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4篇
皮肤病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1.
同时检测HIV抗体及p24抗原快速诊断试剂的研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研制可同时检测HIV-1、HIV-2抗体及p24抗原的胶体金快速诊断试剂。方法:利用重组杆状病毒-昆虫细胞系统进行HIV-1 gp41及HIV-2 gp36抗原的高效表达,以免疫亲和层析法纯化抗原。抗-HIV p24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并制备抗-HIV p24单克隆抗体。以硝酸基纤维膜为载体,以纯化的HIV-1 gp41、HIV-2 gp36抗原及抗p24抗体点膜,20nm胶体金颗粒/抗人IgG和抗-HIV p24单克隆抗体进行标记,对33份已知HIV感染者阳性血清及6份阴性血清进行检测。结果:通过重组杆状病毒-昆虫细胞系统进行HIV-1 gp41及HIV-2 gp36抗原的表达,可获取浓度为2.0mg/L的纯化抗原。从抗p24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中培养上清液,通过葡萄球菌蛋白A免疫亲和层析柱可得到1.5mg/L的纯化抗体。利用纯化的抗原抗体进行标记,对39份已知血清进行检测,与荷兰Organon公司HIV1+2抗体、p24抗原、ELISA诊断试剂同时检测结果进行比较,证实有较强的特异性及敏感性。结论:同时检测HIV-1、HIV-2抗体及p24抗原快速诊断试剂的问世,可为HIV感染的诊断提供一个简便、可靠、敏感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中国有偿献血人群中的HIV高度暴露血清学指标持续阴性者(highlyexposed but persistently seronegative,HEPS)流行病学和HLA分型情况.方法 采用队列研究方法对有偿献血人群进行流行病学追踪、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利用序列特异性引物PCR(PCR with sequencespecific primer,PCR-SSP)进行HLA分型.结果 流行病学研究发现8例HIV高度暴露血清学指标持续阴性者,HLA分型HEPS人群与HIV抗体阳性配偶比较,HLA-A24、HLA-40基因型占优势.结论 在中国有偿献血人群中存在HIV高度暴露血清学指标持续阴性者,初步分析中国HEPS人群HLA分型,结 HLA-A24、HLA-B40基因型占优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北京市同性恋HIV-1感染者HIV-1的亚型类型及传播来源和流行时间。方法 应用套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对12份1993~2001年北京市HIV-1阳性同性恋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的核酸样品进行扩增,并对其包膜区的C2-V3段的306个核酸序列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12份样品全部是B亚型的HIV-1毒株序列,其亚型内的基因离散率为 10.35± 2.06,与国际 A-E亚型共享序列比较后发现其与 A、C、D、E亚型的共享序列的基因离散率均大于 25%,而与国际 B亚型共享序列的基因离散率仅为11.25±3.60。系统树分析显示,12个毒株与B亚型共享序列聚在一起并远离其它国际亚型,并且12个毒株与SF162紧密相连,而与国际B亚型共享序列和泰国B亚型代表株TH14可以分开。对gp120中最重要的中和抗体决定簇V3环序列进行对比分析发现,12毒株在V3环中变化较大,其中4毒株带有GPGR这一欧美B亚型V3环顶端四肽序列特征,占33.33%,1个毒株带有GLGR,占8.33%,而其它7个毒株为GWGR,占58.34%。结论HIV-1在北京市同性恋人群中流行的为B亚型,流行来源为欧美,流行时间10年左右,V3环顶端四肽序列特征以GWGR为主。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临床诊断技术的提高和乙型脑炎(乙脑)特异性免疫球蛋白(Ig)M等检测技术的应用,乙脑病人的误诊率已明显降低。伹少数病人,由于临床经过极不典型,诊断仍存在困难。本文就我院1973~1984年收治的43例乙脑误诊病例作一分析,以期总结经验教训,提高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5.
坏疽型水痘是水痘病毒感染的一种少见的临床类型,病情严重,病死率较高。我院治愈1例,现介绍如下。男孩,4个月,住院号20203,于1982年4月14日无诱因突然发热,体温39℃左右,当晚发现耳后出现粟粒状红色斑丘疹,2天后廷及全身,以躯干部较密集,逐渐呈水疱,出疹部位皮肤瘙痒。4月15日起高热,体温上升至40℃,精神委靡,烦躁不安,有时抽搐。部分疱疹破溃,有脓性渗出物,中央变干发黑。曾在当地医院行抗感染及对症治疗,但未用激素。4月17日以坏疽型水痘收入我院。患儿足月顺产,第一胎,未患过特殊传染病,未做过任何预防接种,患儿居住地区有水痘流行。  相似文献   
16.
奈韦拉平引起药疹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抗艾滋病规范化治疗的开展,由抗艾滋病病毒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正逐渐增多。我科自2003年3月开始使用去羟肌苷散,可他夫定胶囊,奈韦拉平片(上海迪赛诺公司)联合治疗艾滋病患者,其中有8例患者在接受治疗时发生了由奈韦拉平片引起的药疹,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连接酶链反应技术对淋病诊断的意义。方法 对在计划生育门诊就诊的330例女性患者进行细菌培养LCR检测,对两项结果不符的标本进行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实验结果应用EpiInfo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330例患者中30例LCR检测阳性,27例培养阳性,13例两项结果不符者进行聚合酶链反应检测。  相似文献   
18.
流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目前在我国仍然是一种较常见的病毒性疾病。其病死率较高。以往呼吸衰竭是乙脑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占死亡病例的90%以上。近年来由于呼吸临护技术的应用,其预后明显改善。但患者在呼吸衰竭纠正后出现的多系统器官衰竭成为治疗的难题。现将我院近年来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男男性行为人群(MSM)近年来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状况,探索控制MSM人群HIV传播的有效干预模式。方法 2001-2010年间,每隔3年对MSM人群进行HIV筛查,调查HIV感染危险因素。通过队列研究方法,在MSM人群中建立3年期随访队列,探讨该人群HIV干预模式。结果北京地区MSM人群HIV感染率从2001年的1.33%递增为2010年的15.33%。同性性经历时间较短、性伴数量多、性伴HIV阳性、性行为中以被动方为主、合并感染梅毒等性病以及合并肛周疾病,是MSM人群感染HIV的高危因素。经干预后,队列人群中HIV检出率为3.2%,同期社会MSM人群HIV检出率为8.7%~15.33%。结论以HIV传染源干预为主的综合干预措施,可能有助于减少该人群HIV的传播。  相似文献   
20.
自1983年HIV被确定为艾滋病的病原,迄今已经过去20年了。在人类历史上没有任何一种疾病像艾滋病这样,投入如此巨大的人力物力,利用最现代化的手段进行如此深入的研究。对艾滋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制、预防和治疗研究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在专业杂志发表并收入PubMed的文献已多达1.25万篇,但艾滋病的防治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艾滋病在全球的流行仍呈上升趋势,进入21世纪后艾滋病将是我们面临的最大公共健康问题,我们必须作好准备与艾滋病长期共存。文详见第12版《论坛·医生论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