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3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综述了国内脑卒中延续护理的实施现状,阐述了脑卒中患者延续护理的实施模式,以及其效果,认为脑卒中的延续护理应以循证为基础,实现本土化,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保障其可持续发展,加快专业人才培养,促进康复治疗护理一体化才能促进脑卒中延续护理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33.
钱瑞莲  徐建珍  屠丽君 《护理研究》2008,22(13):1143-1144
就神经科病人压疮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预测压疮发生危险性评估工真及评估后分组预防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4.
神经科病人压疮的主要危险因素及预测评估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钱瑞莲  徐建珍  屠丽君 《护理研究》2008,22(5):1143-1144
就神经科病人压疮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预测压疮发生危险性评估工具及评估后分组预防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5.
脑卒中肩手综合征(SHSAS)是指脑卒中后3个月内并发的、以肩部疼痛及同侧手痛和肢体运动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症候群,是脑卒中偏瘫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12.5%~70.0%[1]。其分为三期,早期:肩痛,活动受限,同侧手腕、手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可疑深部组织损伤压疮分期临床应用的意义。[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院外带入10例病人20处压疮处理过程及预后、病人及家属态度,比较压疮分期更新前后护理人员的评估差异。[结果]更新前传统的压疮分期方法,特别是部分Ⅱ期压疮,往往存在深部组织损伤,沟通不到位,极易发生纠纷。[结论]更新后的压疮分期护理人员更容易掌握及判断,特别是可疑深部组织损伤压疮的判断,在对压疮治疗、预后等进行护患沟通时,更容易使病人及家属理解,有助于减少纠纷发生。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肌内效贴联合向心性加压缠绕在脑卒中后Ⅰ期肩手综合征(SHS)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1日~2020年9月30日收治的90例脑卒中后Ⅰ期SHS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缠绕组、扎贴组、缠绕扎贴组各30例,三组均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护理,缠绕组使用向心性加压缠绕技术干预,扎贴组使用肌内效贴扎贴技术干预,缠绕扎贴组使用肌内效贴扎贴联合向心性加压缠绕法干预;比较干预前、干预7 d后、干预14 d后、停止干预3 d后三组患手指根平均指围、手掌周径、腕横纹处及腕上5 cm处周径、手部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Ⅱ-Ⅴ掌指关节活动度及14 d后三种干预方式的疗效。结果:干预7 d后,缠绕扎贴组患手手掌周径、腕横纹处及腕上5 cm处周径、手部疼痛程度均低于扎贴组和缠绕组(P<0.05);干预14 d后、停止干预3 d后,缠绕扎贴组患手指根平均指围、手掌、腕横纹处及腕上5cm处周径、手部疼痛程度均低于扎贴组和缠绕组(P<0.05);干预7 d后、干预14 d后及停止干预3 d后,缠绕扎贴组患手Ⅱ-Ⅴ掌指关节活动度均高于扎贴组和缠绕组(P<...  相似文献   
38.
目的 探讨耳穴贴压联合开天门在脑卒中伴失眠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脑卒中伴失眠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施行耳穴贴压联合开天门治疗,4周后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变化。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PSQI分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PSQI分值均有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PSQI差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耳穴贴压联合开天门在脑卒中伴失眠患者中效果确切,安全可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