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7篇
儿科学   13篇
基础医学   16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24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78篇
预防医学   49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36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9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3篇
  1974年   6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严重危害人群健康。流感病毒其抗原性易变,传播迅速,每年可引起季节性流行,在学校、托幼机构和养老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可发生暴发疫情。每年流感季节性流行在全球可导致300万~500万重症病例,29万~65万呼吸道疾病相关死亡。孕妇、婴幼儿、老年人和慢性基础疾病患者等高危人群,患流感后出现严重疾病和死亡的风险较高。尤其是2020年全球新型冠状病毒(新冠)肺炎疫情严重流行态势仍将持续,今冬明春可能会出现新冠肺炎疫情与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叠加流行的情况。而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的最有效手段,可以减少流感相关疾病带来的危害及对医疗资源的占用。我国现已批准上市的流感疫苗有三价灭活流感疫苗(IIV3)、四价灭活流感疫苗(IIV4)和三价减毒活流感疫苗(LAIV3),IIV3包括裂解疫苗和亚单位疫苗,IIV4为裂解疫苗,LAIV为减毒疫苗。除个别地区外,流感疫苗在我国大多数地区属于非免疫规划类疫苗,实行自愿、自费接种。2018年和2019年,中国CDC均印发了当年度的《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一年来,新的研究证据在国内外发表,新的疫苗产品在我国上市,为更好地指导我国流感预防控制和疫苗应用工作,国家免疫规划技术工作组流感疫苗工作组综合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在2019年版指南的基础上进行了更新和修订,形成了《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0-2021)》。本指南更新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增加了新的研究证据,尤其是我国的研究结果,包括流感疾病负担、疫苗效果、疫苗安全性监测、疫苗预防接种成本效果等;第二,更新了一年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流感防控有关政策和措施;第三,更新了我国2020-2021年度国内批准上市及批签发的流感疫苗种类;第四,更新了本年度IIV3、LAIV3和IIV4流感疫苗组份;第五,更新了2020-2021年度的流感疫苗接种建议。本指南建议:原则上,接种服务单位应为≥6月龄所有愿意接种流感疫苗且无禁忌证的人提供接种服务。对可接种不同类型、厂家疫苗产品的人群,可由受种者自愿选择接种任一种流感疫苗,无优先推荐。结合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为尽可能降低流感的危害和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影响,推荐按照优先顺序对重点和高风险人群进行接种:医务人员,包括临床救治人员、公共卫生人员、卫生检疫人员等;养老机构、长期护理机构、福利院等人群聚集场所脆弱人群及员工;重点场所人群,如托幼机构、中小学校的教师和学生,监所机构的在押人员及工作人员等;其他流感高风险人群,包括≥60岁的居家老年人、6月龄~5岁儿童、慢性病患者、<6月龄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以及孕妇或在流感流行季节备孕的女性。首次接种或既往接种<2剂次流感疫苗的6月龄~8岁儿童应接种2剂次,间隔≥4周,对IIV或LAIV均建议上述原则;2019-2020年度或以前接种过≥2剂次流感疫苗的儿童,建议接种1剂次;≥9岁儿童和成人仅需接种1剂次。建议各地在疫苗供应到位后尽快安排接种工作,最好在10月底前完成免疫接种;对10月底前未接种的对象,接种单位在整个流行季节都可以提供接种服务。孕妇在孕期的任一阶段均可接种IIV。本指南适用于从事流感防控相关的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人员,预防接种点的接种人员,各级医疗机构儿科、内科、感染科等医务人员,以及各级妇幼保健机构的专业人员。根据国内外研究进展,本指南今后亦将定期更新、完善。  相似文献   
42.
