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39篇
  免费   410篇
  国内免费   138篇
耳鼻咽喉   8篇
儿科学   27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154篇
口腔科学   35篇
临床医学   592篇
内科学   240篇
皮肤病学   15篇
神经病学   104篇
特种医学   25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482篇
综合类   946篇
预防医学   824篇
眼科学   31篇
药学   436篇
  17篇
中国医学   413篇
肿瘤学   99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111篇
  2022年   145篇
  2021年   101篇
  2020年   132篇
  2019年   109篇
  2018年   123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103篇
  2015年   106篇
  2014年   207篇
  2013年   208篇
  2012年   167篇
  2011年   198篇
  2010年   183篇
  2009年   216篇
  2008年   221篇
  2007年   212篇
  2006年   169篇
  2005年   170篇
  2004年   165篇
  2003年   146篇
  2002年   113篇
  2001年   152篇
  2000年   142篇
  1999年   131篇
  1998年   95篇
  1997年   71篇
  1996年   65篇
  1995年   61篇
  1994年   60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43篇
  1991年   50篇
  1990年   47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31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36篇
  1984年   28篇
  1983年   33篇
  1982年   27篇
  1981年   19篇
  1979年   7篇
  1977年   6篇
  1976年   10篇
  1975年   7篇
  1973年   6篇
  1959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61.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儿童青少年膳食结构及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加之课业负担重、电子产品普及等因素,儿童青少年营养不均衡、身体活动不足现象广泛存在,超重肥胖率呈现快速上升趋势,已成为威胁我国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相似文献   
62.
速冻玻璃化储存异体皮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分析和总结自1987年以来速冻玻璃化储皮临床应用情况。方法:搜集我科1987年至1999年使用速冻玻璃化储存的异体皮救治烧伤患者临床资料以及我科皮库储存异体皮国内使用情况,总结和分析速冻玻璃化储存异体皮的临床应用效果和异体皮的使用情况。结果:使用速冻玻璃化异体皮的烧伤患者平均烧伤面积为55.4%,其中平均Ⅲ度面积为30.9%,应用异体皮面积为3466~10208cm^2。采用速冻玻璃化保存的皮肤复温后其活力可达到新鲜皮肤的70%左右,该法保存的皮肤质地柔软、转红快、成活率高,存活期长,最长可在患者创面上成活2个月左右。术后异体皮成活率为95%。从1987年至1999年底我科皮库供全国各地18个省和3个自治区的48个市,8个县的108家各级医院冷冻异体皮使用,包括我科自用用,共使用皮肤面积达3604260cm^2。结论:采用速冻玻璃化储存的异体皮覆盖创面,仍是目前最有效、最方便、经济实惠的方法,使用异体皮进行烧伤的救治已经成为国内大多数医院普遍使用的一项救治措施。  相似文献   
63.
目的 对海风藤Piperis kadsurae藤茎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并对分离的化合物进行初步的神经保护活性筛选。方法 运用硅胶、ODS、和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以及反相制备型HPLC等各种现代色谱分离技术进行系统的分离纯化,利用波谱学方法确定化合物结构。同时采用MTT和RTCA法,以白藜芦醇作为阳性对照,对化合物进行体外神经保护活性实验。结果 从海风藤藤茎的二氯甲烷和醋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得到2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puberulin(1)、(-)-acuminatin(2)、dihydrocarinatin(3)、海风藤酮(4)、山蒟素C(5)、3-羟基苯甲酸苄酯(6)、2-羟基苯甲酸苄酯(7)、cherrevenol D(8)、trans-2,3-diacetoxy-1-[(benzoy1oxy)methyl]-cyclohexa-4,6-diene (9)、(3R,4R)-4-O-acetyl-5-(benzoyloxymethyl)cyclohexa-1,5-diene-3,4-diol(10)、(-)-sootepoxidechlorohydrinA(11)、香...  相似文献   
64.
过科烨  卢忠明  梁春  邓华舟 《新中医》2023,55(5):155-158
目的:观察清热除湿凉血方加减辅助治疗湿热型面部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6例湿热型面部痤疮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助清热除湿凉血方加减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皮损症状评分、皮肤生理指标(表皮皮脂含量、角质层含水量、经表皮失水量);评估2组临床疗效及病情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3.75%,高于对照组79.17%(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及皮损数量、皮损程度、皮损肿痛、皮损颜色等皮损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及皮损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表皮皮脂含量、经表皮失水量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角质层含水量升高(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表皮皮脂含量、经表皮失水量低于对照组(P<0.05),角质层含水量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6个月,治疗组复发率4.44%,低于对照组21.05%(P<0.05)。结论:清热除湿凉血方加减辅助治疗湿热型面部痤疮疗效显著,能够...  相似文献   
65.
