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45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兹将近几年来我们采用选择性肝动脉插管化疗(TAI)和栓塞(TAE)治疗中晚期肝癌的并发症分析如下。临床资料100例患者,男87例,女13例;年龄16~62岁,平均年龄45.6岁。全部病例均经临床检查证实为不能手术的中晚期肝癌,瘤体>10cm89例,其中54例>15cm。有不同程度的腹水、血浆白、球蛋白比例倒置者27例。治疗方法:采用Sildinger 法从股动脉插管,作选择性或超选择性推注血管造影,证实肝癌病变后,遂选用MMC10~20mg,CDDP80~100mg,5-Fu1000~1500mg 或ADM10mg化疗灌注,部分再与碘化油5~20ml 分次乳  相似文献   
62.
业已证实,乙肝病毒(HBV)慢性感染和肝细胞癌在流行病学上密切相关。应用克隆 HBV DNA和分子生物学技术进一步明确了乙肝病毒与肝细胞癌的关系。1.HBV DNA 顺序被整合在肿瘤细胞 DNA 中。这种整合在肝癌发生中的作用机理为:①在一种肿瘤  相似文献   
63.
全内脏转位合并原发性肝癌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内脏转位合并原发性肝癌一例张宝初全内脏转位临床比较少见,发生率仅1/10万,少有内脏转位合并肺癌、食管癌的报告,合并原发性肝癌者罕见。现将遇见一例,经影像学检查和细胞学证实。报道如下。耿××,男60岁,农民。于1991年4月20日肝癌普查时发现甲胎...  相似文献   
64.
 原发性肝癌(肝癌)一旦出现黄疸,一般认为病情已进入晚期。其黄疸的原因可能为肝脏被癌组织广泛浸润产生的肝细胞性黄疸或因并存的肝脏病而产生。以癌肿,肝区淋巴结转移压迫胆道或癌肿坏死组织、血块堵塞胆管引起的梗阻性典疸临床少见。肯定梗阻性黄疸与肝癌同时存在者文献上报道罕见,而小肝癌合并梗阻性黄疸者未见报道。现将普查发现,手术证实梗阻性与黄疸的小肝癌一例报告于后。  相似文献   
65.
1981年9月至1984年8月对112例肝癌进行治疗。其中单用IPPV12例,IPPV 5Fu 46例,5Fu 54例。半年生存率分别为16.7%、21.7%、7.4%,平均生存期分别为3.43月、4.39月、2.59月,临床缓解率分别为66.7%、50.0%、3.7%,本文结果表明IPPV能提高机体细胞免疫水平,单用IPPV能使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延长患者生命;与抗癌药物联用时能减少抗癌药物的毒副反应。表明IPPV在临床上作为一个辅助抗癌药物是值得使用的。  相似文献   
66.
MF方案为主治疗Ⅱ期肝癌84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用自力霉素和5-氟尿嘧啶从不同途径治疗Ⅱ期原发性肝癌84例的结果。其中非手术者30例和姑息性肝癌切除者16例均为静脉给药,余38例为肝动脉结扎和/或肝动脉灌注,门静脉灌注给药。治疗结果表明:完全缓解(CR)2例(2.4%),部份缓解(PR)13例(15.5%),有效率(CR+PR)为17.9%;AFP下降10例(11.9%);治疗后1年生存率为22.6%,治疗后生存8.04±6.45月(2~43月),插管组的治疗效果优于静脉给药者。提示MF方案对原发性肝癌治疗右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67.
原发性肝癌(PHC)发病率有显著地区性差异,提示在病因学方面环境因素是重要的。在温带地区如法国,PHC 主要与酒精性肝硬化有关。在各种不同的研究报告中,如斯惠顿、美国、加拿大和菲律宾地区,已观察到酒精消耗是原发性肝癌的一个危险因素。很少有证据证实酒精本身是致癌剂,认为酒精並非是诱癌剂,而且没有酒精诱发 PHC 的实验模  相似文献   
68.
业已证实,甲胎蛋白(AFP)低浓度持续阳性(低持阳)者是原发性肝癌(PHC)的高危人群。这部份对象的免疫机能状况,与PHC的关系,至今国内外未见系统报道。本文采用血清细胞、体液免疫和补体等检测,对此问题进行初步分析。现将结果报告于后。 对象和方法 1.对象及诊断标准:AFP低持阳指在普查和肝病随访中发现AFP血凝法1:10*~1:100+或火箭法50~200 ng/ml,对流法阴性,检测三次以上,时间持续二个月以上,排除妊娠,其他恶性肿瘤临床不能确诊为PHC者86例,其中男62例,女24例,中位年龄43岁,均系门诊随诊者。 PHC系根据全国通用的诊断和分期标准。共116例。其中男86例,女30例,中位年龄47岁。早(Ⅰ)期14例,中(Ⅱ)期77例,晚(Ⅲ)期25例。均系住院病例。其中72例经组织学/细胞学证实为肝细胞癌。  相似文献   
69.
为了探讨肝癌高发区ABO血型与肝癌易感性的关系,以及乙型肝炎病毒(HBV)、家族肿瘤遗传因子等在其中的作用,我们对近几年经病理细胞学等检查方法确诊的501例肝细胞癌患者进行血型分析,现报告如下。对象和方法研究对象501例均系启东籍肝癌患者,男413例,女88例。对照组为3573例启东籍献血员血型调查资料。血型鉴定采用抗A、抗B标准血清和已知的A、B红细胞正反进行鉴定。本文按肝癌病人ABO血型分布、有无肝炎史、家族肿瘤史等进行血型分析,并与对照组比较,采用x~2  相似文献   
70.
本文对152例具有同胞患肝癌家族史的原发性肝癌先证者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组人群HBV感染率为81.58%,感染标记类型有12种,其中68%为抗一HBc阳性伴HBsAg和(或)抗-HBe阳性;发病高峰年龄为30~49岁(占72%);兄弟同患肝癌(67.11%)显著多于兄妹、姐弟同患,更显著多于姐妹同患(P<0.001),但伴有母患肝癌家族史的患者女性同胞也易患肝癌(P<0.025)。提示具有同胞患肝癌史、年龄30~49岁、尤其是抗-HBc阳性伴HBsAg和(或)抗-HBe阳性的男性乙肝患者为肝癌患者一级亲属中原发性肝癌最易感人群,应密切关注,警惕肝癌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