肺炎球菌性疾病免疫预防专家共识(2020版)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肺炎球菌性疾病是全球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也是导致中国儿童及成年人发病和死亡的重要原因。肺炎球菌性疾病的临床治疗用药以抗生素为主,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肺炎球菌的耐药性问题日益严重。采用肺炎球菌疫苗预防肺炎球菌性疾病并减少细菌耐药性,尤为必要和迫切。本文在《肺炎球菌性疾病免疫预防专家共识(2017版)》基础上,结合WHO肺炎球菌疫苗立场文件(2019年)和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对肺炎球菌性疾病的病原学、临床学、流行病学、疾病负担、疫苗学等方面进行系统综述,目的是为公共卫生和预防接种专业人员在科学使用疫苗与发挥疫苗最佳预防作用方面提供证据,提高肺炎球菌性疾病防控水平。  相似文献   
43.
目的 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白细胞介素-33(interleukin-33,IL-33)对肿瘤免疫微环境的影响,探讨在肿瘤免疫微环境中IL-33上调干扰素-γ(interferon-gamma, IFN-γ)表达的机制。方法 应用生存曲线在线分析工具分析IL-33表达对患者生存时间的影响。从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中下载数据,进行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分析、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和蛋白网络相互作用分析,探讨IL-33对相关基因的功能和信号通路的影响。从临床蛋白质组肿瘤分析协会(Clinical Proteomic Tumor Analysis Consortium, CPTAC)蛋白和蛋白磷酸化组数据库中下载数据,分析IL-33表达与异质性胞核核糖核蛋白D(heterogeneous nuclear ribonucleoprotein D,HNRNPD或AU-rich element binding factor 1,AUF1)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生存曲线在线分析结果显示IL-33的高表达显著改善多种癌症生存预后。在IL-33受体St2敲除鼠结肠癌模型中,IFN-γ表达显著下调。IL-33影响的基因主要富集于对IFN-γ的反应,对IFN-β的反应,固有免疫调控等信号通路和生物过程中。CPTAC蛋白质组数据分析提示IL-33和AUF1表达显著负相关(r=-0.64,P<0.001)。结论 IL-33在肿瘤免疫微环境中可以增强免疫细胞IFN-γ的表达,IL-33可以通过下调AUF1的表达,阻止AUF1所属的“AUF1和信号转导调控复合体”对IFN-γ mRNA的攻击。  相似文献   
44.
45.
46.
患者,男,65岁。6天前上山砍柴跌倒,划伤左下睑,伤口少许出血,随即嚼树叶敷伤口止血,并连续4天用苦楝树叶捣烂后敷伤口,第5天,伤口有少许脓液流出,次日出现张口困难就诊。全身检查无异常体征,面部见左下睑皮肤伤口愈合,存留一瘘管,缢脓,两侧嚼肌痉挛,抽搐,牙关紧闭,张口约半指。WBC8.1×109/t,N:80%,L:20%。以破伤风收入院。  作者单位:545005广西,柳州市卫校口腔科入院后给予抗生素,T.A.T1.5万μ,冬眠一号。局部扩大伤口,3%双氧水冲洗,橡皮片引流。症状无改善,病人烦燥,面部抽搐频繁,第四天出现呼吸困难,行气管切开术,并加大T.A.T用…  相似文献   
47.
48.
白塞葡萄膜炎(BU)是我国常见的致盲性较高的葡萄膜炎类型,其诊治面临诸多挑战,一方面,国内葡萄膜炎专科医师较为匮乏,大多数眼科医师对BU的系统性用药不太熟悉;另一方面,风湿免疫科医生也难以掌握BU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和评估方法。为提升我国BU的诊疗水平,由葡萄膜炎和风湿免疫科专家组成的跨学科学组,在借鉴国内外诊治经验和...  相似文献   
49.
目的 观察光动力疗法治疗的皮肤肿瘤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就诊的皮肤肿瘤患者27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13例,应用常规手术法;实验组14例,采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学疗法。结果 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2.9%,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1.5%,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结论 5氨基酮戊酸散光动力疗法对浅表皮肤肿瘤与皮肤癌前病变患者中,效果显著,创伤小,恢复快,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0.
《广西医学》杂志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主管、广西医学情报研究所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医学学术性期刊,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被《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一数字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华艺线上图书馆》、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Ulrichsweb)和美国《化学文摘》收录,读者遍布18个国家和地区,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