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39篇
  免费   410篇
  国内免费   138篇
耳鼻咽喉   8篇
儿科学   27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154篇
口腔科学   35篇
临床医学   592篇
内科学   240篇
皮肤病学   15篇
神经病学   104篇
特种医学   25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482篇
综合类   946篇
预防医学   824篇
眼科学   31篇
药学   436篇
  17篇
中国医学   413篇
肿瘤学   99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111篇
  2022年   145篇
  2021年   101篇
  2020年   132篇
  2019年   109篇
  2018年   123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103篇
  2015年   106篇
  2014年   207篇
  2013年   208篇
  2012年   167篇
  2011年   198篇
  2010年   183篇
  2009年   216篇
  2008年   221篇
  2007年   212篇
  2006年   169篇
  2005年   170篇
  2004年   165篇
  2003年   146篇
  2002年   113篇
  2001年   152篇
  2000年   142篇
  1999年   131篇
  1998年   95篇
  1997年   71篇
  1996年   65篇
  1995年   61篇
  1994年   60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43篇
  1991年   50篇
  1990年   47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31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36篇
  1984年   28篇
  1983年   33篇
  1982年   27篇
  1981年   19篇
  1979年   7篇
  1977年   6篇
  1976年   10篇
  1975年   7篇
  1973年   6篇
  1959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探讨药物致肾损伤早期诊断方法。用酶法测定碱性磷酸酶(ALP)。速率法测γ-谷氨酰转肽酶(GGT),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β-半乳糖苷酶(Gal)及肌肝(UCr),磺柳酸法测尿蛋白(Pro)。结果:尿酶升高均早于尿蛋白的出现,特别是NAG于用药后第3天即有显著升高,Gal则在用药后3d内持续升高,尿酶,特别是NAG是药物引起肾损伤早期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72.
本标准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技术咨询,由国家卫生健康委科技教育司负责业务管理、法规司负责统筹管理。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  相似文献   
73.
目的 探讨急性期介入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取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1例,研究过程中每组均脱落1例,最终对照组和试验组各纳入4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试验组予以低频rTMS治疗,对照组予以rTMS假刺激治疗。治疗前、治疗4周后,采用Fugl-Meyer量表(FMA)上肢部分、Wolf运动功能评价量表(WMFT)、改良Barthel指数(MBI)、运动诱发电位(MEP)潜伏期和波幅评价2组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 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FMA评分、WMFT评分、MBI评分、MEP波幅和潜伏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2组患者的FMA、WMFT、MBI评分和MEP波幅均较组内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试验组治疗4周后的FMA[(39.20±7.36)分]、WMFT[(54.43±9.28)分]、MBI[(62.18±9.53)分]、MEP波幅[(0.74±0.08)mV]改善较对照组显著(P<0.05)。 结论 急性期介入低频rTMS可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74.
75.
76.
头孢西丁及其他6种β—内酰胺药物体外抗厌氧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目的对头孢西丁作体外抗厌氧菌活性研究,并与其他6种β-内酰胺酶抗生素进行比较。方法用琼脂两倍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头孢西丁对拟杆菌属、厌氧性球菌、梭杆菌属及革兰阳性厌氧杆菌的敏感覆盖率均达100%。其MIC50分别为0、125、0.25、0.125和1μg/ml;MIC90分别为4、4、1和4μg/ml。累积抑制率数据表明头孢西丁达100%抑制率时,MIC值较其他同类药低2~5倍不等。结论头孢西丁对革兰阳性和阴性厌氧菌均有良好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77.
1 临床资料患者男,58岁,汉族,干部。因劳累后出现发作性胸骨后闷痛,持续18h不缓解,于1998年4月13日急入当地医院。心电图检查:V1~V4导联图形呈QS型,ST段呈弓背样抬高,诊断:急性前壁心肌梗塞。给予扩冠、抗凝、对症治疗2d后症状缓解,时感胸闷,无明显胸骨后疼痛,20d后出现发热,体温38.2℃,伴咳嗽、咳痰,白色粘痰,考虑为上呼吸道感染,予以抗炎治疗,疗效不佳,且渐伴胸闷、气短、乏力,为行进一步诊治而入我院。入院查体:一般状况尚可,抬入病房,营养发育欠佳,双侧胸廓语颤基本对称,双肺…  相似文献   
78.
目的:观察和分析细胞膜有关的能量代谢状态改变对正常及脓毒症大鼠的不同类型骨骼肌乳酸产生量的影响.方法:借助大鼠脓毒症模型,建立伸趾长肌和比目鱼肌的充分供氧离体孵育系统,利用特异性Na+、K+、ATP酶抑制剂--哇巴因,干预细胞膜钠钾泵的活性,采用NADH荧光探针方法,检测骨骼肌组织细胞乳酸的产生量及其变化.结果:①应用哇巴因可显著降低正常及脓毒症大鼠肌肉组织的乳酸产生量;②哇巴因对伸趾长肌有氧糖酵解过程的抑制作用较比目鱼肌更为明显.结论:在正常和脓毒症情况下,肌肉组织细胞有关功能活动的增强而导致的Na+、K+、ATP酶活性升高是其乳酸产生增加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9.
江都市卫生防疫站注重加强内涵建设,深化内部改革,综合实力不断增强,服务水平不断提高,1998年顺利通过等级卫生防疫站的验收。人才是卫生防疫工作发展有力的基础,“请进来,走出去”是我们培育人才的做法。“请进来”就是每年  相似文献   
80.
卫生 《养生月刊》2003,24(7):292-293
在全国上下团结一致,众志成城,抗击疫病之际,本刊特设“抗击非典”专栏,解答读者关心的非典型肺炎有关问题,希望对打好防治“非典”这场硬仗起到助攻作用。同时,编辑部全体同仁衷心祝愿我们的读者和各界朋友健康平安。值得一提的是,文中涉及非典型肺炎的概念、数据、描述语言等,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会有所变化,请读者以新华社及卫生行政部门公布的信息为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