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8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4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36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01.
目的:应用经胸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冠状动脉狭窄的血流动力学进行研究,了解其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价值。方法85例将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按照造影结果提示冠状动脉狭窄程度>70%和<70%分成狭窄组52例和对照组33例。在造影检查前应用经胸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冠状动脉血流速度,对出现局部血流加速者,计算加速处与加速前血流速度比值。结果狭窄组中38例可测及局部加速血流,其血流速度明显高于加速前及对照组血流速度,加速处与加速前血流速度比值>2.0,可作为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指标。结论经胸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够检测冠状动脉狭窄的血流信号,通过测量相关血流动力学参数,可以为判断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02.
徐升  张念志  徐经世 《安徽医药》2020,24(7):1440-1443
目的观察益气化痰祛瘀方对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急性加重期病人血清同型半胱氨酸( Hcy)、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 ?1(PAI?1)水平的影响。方法将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内科 2017年 6月至 2019年 9月收治住院的 60例 COPD急性加重期痰瘀阻肺型病人,按照受试者入选的先后顺序查阅随机对照表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 30例,对照组给予抗感染、化痰、解痉平喘等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服用中药益气化痰祛瘀方,治疗 14 d后观察两组症候积分比较、治疗前后 Hcy、t?PA、PAI?1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舌质积分改善不明显( P>0.05),其他症候积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 P<0.01)其中咳嗽、咳痰较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 P>0.05)喘息、纳呆、腹胀、口粘苔腻、面色或唇甲青紫方面优于对照组( P<0.05或,P<0.01)。两组治疗后 Hcy、PAI?1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 15.59±2.79)比( 13.34±2.18)μmol/L、(61.13±8.30)比( 45.03±8.68)pg/mL,P<0.05或 P<0.01]t?PA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 0.69±0.12)ng/mL,P<0.01,且对照组优于治疗组( P<0.05或 P<0.01)。结论益气化痰祛瘀方可,能通过降低血 Hcy水平减轻内皮细胞损伤,改善纤溶失衡状态,从而有效缓解 COPD痰瘀阻肺证病人临床症候,延缓疾病进展。  相似文献   
103.
徐经世系全国第二、三、四、五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其根据中医理论和自身实践经验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临证思维:在诊断方面,灵活运用脏腑、六经、卫气营血等多种方法,细考病机,详审脉理,多思善辨;在治疗方面,善于抓住主要矛盾,主次分明,表里兼顾;在遣方用药方面,圆活变通,既不执方,亦不离方,适度把握变方与守方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4.
目的观察培土生金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模型大鼠肺组织线粒体膜电位(△·ψm)、肺组织病理的影响。方法 120只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n=20)和模型组(n=100)。模型组采用气管内注射脂多糖加烟熏的方法,制作COPD大鼠模型,从模型组中选出大鼠80只,再随机分为黄芪建中汤(高、中、低剂量组)、金水宝胶囊组和生理盐水组。给药8周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肺组织线粒体膜电位,在光镜下观察肺病理形态变化。结果 COPD模型组大鼠见肺气肿病理形态变化,黄芪建中汤可明显改善COPD模型组支气管壁和肺泡炎性细胞浸润、肺泡扩张融合等病理改变;COPD模型组大鼠肺脏组织中线粒体膜电位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与模型组相比:黄芪建中汤(高、中、低剂量组)、金水宝胶囊组肺脏组织中线粒体膜电位明显升高(P<0.01),升高的次序为黄芪建中汤高剂量组>黄芪建中汤中剂量组>金水宝胶囊组>黄芪建中汤低剂量组。黄芪建中汤高剂量组与黄芪建中汤中剂量组、黄芪建中汤中剂量组与金水宝胶囊组,金水宝胶囊组与黄芪建中汤低剂量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培土生金法治疗,不仅对COPD大鼠呼吸系统的症状和体征有明显改善,而且可以显著提高肺组织线粒体膜电位,对COPD稳定期的防治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5.
目的:观察冬病夏治穴位贴敷防治慢性肺系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慢性肺系疾病患者280例均采用中药"夏治咳喘宁"穴位贴敷治疗,于每年的初伏、中伏、末伏的第1天各1次,共3次,连贴3年。结果:总有效率93.57%。结论: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对防治慢性肺系疾病具有良好的效果,且方法简单,无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雷贝拉唑与铝碳酸镁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23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单纯雷贝拉唑治疗组(A组,n=37),单纯铝碳酸镁治疗组(B组,n=37)以及雷贝拉唑与铝碳酸镁联合治疗组(C组,n=49),观察临床疗效。结果单纯用药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8%,显著高于单纯用药治疗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雷贝拉唑与铝碳酸镁联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临床疗效确切,两种药物具有较好的协同作用,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较好的抑酸和促进胃肠动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7.
目的应用解剖M-型超声心动图技术检测心肌梗死(心梗)后局部室壁运动参数,探讨变化规律。 方法检测40例冠心病心梗患者及32例正常对照者的局部室壁运动参数,包括收缩期及舒张期厚度、运动幅度、时间、速度、加速度并计算室壁增厚率,进行对照分析。 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冠心病心梗组除时间参数外余参数均有明显差异;心梗组梗死区相对的非梗死区局部室壁运动参数与正常对照组对应的室壁运动参数相比,除室壁运动幅度外,差异均无显著性。 结论应用解剖M-型超声心动图技术测量局部室壁运动各种参数,真实而客观地反映室壁运动的变化信息。  相似文献   
108.
干燥综合征是一种以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口干,眼干为主要表现,西医尚无治疗方法,目前中医治疗多从燥和热入手,而本案病人却从温阳化湿角度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9.
目的观察益气健脾法代表方剂对实验性脾虚证大鼠模型骨骼肌线粒体腺苷三磷酸酶(ATPase)活性的影响。方法取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6组,即正常对照组、脾虚模型组、四君子汤组、当归补血汤组、黄芪四君子汤组、当归补血汤合四君子汤组,采用破气苦降加饥饱失常法复制脾虚证大鼠模型,用定磷法检测大鼠骨骼肌线粒体ATPase的活性。结果益气健脾方药能显著升高脾虚证大鼠模型骨骼肌线粒体ATPase的活性。结论从微观的角度验证了中医“脾主四肢”“脾主肌肉”的理论。  相似文献   
110.
目的:观察黄芪建中汤对胃黏膜损伤模型大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表达及胃黏膜组织形态学变化的影响。方法:选用健康SD大鼠32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雷尼替丁组和黄芪建中汤组,每组8只。采用改良Okabe法造模,分别观察各组用药1周后的胃组织变化,采用Guth法进行胃黏膜损伤评分;胃黏膜VEGF蛋白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ABC法测定;HE染色光镜观察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Guth法胃黏膜损伤评分:模型组评分高于假手术组,各治疗组显著低于模型组,黄芪建中汤组低于雷尼替丁组。VEGF蛋白表达情况:模型组较假手术组减少,黄芪建中汤组与雷尼替丁组明显增加,两组间无显著差异。病理组织学变化:黄芪建中汤组、雷尼替丁组与模型组比较,溃疡有结缔组织增生填充,可见周围黏膜上皮再生。结论:黄芪建中汤可以促进与血管生成相关的VEGF的蛋白表达,改善胃黏膜微循环,发挥胃黏膜损伤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