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9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21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13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44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183篇
内科学   117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77篇
特种医学   89篇
外科学   100篇
综合类   411篇
预防医学   149篇
药学   129篇
中国医学   103篇
肿瘤学   1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100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91篇
  2006年   93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77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通心络胶囊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导大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异丙肾上腺素造成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观察通心络胶囊对大鼠缺血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将32只Wistar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缺血模型组、通心络胶囊Ⅰ组,通心络胶囊Ⅱ组,观察通心络胶囊对各组大鼠心电图、血清磷酸肌激酶及心肌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的影响。结果:通心络胶囊可对抗异丙肾上腺素所致的大鼠急性心肌损伤,使心肌缺血大鼠的心电图ST段异常升高数减少,血清磷酸肌酸激酶(CPK)降低,并可增加心肌组织SOD的活性,减少MDA生成。结论:通心络胶囊对大鼠心肌缺血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脂质过氧化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32.
笔者自 1998年以来用以中药地龙、全蝎等虫类药为主的龙蝎合剂 ,治疗寻常型银屑病 ,收到了较好效果 ,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共 10 0例 ,均为门诊患者。分为治疗组 6 5例 ,男 38例 ,女 2 7例 ;年龄 18~ 5 2岁 ,平均 2 8岁 ;病程 2个月~ 5年 ,平均 4 .6年 ;有家族史 2 1例 ,无家族史 4 4例。对照组 35例 ,男2 2例 ,女 13例 ;年龄 19~ 5 3岁 ,平均 2 9岁 ;病程 2个月~5 .5年 ,平均 4年 ;有家族史 8例 ,无家族史 2 7例。所有病例都有皮肤瘙痒、皮肤表面有银白色、鳞屑状皮损 ,刮去鳞屑露出淡红色半透明的薄膜 ,再轻刮一下 ,即可见呈筛状如…  相似文献   
33.
近年来人们对面肌痉挛进行了多种疗法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本文就1983年以来的有关报道作一概述。药物治疗杨氏[1]认为本病属“胃风”范畴,其发病与风邪密切相关,无论外风或内风皆可侵袭或循经上扰面部经络而发生本病。故治疗以祛风为大法,重用黄芪、白术、防...  相似文献   
34.
张艳华  张国华 《中原医刊》2006,33(21):37-37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脑梗死偏瘫患者96例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只进行药物治疗,康复组除进行药物治疗外,还给予康复治疗,观察1个月后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变化。结果经1个月治疗后,总有效率康复组83.33%,对照组52.1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对脑梗死偏瘫患者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35.
目的比较小儿光导纤维支气管镜(FOB)经口和经鼻气管插管的心血管反应。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身体状态分级为Ⅰ级、在全身麻醉下施择期整形外科手术的患儿65例,随机分为经口组(n=36)和经鼻组(n=29)。在常规静脉麻醉诱导后实施FOB气管插管。测定麻醉诱导前(基础值)、后,气管插管时和气管插管后5 min内(测定间隔为1 min)血压(BP)和心率(HR),记录气管插管时间。结果经鼻组气管插管时间显著长于经口组(P<0.05)。FOB气管插管导致两组BP和HR均比麻醉诱导前基础值显著升高(P均<0.05)。与经口组相比,气管插管致BP增高和HR增快反应在经鼻组较轻,持续时间较短。经口组气管插管时BP和HR及观察过程中BP和HR最大值均显著高于经鼻组(P均<0.05)。结论FOB经口和经鼻气管插管均可引起小儿BP和HR显著升高,但FOB经鼻气管插管时心血管反应较FOB经口气管插管时轻。  相似文献   
36.
阿昔莫司缓释片的体外释放度及释放机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制凝胶骨架型阿昔莫司缓释片,考察其体外释放度,并对药物的释放机制进行初步研究。方法:以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为骨架材料,将阿昔莫司制成凝胶骨架型缓释片,考察HPMC种类及用量、填充剂种类及用量和制备工艺等因素对阿昔莫司缓释片体外释放速率的影响。结果:HPMC的种类、用量和片剂表面积对阿昔莫司体外释放速率有明显的影响;填充剂的种类及制备工艺对释放速率基本无影响;篮法、桨法及转速对释放速率基本无影响。阿昔莫司缓释片的释放机制为非纯Fickian扩散(non—Fickian)机制,即为药物扩散和骨架溶蚀协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扩散机制起主要支配作用。结论:用高黏度HPMC作为亲水凝胶骨架片基质能达到较好的缓释作用。  相似文献   
37.
目的研究阿昔莫司缓释片在家犬体内单剂量和多剂量的药代动力学和生物等效性。方法测定6只家犬单剂量和多剂量口服缓释片和普通胶囊后的血药浓度。结果阿昔莫司的药-时曲线符合非隔室模型。单剂量给药后,缓释片和普通胶囊的AUC分别为(158±30)和(147±37) μg·h·mL-1Tmax分别为(4.3±0.8)和(2.6±1.3) h;Cmax分别为(29±6)和(42±10) μg·mL-1T1/2分别为(2.3±0.7)和(1.60±0.10) h;MRT分别为(6.0±0.8)和(3.9±0.7) h;Fr为(108±16)%。多剂量给药后,缓释片和普通胶囊的AUC分别为(209±23)和(195±26) μg·h·mL-1Tmax分别为(6.3±0.8)和(3.4±1.5) h;Cmax分别为(27±4)和(36±5) μg·mL-1Cmin分别为(2.2±1.0)和(0.20±0.20) μg·mL-1Cav分别为(8.7±1.0)和(8.1±1.1) μg·mL-1;FI分别为(293±73)%和(448±91)%;Fr为(114±19)%。结论单剂量实验的双单侧检验结果表明:缓释片和普通胶囊生物等效;缓释片具有良好的缓释效果。多剂量实验结果表明:缓释片和普通胶囊生物等效;缓释片的波动系数优于普通胶囊。  相似文献   
38.
山东省立医院为省级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日门诊量3000余人次,其用药结构、使用品种及临床应用在全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为了解我院儿科门诊用药情况,随机抽查2003年6月份儿科门诊1000张处方,对其进行统计分析,并对所涉及品种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抗茵药物的品种构成、销售金额及DDDs排序情况进行统计和处方抗茵药物用药情况  相似文献   
39.
40.
背景:聚乙二醇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和生物相容性,兼具亲水性与柔韧性,是改善大分子材料水溶性的常用材料.目的:把聚乙二醇接枝到壳聚糖的大分子链上,改善壳聚糖的亲水性.方法:使用铜离子对壳聚糖大分子上的氨基进行保护,将甲氧基聚乙二醇的端羟基与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缩合成端基为异氰酸酯的聚乙二醇大分子单体,进而与保护后的壳聚糖链节上的羟基进行选择性地缩合接枝共聚反应,合成聚乙二醇接枝壳聚糖共聚物.观察甲氧基聚乙二醇的用量对接枝率、接枝效率及其在水中的溶胀性质的影响.结果与结论:甲氧基聚乙二醇的用量越多,接枝率越高;当甲氧基聚乙二醇/壳聚糖质量比为5,接枝效率达到最大,为24%;当甲氧基聚乙二醇/壳聚糖质量比为8.75时,平衡溶胀度最高可以达到120%;在水中浸泡同样的时间,甲氧基聚乙二醇的用量越多,聚乙二醇接枝壳聚糖共聚物的溶胀能力越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