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1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36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24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5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正阅读是正字法到语音和正字法到语义加工的协同作用[1—2]。在字母文字系统,正字法到语音即形-音映射是非常规则的。形-音加工的神经基础依赖于腹侧枕颞区到颞顶区的连接[3—4],即背侧通路。背侧通路通达至颞顶交界区的缘上回、角回和颞上回后部,主要是基于规则的阅读,负责字母语言亚词汇的形-音或形-义对应加工;而腹侧通路包括枕叶内侧纹状皮层、颞枕交界区下部以及颞叶内侧的下部区域,主要是基于记忆的阅读,负责词典水平词形和语音通达(如整词阅读)。左腹侧通路倾向使用阅读频繁出现的词或例外词,它的发音不遵循典型的正字法到语音映射规则[5—6]。视觉词汇经过早期的视觉和正字法分析后,经由大脑左半球的  相似文献   
52.
正脑卒中因高死亡率、高致残率威胁着人们的生活~([1]),有研究表明,脑卒中后呼吸功能障碍是导致患者肺炎发生率升高、运动耐力下降、脑卒中再发风险增加甚至造成死亡的重要因素~([2—4]),然而,常规脑卒中康复仍较多地关注肢体功能障碍~([5]),忽视了呼吸功能的影响,本文就脑卒中后呼吸功能康复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提高临床重视程度的同时,为开展呼吸康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3.
目的 为高效调配护士人力资源,研发护士院内弹性调配管理平台(以下简称平台)并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 组建包括信息专业人员的研发小组和专家小组,提出时薪制护士跨科室兼职加班的调配模式,形成平台设计修订稿,交由专业信息人员研发、测试、上线。依据纳入标准给220名护士、18名护士长、2名管理员开放平台使用权限,在院内通过平台进行跨科护士人力资源调配。 结果 平台由移动APP终端和电脑PC终端组成,均包括3个用户端口:管理员端、护士端和护士长端。应用平台6个月,有105名护士通过平台兼职加班共1 295 h。平台应用前后,管理员班次调配成功率和调配花费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与往年同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利用平台可实现护士人力弹性调配,增加护理服务供给,提高管理工作效率,共享院内护理人力资源。  相似文献   
54.
目的 观察采用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治疗脑损伤后器质性木僵状态的疗效。 方法 选取脑损伤后木僵状态患者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tDCS组和假刺激组,每组1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tDCS组在此基础上加用tDCS治疗,假刺激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假刺激模式进行治疗。治疗前、后,采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康复医学科编制的行为反应及交流能力评价量表对患者进行评估。 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行为反应评分及交流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组内治疗前比较,tDCS组患者行为反应评分[(18.50±5.72)分]及交流能力评分[(12.70±3.64)分]提高,且较假刺激组优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tDCS可以有效提高脑损伤后器质性木僵状态患者的行为反应和交流能力。  相似文献   
55.
56.
57.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22(IL-22)及其受体(IL-22R1)在喉鳞状细胞癌(LSCC)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喉癌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30例LSCC组织(LSCC组)及癌旁对照组织(对照组)中IL-22及IL-22R1的表达.并对其表达水平与LSCC临床病理特征、平均生存时间进行统计分析.结果:IL-22及IL-22R1主要表达在细胞质中,在LSCC组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IL-22及IL22R1的表达与LSCC的临床分期和区域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P<0.05).高表达IL-22及IL-22R1的LSCC患者平均生存期均明显短于低表达IL-22及IL22R1的LSCC患者平均生存期(均P<0.05).结论:IL-22及IL-22R1高表达与LSCC发病及预后相关,可作为LSCC发病的重要的生物标记物.  相似文献   
58.
目的 基于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介导糖酵解途径研究木犀草素(luteolin)调控M1型巨噬细胞极化的分子机制。方法 RAW264.7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M0)和脂多糖(LPS)联合干扰素γ(IFN-γ)诱导组(M1);之后将M1组分为Luteolin治疗组、2-DG(糖酵解抑制剂)组、Luteolin+2-DG组、Luteolin+DMOG(HIF-1α激活剂)组。Western blot检测iNOS、Arg-1和HIF-1α蛋白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巨噬细胞亚型;ELISA检测细胞IL-6和IL-10浓度;Real-time PCR检测GLUT1、HK2、PFK1、PK和HIF-1α mRNA表达。结果 与M1组比较,Luteolin治疗组以及Luteolin和2-DG共培养组糖酵解相关因子HIF-1α、GLUT1、HK2、PFK1和PK表达水平降低;细胞葡萄糖消耗增加、乳酸分泌量减少。M1型巨噬细胞标记物iNOS、CD86和IL-6表达降低,M2型巨噬细胞标记物Arg-1、CD206和IL-10表达增高。而DMOG能...  相似文献   
59.
<正>随着神经影像学技术和皮质直接电刺激研究的发展,人类对语言加工的神经机制有了更多的认识。特别是近十年,对听觉语言加工的双流模型(dual-stream model of language processing)涉及的脑区功能和结构联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语言理解的连贯性功能解剖模型提供了良好的基础。2007年,Hickok和Poeppel~([1])提出了听觉语言加工的双流模型。其基本内容包括:听觉语言加工的执行由两个解剖分  相似文献   
60.
<正>近年来,经颅直流电刺激(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tDCS)、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等非侵入性脑刺激技术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tDCS由于其副作用小、刺激范围大,可以与语言检查或治疗同时实施,因此在失语症的治疗与研究中具有其独特的优势。tDCS由放置于颅骨外的阴极和阳极两个表面电极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