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86篇
  免费   228篇
  国内免费   89篇
耳鼻咽喉   23篇
儿科学   60篇
妇产科学   25篇
基础医学   132篇
口腔科学   39篇
临床医学   621篇
内科学   240篇
皮肤病学   21篇
神经病学   48篇
特种医学   67篇
外科学   125篇
综合类   1002篇
预防医学   472篇
眼科学   34篇
药学   402篇
  9篇
中国医学   391篇
肿瘤学   92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142篇
  2022年   110篇
  2021年   118篇
  2020年   139篇
  2019年   168篇
  2018年   174篇
  2017年   82篇
  2016年   99篇
  2015年   136篇
  2014年   224篇
  2013年   219篇
  2012年   284篇
  2011年   264篇
  2010年   248篇
  2009年   191篇
  2008年   235篇
  2007年   149篇
  2006年   133篇
  2005年   123篇
  2004年   106篇
  2003年   82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71.
本文通过探讨临床心理干预对乳腺癌保乳治疗患者心理状况及生命质量,得出结论:临床心理干预能显著提高乳腺癌保乳治疗患者的心理健康程度及生命质量,并可使其达到正常人的心理水平。  相似文献   
972.
目的:观察中医药治疗异位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 120 例异位性皮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60 例,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分型加用中药治疗。胎热型(婴儿期)治以清热利湿、祛风止痒,方用疏风导赤散化裁(薏苡仁 12 g,山药、茯苓、黄芪、五灵脂、牡丹皮各9 g,玄参、生地黄、车前子、木通、甘草梢各6 g,连翘、栀子各 3 g)。脾湿型(儿童期)治以健脾除湿止痒,方用除湿胃苓汤化裁(苍术、茯苓、炒白术、黄芪、泽泻各 10 g,炒薏苡仁、炒麦芽各 15 g,白鲜皮、蛇床子各 15 g,陈皮、木通各 6 g)。阴虚血燥型(成人型)治以滋阴养血、润燥止痒,方用当归饮子加减(当归 12 g,赤芍 12 g,生地黄 20 g,紫丹参 15 g,何首乌 12 g,僵蚕 12 g,白蒺藜 12 g,乌蛇 12 g,生黄芪 12 g,防风 12 g,荆芥 12 g,生甘草 6 g)。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 93.4% ,对照组有效率为 76.7% ,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中医药治疗异位性皮炎安全可靠,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73.
冉清智  张娟 《河北中医》2021,43(1):84-86
目的观察升陷汤加减联合放血疗法治疗气虚下陷型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气虚下陷型慢性湿疹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50例予升陷汤加减联合放血疗法治疗,对照组48例予西医常规治疗。2组患者均治疗10 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瘙痒、皮损面积及皮损形态评分变化情况,比较2组治疗前后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量表(DLQI)评分及自觉症状评分变化。结果治疗组愈显率64.0%(32/50),对照组愈显率35.4%(17/48),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瘙痒、皮损面积及皮损形态评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DLQI评分及自觉症状评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均低于对照组。结论升陷汤加减联合放血疗法治疗气虚下陷型慢性湿疹临床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瘙痒症状,促进皮损消退,控制病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74.
张娟 《中国医药指南》2010,8(28):144-145
目的总结射频消融术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的有效护理措施,以减少患者的不良心理反应及手术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对86例行射频消融术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的护理措施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86例患者均顺利康复,无不良心理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结论完善的护理是确保护理质量,避免并发症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75.
目的探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BP)的临床特点和加味大承气汤的治疗效果和护理体会。方法对89例ABP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加味大承气汤,而对照组仅用常规治疗,观察两组的腹痛缓解时间、腹部压痛缓解时间和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及治疗有效率等指标。结果腹痛缓解时间治疗组(3.13±1.29)d,对照组(6.90±2.45)d(P〈0.01);腹部压痛缓解时间治疗组(3.96±1.25)d,对照组(7.88±2.32)d(P〈0.05);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治疗组(5.76±2.45)d,对照组(7.60±3.46)d,(P〈0.05);治疗有效率治疗组95.12%,对照组82.05%(P〈0.05)。结论加味大承气汤对ABP有较好疗效,对重症急性胰腺炎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和辨证施护能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976.
目的 调查分析我院抗感染药物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和科学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用限定日剂量、用药频度和日治疗费用等客观指标分析药物利用的动态.结果 2007~2009年,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和大环内酯类药物名列抗感染药用药金额的前3位.头孢菌素类的头孢克洛、头孢呋辛、头孢氨苄、头孢哌酮/舒巴坦,以及喹诺酮类的左氧氟沙星和大环内酯类的罗红霉素、阿奇霉素和克拉霉素位于消耗金额排序前列.疗效确切、使用方便、不良反应少、价格便宜的一线抗感染药为主要用药,而且以口服制剂为主.常见致病菌的耐药率偏高,尤其对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最高达77.8%.结论 我院抗感染药物的使用存在一定的不合理现象,仍需加强抗感染药物的应用管理.  相似文献   
977.
胃肠道手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并发症的护理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营养支持对机体术后康复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临床营养支持有肠内与肠外两大类,而肠内营养更符合生理要求。有研究表明,腹部手术后数小时肠蠕动功能就能恢复,术后胃肠道麻痹仅局限于胃和结肠,术后6~12h小肠消化、吸收功能就能恢复,早期的肠内营养对小肠有局部营养作用,能刺激肠蠕动,并可使肠功能提前恢复。  相似文献   
978.
<正>1病例资料蔡某,男,36岁。4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便时肛门肿物脱出肛外,初可自行回纳,偶有便时滴血、量少、色鲜红,后反复发作,肿物脱出需用手还纳。自服槐角丸、外用马应龙痔疮栓及肛泰等,症状缓解不明显。门诊以"肛乳头状纤维瘤、混合痔"收入院。症见肛门肿物脱出肛外,需用手回纳,伴有便血,无疼痛,二便调,体重近期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979.
目的:研究李中梓治疗积聚方法的特点。方法:研读李中梓所著《医宗必读》,了解其对积聚的认识并总结其治法方药。结果:李中梓治疗积聚的方法简要概括为:治病分3期,攻补兼施;病位辨深浅,搜而逐之;临床遣方药,寒热并用;用药喜攻下,涤胃去积;主旨贵权衡、以法治病。结论:肿瘤的发生发展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不同肿瘤或同一肿瘤不同阶段需要用不同的治法、以及联合多种治法治疗。  相似文献   
980.
目的 探讨平心定悸汤治疗气阴两虚型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气阴两虚型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分别口服平心定悸汤和普罗帕酮片,疗程均为8周.观察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五项症状(心悸、胸闷、头晕、乏力、寐差)积分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显效率为36.67%,总有效率为80.00%,对照组分别为为36.67%、76.67%,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5项症状积分治疗前、后比较P均<0.01.对照组治疗前、后只有心悸、头晕2项症状积分比较P均<0.01.结论 平心定悸汤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总疗效与普罗帕酮无显著差异,但在改善症状方面疗效优于普罗帕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