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1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25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丙型肝炎病毒垂直传播婴儿5年转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13例母婴垂直传播感染丙型肝炎病毒(HCV)的婴儿进行了5年随访,结果如下。1对象与方法:5年连续观察125例患输血后丙型肝炎的育龄妇女,其中13例分别怀孕1或2次,生育15名婴儿,其中13例婴儿血清中抗HCV和HCVRNA阳性,均无甲、乙、戊和庚型肝炎病毒感染标志。婴儿于出生后1、3、6、9、12、18、24、36、48和60月龄时,由专人随访,做常规体检,填写个案调查表,并采静脉血3~5ml,分离血清后置-20℃备检。ALT(改良赖氏法)>25u为异常。酶联免疫试验法测抗HCV,用上海科华试剂初筛,日本试剂复测,最后用第2代EL…  相似文献   
72.
对单采浆还输血球血站整顿前后丙型肝炎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河北省固安县单采浆还输血球血站整顿前后献血员中丙型肝炎患病和单项血清转氨酶(ALT)异常情况进行了对比研究。该血站整顿后单采浆还输血球献血员中丙型肝炎患病率为0.0%,单项ALT异常率为2.5%,较整顿前(分别为10.3%和36.8%)明显下降,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总流行率由47.1%下降至2.5%,即下降94.7%。  相似文献   
73.
本文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调查了92名抗-HCV阴性,ALT正常的一次性受血者,输血后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为57.6%(53/92),其中输血后丙型肝炎占79.2%(42/53)。潜伏期20~90天,平均39.5±18.2天;输血后24~90天ALT开始异常,平均48.3±16.0天;抗-HCV检出时间为输血后24~192天。平均69.9±42.6天;HCVRNA检出时间为输血后30~81天,平均42.2±18.1天。12个月临床痊愈率为50.0%;24个月为57.1%,输血后丙型肝炎病人HCVRNA12个月阳性率为66.7%(4/6),抗-HCV12个月和24个月阳性率均为100.0%。  相似文献   
74.
应用丙型肝炎病毒核酸序列中的两对引物F-1(1—21),R-1(324—304),F-3(28—48),R-3(284—264),对4名抗-HCV阳性的献血员血清进行了两次聚合酶链反应("nested"PCR),经电泳鉴定1例为阳性,核酸长度为257bp。这一方法的建立为我国开展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HCV RNA)的检测提供了可能性。  相似文献   
75.
输血后丙型肝炎11年前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感染类型输血后丙型肝炎病人的转归。[方法]将38例输血后丙型肝炎病人分为急性黄疸型(16例)、急性无黄疸型(16例)和亚临床感染(6例)3组,采用前瞻性研究的方法,检测11年随访期问采集到的血清抗-HCV、HCVRNA和ALT。[结果]38例输血后丙型肝炎,32例为临床型,症状和体征于半年内全部消失。在11年的随访期问,所有病例均未再出现肝炎症状和体征,未发生各种晚期肝病和死亡。38例病人ALT转归存在3种类型:1,一过性异常(黄疸型:无黄疸型:亚临床型,6:8:O);2,持续异常(O:3:O);3,波动性异常(10:5:6)。38名病例均未检测到抗-HCV波动和阴转。36例病人检测两次以上HCVRNA,转归存在4种情况:1,阳转后每次检测均保持阳性26例(12:10:4);2,阳转后,转为阴性,再转为阳性4例(1:2:1);3,阳转后,再转为持续阴性5例(2:3:O);4,始终不能检测到HCVRNA(0:0:1)。不同临床型HCVRNA阴转率无差异,P〉0.1。[结论]不同感染类型输血后丙型肝炎病人抗-HCV、HCVRNA和ALT转归相似,ALT持续异常仅见于急性无黄疸型病人,HCVRNA持续阴性仅见于亚临床型感染。  相似文献   
76.
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用于颈丛阻滞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用于颈丛阻滞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Ⅱ级行甲状腺腺瘤手术病例40例,随机分成A组(0.2μg/kg舒芬太尼复合0.25%罗哌卡因)和B组(0.25%罗哌卡因)各20例。行颈丛阻滞,观察阻滞后5、15、30 min时血压(BP)、心率(HR)和血氧饱和度(SpO2),并行麻醉满意度评分及不良反应记录。结果B组的血压和心率较A组明显增高(P〈0.05),也明显高于阻滞前(P〈0.05),但对SpO2的影响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麻醉满意度明显优于B组(P〈0.05)。结论小剂量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颈丛阻滞在甲状腺腺瘤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