年3市≥35岁常住人口3200人,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测,并运用SAS 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调查人群高血压粗患病率26.12%,标化患病率为22.87%。男性30.79%高于女性21.13%,农村30.28%高于城镇16.2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文化程度低、高血压家族史、BMI以及高血糖为高血压主要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19、1.54、1.13、1.43和1.44。结论杭州、绍兴和嘉兴市人群高血压患病率较高,需开展以控制高血压危险因素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杭州市居民代谢综合征(MS)流行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05年调查了杭州市20~79岁城乡常住居民1452人。 结果杭州市居民MS的患病率为8.68%,标化率为6.70%,增龄趋势明显,40岁起患病率明显升高,男女性别间、城乡之间患病无差异。MS家族聚集趋势明显(Fisher 确切概率IP/I=0.0244),随体力活动频次和强度增加患病率有下降的趋势(I/Isup2/sup=6.2956, I/Isup2/sup=6.6692, IP/I0.05)。人群MS的知晓率很低(3.65%)。结论MS已成为威胁本地区居民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应加大健康教育力度和针对不同人群开展综合性防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制定规范化的糖尿病社区管理模式,提高糖尿病的社区防治水平。方法选择3个不同的社区,对社区医师进行糖尿病规范化管理的培训,对这三个研究社区医院随访的387名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为期一年的管理。结果通过一年的规范化管理,对糖尿病诊断标准及糖尿病知识的知晓率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坚持1年正规治疗的比例较管理前明显上升;管理后朝晖社区患者血糖、血压、血脂没有明显改善(P>0.05),马山社区患者空腹血糖、收缩压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洪合社区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无明显变化(P>0.05),血压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行社区糖尿病规范化管理,能提高糖尿病的知晓率、治疗率,为最终提高糖尿病控制率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9.
国内外经验表明防治高血压最有效的途径是社区防治。社区和社区卫生服务在知识传播、高血压病人的检出和管理中能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自2005年5月开始,按照浙江省心脑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的部署,杭州市朝晖街道12个社区开展高血压综合干预信息化管理试点工作,现将两年来实施综合干预的效果作阶段性评估如下。  相似文献   
20.
高血压社区疾病管理计划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适合不同地区和人群的可持续发展的高血压社区疾病管理模式。方法①分别选择城市、农村和城镇三个社区中15岁以上常驻(居住半年以上)人群为高血压疾病管理对象。②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制定"规模化、规范化和信息化"为核心的高血压社区疾病管理计划。③围绕高血压的防治目标建立信息化管理网络。④每个实施阶段都设置了相应培训内容和考核评估标准。结果①专业人员的高血压防治知识水平有大幅度提高。社区人群管理能力及自身发展能力明显提高。社区相关政策及环境有显著变化。②迅速提高高血压"三率"、人群平均血压水平有所下降、不良生活方式及行为有所改善、急性事件的发生较周边社区减少。③群众对社区卫生服务的信任、满意度增加。结论高血压社区疾病管理计划不仅在城市社区可以有效实施,在农村实施同样也可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