以外观性状、标准汤剂出膏率及厚朴酚与和厚朴酚总含量为考察指标,通过比较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基于指标相关性的权重确定方法(criteria importance though intercrieria correlation,CRITIC)、AHP-CRITIC复合加权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系数并计算多指标综合评分,结合Box-Behnken响应面法考察姜汁用量、闷润时间、炒制温度、炒制时间对姜厚朴质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得到厚朴姜炙的最佳工艺参数,再以水代替姜汁,比较分析厚朴、姜厚朴、水厚朴三者差异,初步探讨厚朴姜炙的炮制机制。结果显示采用AHP-CRITIC复合加权法确定外观性状、标准汤剂出膏率及厚朴酚与和厚朴酚总含量的权重系数分别为0.134、0.287、0.579。厚朴姜炙的最佳工艺为姜汁用量8%、闷润时间120 min、炒制温度100℃、炒制时间7 min。厚朴经姜炙后紫丁香酚苷和木兰花碱含量均降低,厚朴、姜厚朴及水厚朴中厚朴酚与和厚朴酚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姜厚朴>厚朴>水厚朴,推测厚朴姜炙后临床疗效发生变化与内在成分变化相关。优化所得的厚朴姜炙工艺稳定、可行,可以为其现代化生产加工过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6.
运用硅胶、ODS反相硅胶以及制备高效液相等多种色谱方法对北方枸杞果实乙酸乙酯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系统分离纯化,并采用NMR、MS等波谱方法鉴定其化学结构。从北方枸杞果实乙酸乙酯部位中分离并鉴定了10个生物碱类化合物,分别为methyl(2S)-[2-formyl-5-(hydroxymethyl)-1H-pyrrol-1-yl]-3-(phenyl)propanoate(1)、methyl(2R)-[2-formyl-5-(methoxymethyl)-1H-pyrrol-1-yl]-3-(phenyl)propanoate(2)、3-羟基-4-乙基酮吡啶(3)、3-吲哚甲醛(4)、(R)-4-isobutyl-3-oxo-3,4-dihydro-1H-pyrrolo[2,1-c][1,4]oxazine-6-carbaldehyde(5)、(R)-4-isopropyl-3-oxo-3,4-dihydro-1H-pyrrolo[2,1-c][1,4]oxazine-6-carbaldehyde(6)、methyl(2R)-[2-formyl-5-(methoxymethyl)-1H-p...  相似文献   
67.
68.
目的评价腹壁疝内镜下全腹膜外Sublay(TES)手术的效果并总结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国内10所医院自2016年3月至2019年7月115例腹壁疝内镜下TES手术的患者资料。分析患者情况、疝的特点、手术经过和结果。结果115例计划实施TES的患者中,因严重腹膜破损中转为IPOM修补患者1例,其余均成功手术。可以缝合缺损患者108例(94.74%),需要永久补片固定患者15例(13.16%)。放置引流患者76例(66.67%),中位手术时间为144 min,术中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时间3~45个月,总并发症发生率为20例(17.54%),其中出现血清肿患者5例(4.38%)。绝大多数患者术后仅出现轻微疼痛,未出现慢性疼痛。结论在腹壁疝的治疗中,对熟悉腹壁解剖的外科医师而言,TES是一种有效、安全的修复手段。在熟悉手术的基础上适应症可逐步拓展。  相似文献   
69.
小儿病毒性肺炎的病毒病原学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探讨小儿病毒性肺炎的病毒病原学。方法:对1998年至1999年二次拟诊为病毒性肺炎的2岁以下小儿采用免疫法进行咽拭子检查,证实为病毒感染后,再进行血酶联免疫抗体法检测,结果相一致的判断为该种病毒感染。结果: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DV),柯萨奇病毒(DBV)是引起2岁以下小儿肺炎的主要病原。结论:提示黑龙江省地区RSV,ADV是引起小儿感染的主要病原,CBV亦为应引起注意的病原。冬春季应给以早期发现。治疗。/  相似文献   
70.
多发性硬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集科 《广西医学》2000,22(1):73-77
多发性硬化(Mulriple Sclerosis,MS)是青壮年时期的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其特点为病灶多发,病程中常有缓解与复发。西北欧、北美洲的发病率高达50~100/10万,亚洲的发病率较低。近几年来,我国并不少见。临床表现较为复杂,有时不易作出诊断。为了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收集有关文献,对其病因、症状、诊断等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