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0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9篇
儿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8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33篇
内科学   17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43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34篇
综合类   92篇
预防医学   15篇
药学   20篇
中国医学   23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张申 《山东医药》2010,50(30):93-93
目的观察心脏瓣膜置换术同期射频消融对慢性心房纤颤(AF)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有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指征并伴有慢性AF患者随机分成A、B组,各30例。A组行心脏瓣膜置换术+冲洗式射频消融术,B组仅常规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结果术后平均随访11个月,A组25例恢复窦性心律,转复率为83.3%;B组分别为9例和30%(P〈0.01)。结论心脏瓣膜置换术同期行冲洗式射频消融治疗慢性AF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2.
封闭负压吸引治疗四肢创伤性大面积皮肤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封闭负压吸引(vacuum-sealing drainage,VSD)治疗四肢大面积皮肤损伤的效果.方法 对收治的外伤致四肢大面积皮肤缺损患者67例,自2003年3月至2007年3月的患者32例分为传统治疗组,2007年3月至2009年3月收治的35例为VSD治疗组.VSD治疗组急诊行"清创术加VSD覆盖术",术后行抗破伤风、抗感染对症支持治疗,肉芽组织生长满意后植皮.传统治疗组行常规清创、包扎、换药、抗感染、抗破伤风治疗,待肉芽组织生长满意后植皮.比较VSD治疗组和传统治疗组住院时间、创面微生物生长情况、植皮所需时间、植皮存活率,分析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 VSD能有效保护创面,减少细菌感染,缩短植皮所需的时间,减少住院时间,植皮存活率高.结论 VSD是治疗四肢皮肤缺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3.
目的:本研究考察病例引导与循证医学相结合应用于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教学,以及对教学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级和2011年级的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分别作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采用病例引导与循证医学相结合应用于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教学方法,最后以考试和调查问卷的方式统计数据并分析结果。结果采用病例引导与循证医学相结合应用于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教学模式对学生的能力运用有很大提高,实验组:病例分析(89.1±8.6)分、检验报告分析(88.3±10.1)分、分子生物学(90.6±8.5)分、检验技术操作(87.4±10.4)分;对照组:病例分析(83.5±10.5)分、检验报告分析(79.2±13.2)分、分子生物学(82.4±7.4)分、检验技术操作(80.8±14.6)分,两组4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90~100分实验组的各百分率均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病例引导与循证医学相结合应用于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教学,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的检验技能,培养学生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  相似文献   
74.
爱护佳洗手液与传统皂液刷手消毒效果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部菌落数(4.10±4.03)CFU/cm2,洗手后即刻菌落数(0.08±0.26)CFU/cm2,洗手后2 h菌落数(0.49±1.31)CFU/cm2;两组间各项评价指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爱护佳皮肤清洁剂+免洗外科手消毒液,有助于洗手后长时间抑菌,并且在皮肤舒适度、挥发速度、整体接受程度方面均优于传统外科手消毒方法.  相似文献   
75.
目的分析胸部肿瘤合并重度缺血性心脏病患者进行同期或分期外科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根据本研究的纳入和排除标准,选择2001年1月至2006年12月到济宁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57例胸部肿瘤合并重度缺血性心脏病病例,随机分为手术治疗组和非手术治疗组,手术治疗组进行同期或分期外科手术治疗胸部肿瘤及心脏病,非手术治疗组采取常规化疗、放疗、抗凝、扩冠及增加免疫力等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者1 a和3 a生存率的差异。结果手术治疗组21例,非手术治疗组36例,两组在年龄、性别、胸部肿瘤构成、病情严重程度等方面差别无统计学意义。手术治疗组和保守治疗组的1 a生存率分别为95.2%,91.7%(χ2=0.001,P=0.999),3 a生存率分别为76.2%、33.3%(χ2=9.747,P=0.000)。结论胸部肿瘤合并冠心病患者行手术治疗,3 a生存年限高于非手术组。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癌胚抗原测定对消化道肿瘤诊断的价值。方法:对25例消化道良性病变及39例消化道肿瘤患者以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癌胚抗原水平,并对13例肿瘤患者手术前后的血清癌胚抗原进行对比,及14例消化道肿瘤伴胸水患者的胸水、血清CEA同时测定。结果:恶性组癌胚抗原水平显著高于良性组,手术后血清CEA水平均较手术前明显降低。结论:癌胚抗原可用于消化道肿瘤的诊断.但同时又有一定的局限性,胸水和血清联合检测对消化道肿瘤的诊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7.
目的 研究中国正常人群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spinocerebellar ataxia,SCA)8型(SCA8)致病基因ATXN8OS(CTA/CTG)n正常变异范围,以及AIXN8OS基因(CTA/CTG)n扩展突变在中国大陆SCA患者中的分布.方法 应用荧光PCR、8%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毛细管凝胶电泳等方法对132例已经排除SCA1、SCA2、SCA3、SCA6、SCA7、SCA12、SCA17和齿状核红核苍白球路易体萎缩(dentatorubral-pallidoluysian atrophy,DRPLA)的SCA患者及261名正常汉族对照人群进行ATXN8OS基因三核苷酸重复次数分析.结果 未发现ATXN8OS基因(CTA/CTG)n核苷酸扩展突变;132例SCA患者中ATXN8OS基因(CTA/CTG)n变异范围为17~47次,平均重复次数(24.20+4.57)次,18次重复最常见,纯合子35例,纯合率为26.5%;261名正常对照人群ATXN8OS基因(CTA/CTG)n正常变异范围为12~43次,均重复次数(24.04+4.53)次,18次重复最常见,纯合子70人,纯合率为26.8%.结论 SCA8在中国大陆为罕见的SCA亚型,中国大陆SCA8发病率低可能和正常人群较大(CTA/CTG)n重复次数的等位基因少见有关.  相似文献   
78.
目的回顾性分析宫腔镜对绝经后子宫出血的诊断和治疗价值,进一步证实宫腔镜是绝经后子宫出血的最佳检查手段。方法对74例绝经后子宫出血,B超和诊刮排除宫腔变的患者,进行官腔镜检查,其中15例同时行电切术或摘除术。结果绝经后子宫出血的病因有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息肉、子宫粘膜下肌瘤、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萎缩等。结论宫腔镜对绝经后子宫出血的诊断和治疗具有实用价值,诊断阳性率高,不易漏诊。而且,部分病例可同时行手术,操作简单、病人痛苦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79.
1 临床资料1.1 患者110例,均为急诊留察患者,男47例,女63例。年龄最小25岁,最大80岁,其中30岁以下18例,30~45岁37例,45岁以上55例。发病时间最短1小时,最长12天。1.2 临床表现:在110例中,耳鸣者73例,听力减退69例,呕吐恶心63例,伴有自身旋转或景物旋转85例,不敢睁眼及  相似文献   
80.
结合"十一五"期间我国继续医学教育的发展趋势,探讨新形势下医院开展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的实践情况以及所取得的成果。认为,未来继续医学教育有五大趋势,即: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教育内容多元化;加强医德风尚建设;发展远程教育;创新评价体系。这一背景下,实践中主要关注了以下三方面:全面提升继续医学教育管理高度;完善制度、加强科学管理;多元化教学模式,多形式、多渠道开展继续医学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