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39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对我科2008-06-02寰枢关节半脱位伴不全瘫手术1例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病历摘要女,65岁。因颈部疼痛不适10个月余,四肢麻木不适近3个月入院,麻木从左足向近端发展,右下肢亦出现同样症状,伴行走不灵活感,在当地行对症处理,症状逐渐加重,躯干及双上肢亦渐出现麻木不适。查体:颈部生理曲度变直,颈部活动无受限,各棘突棘间无明显压叩痛。双上肢及胸骨角平面以下浅感觉减退,以颈7神经根支配区明显,左下肢肌力Ⅳ~Ⅴ级,余肢体肌力无明显异常,四肢肌张力不高,四肢腱反射对称,双下肢踝阵挛(-),双侧霍夫曼征(-),双侧直腿抬高试验(-),病理反射未引出。颈椎M R I示脊髓型颈椎病(颈3~7椎间盘突出,颈2水平节段脊髓变性),颈椎CT检查示环枢关节半脱位,颈椎X线片示环枢关节不稳,于2008-06-06在全麻下行环枢椎半脱位后路切开钉板系统复位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术后予脱水抗炎预防感染对症处理,患者症状缓解减轻,无并发症发生,于2008-06-14已治愈出院。2护理体会2.1术前护理(1)训练患者在床上大小便及主动功能锻炼的方法。(2)指导患者术前颈枕卧位,即枕头放在颈肩部。选择合适的颈托和砂袋以备术后头颈部制动。(3)...  相似文献   
42.
"脑卒中"是危害中老年身体健康和生命的常见疾病,脑卒中后平衡功能失调直接影响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平衡功能康复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低流量氧疗过程中吸入氧气温度在30℃~35℃时,不同湿度对病人氧疗舒适度和依从性的影响。[方法]根据吸氧湿度将75例脑外科病人分为A组、B组、C组、D组、E组,即病室温度22℃,湿度在55%~65%,在氧气加热至30℃~35℃,将A组的吸氧湿度控制在50%以下,B组的吸氧湿度控制在51%~70%,C组的吸氧湿度控制在71%~80%,D组的吸氧湿度控制在81%~90%,E组的吸氧湿度控制91%~100%,3d后比较各组病人的氧疗舒适度和依从性。[结果]5组病人鼻咽部感觉、咳嗽程度、咳痰难度、依从性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氧湿度在71%~90%时病人舒适度和依从性优于其他组。[结论]低流量氧疗过程中吸入氧气温度在30℃~35℃时,吸氧最佳湿度为71%~90%。  相似文献   
44.
1985年以来,在内科积极救治有机磷农药中毒的同时,我们还切开胃肠道冲洗,现将有关资料和麻醉的体会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35例,其中男性8例,女性27例。年龄最大65岁,最小16岁。口服农药的种类:“3911”7例;“1605”  相似文献   
45.
胸腰椎骨折为常见脊柱损伤,塌陷骨折椎体虽经体外复位或切开复位,椎体高度得到恢复,然而骨小梁系统不能同时恢复,导致椎体内空隙,后期椎体高度丢失,产生疼痛和迟发性脊髓压迫等并发症.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已见报道,并取得良好效果[1].  相似文献   
46.
47.
足下垂是由于脊髓损伤后引起下肢胫骨前肌群肌力降低,小腿三角肌痉挛引起足跟腱挛缩等原因使踝关节不能背曲。足下垂一旦发生,矫正过晚将会发生足部的内翻、畸形,影响患者下地行走,严重者给患者造成终身残疾。所以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8.
不同注药方法对硬膜外阻滞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硬膜外阻滞是临床常用的麻醉方法。本观察比较经穿刺针直接注入局麻药液和经导管注药两种方法的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49.
切开胃肠冲洗抢救急性重症口服毒物中毒68例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口服毒物中毒抢救时,多采用催吐和胃管洗胃,对于急性重症者往往效果差,病死率高。近10年我们采取切开胃肠冲洗抢救急性重症口服毒物中毒68例,效果良好,报告如下。1病例与方法1.1病例:68例中男28例,女40例;年龄14~48岁,其中16~25岁49例...  相似文献   
50.
目的 评价皮下转染重组腺病毒介导的人神经生长因子β(Ad-hNGFβ)基因对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痛大鼠背根神经节P物质表达的影响.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体重180 ~ 220 g,采用腹腔注射链脲霉素(STZ) 75 mg/kg的方法制备大鼠糖尿病模型.取10只大鼠作为对照组(C组),不制备糖尿病模型;取75只糖尿病模型制备成功的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3组(n=25):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痛组(DNP组)、Ad-hNGFβ基因治疗组(Ad-NGF组)和LacZ重组复制缺陷性腺病毒基因治疗组(Ad-LacZ组).Ad-NGF组和Ad-LacZ组分别于STZ注射后21 d且痛阈测定结束后双侧腹股沟皮下脂肪接种1.12× 1010 PFU Ad-hNGFβ 10μl和1.12× 1010 PFU Ad-LacZ 10μl.分别于STZ注射前、注射后21、35和49d时测定机械痛阈和热痛阈.于注射后49d时痛阈测定结束后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背根神经节P物质的表达.结果 与C组比较,DNP组、Ad-NGF组和Ad-LacZ组注射后各时点机械痛阈和热痛阈降低,DNP组和Ad-LacZ组背根神经节P物质表达下调(P<0.05);与DNP组比较,Ad-NGF组注射后49d时热痛阈升高,背根神经节P物质表达上调(P<0.01),Ad-LacZ组各时点机械痛阈、热痛阈和背根神经节P物质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d-hNGF基因转染可能通过上调背根神经节P物质的表达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糖尿病大鼠神经病理性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