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8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23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1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姜冰 《大众健康》2012,(12):13-13
当初在房交会上,我在各式楼盘中看花了眼,迷迷糊糊在一处实景模型前驻足。售楼小姐不失时机跟上来,朱唇微启:“这是我们推出的一期现房,共有十八层。这个楼盘傲视群楼,江城景色一览无余。只要买十二层以上的,夏天根本不用开空调。空气新鲜,远离污染。有一种高高在上的优越感。此外,十层以上,每层每平米便宜一百。多划算啊!”  相似文献   
32.
后交通动脉瘤所致动眼神经麻痹有较高的发生率,动眼神经麻痹的机制主要是由于后交通动脉瘤瘤体对动眼神经的直接压迫所致,综合分析了患者年龄、高血压、蛛网膜下腔出血、动脉瘤的直径、指向、形状、术前动眼神经麻痹程度、动眼神经麻痹时间、手术减压对术后动眼神经麻痹恢复的影响。开颅动脉瘤夹闭手术后,动眼神经麻痹大多数能恢复。建议尽早手术,以期术后动眼神经功能最大程度恢复。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囊性脑膜瘤的成因、诊断和手术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囊性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实质性脑膜瘤发病部位及全切治愈率进行比较。结果:8例患者肿瘤均全切,无严重手术并发症及死亡。与实质性脑膜瘤比较,囊性脑膜瘤幕上发病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18,P<0.05);全切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0,P>0.05)。结论:肿瘤结节与囊壁的彻底切除是防止术后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34.
间变型脑膜瘤术后椎管内转移一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间变型脑膜瘤是临床上一种较为少见的脑膜瘤病理类型,伴术后椎管内转移更为罕见,我们确诊一例颅内间变型脑膜瘤并椎管转移病例,现结合文献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5.
茂名市公立私立幼儿园儿童体格发育及营养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了探讨我市公立、私立幼儿园儿童生长发育及营养状况,本文对6所公立和12所私立幼儿园2656例儿童进行了体格检查及评价。方法:采用全国统一制定的测量方法,对儿童的身高、体重、头围、胸围进行测量,以均值离差法六等级评价分析。结果:身高在均值以上的儿童,公立幼儿园男、女儿童大于私立幼儿园男、女儿童,差异有显著性(P<0.01);体重在中上、上等的儿童公立幼儿园男、女儿童大于私立幼儿园的男、女儿童,中低、中下等的儿童私立幼儿园的男、女儿童大于公立幼儿园的男、女儿童,差异有显著性(P<0.01);体重低下、生长迟缓、消瘦发生率,私立幼儿园大于公立幼儿园儿童,两组相比差异显著性(P<0.01)。结论:加强托幼卫生保健管理,制定合理的带量食谱,定期进行膳食调查,使儿童获得足量均衡的营养;适当开展体格锻炼,促进儿童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36.
DSA与3D-CT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及治疗中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评价DSA与3D-CTA在诊断颅内动脉瘤方面的优缺点。方法26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24例接受了DSA与3D-CTA检查,另2例在出血后2-4h内仅行CTA检查。DSA检查的时相为出血后12-30d;3D—cTA检查的时相为出血后2h-30d。分析DSA、3D—CTA与术中显微镜下所见动脉瘤的大小、部位、瘤颈、瘤体指向及周边重要穿支血管的吻合程度。结果26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共发现34个颅内动脉瘤,其中行DSA检查的24例患者中共发现28个动脉瘤,检出率约82%,而3D-CTA发现32个动脉瘤,检出率94%;2例出血后数小时内3D-CTA检查发现2个动脉瘤。以上动脉瘤均经手术证实,CTA在动脉瘤大小、瘤颈宽度上与术中实际情况吻合程度更高。结论DSA是诊断颅内动脉率的金指标,但有一定的假阴性率;3D-CTA无创、经济、不受血管痉挛的影响,对直径3mm以上的动脉瘤的检出率可能优于DSA,对动脉瘤的部位、瘤颈、瘤体、载瘤动脉及周边结构的三维显示更有助于制定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37.
垂体腺瘤显微手术中垂体柄的保护与术后尿崩症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分析和总结垂体腺瘤显微手术中避免损伤垂体柄的操作经验;探讨术中垂体柄的损伤与术后发生尿崩症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垂体腺瘤显微手术中,镜下完整保护垂体柄结构,其术后发生尿崩症的情况,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30例垂体腺瘤显微手术均采用经眶额下入路,术中均可清楚见到垂体柄的解剖结构,避免过度牵拉和烧灼垂体柄。术后2例患者发生暂时性尿崩症持续2个月,未出现顽固性尿崩症。结论 垂体腺瘤显微手术后发生尿崩症与术中垂体柄损害有关,术中避免损伤垂体柄的操作,术后可以减少尿崩症的发生和减轻尿崩症的程度。  相似文献   
38.
34例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临床特点与预后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目的 分析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axonalinjury,DAI)的临床特点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方法 依据伤后昏迷的时间,将我科1997年8月~1999年月12月收治的34例DAI病人分为轻、中、重3组,分析3组病人的临床特点、CT资料及治疗后的结果;分析原发昏迷和入院时GCS与预后的关系。 结果 重度组26例(76%),伤后24h内CT扫描12例(46%)发现脑不同部位有点状高密度影,26例中死亡8例,预后良好者7例;中度组5例(15%),CT扫描仅1例发现脑内点状高密度影,除中残1例外其余恢复良好;轻度组3例(9%),CT扫描无异常发现,全部恢复良好。中-重度组入院时GCS明显低于轻度组(P<0.05,P<0.01),原发性昏迷持续时间亦显著长于轻度组。 结论 脑外伤后持续昏迷超过6h而CT扫描无明显占位病灶者,即可诊断DAI;临床分度、GCS和原发性昏迷时间有助于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39.
颅脑损伤后脑脊液流入并积聚在硬脑膜下腔,称为外伤性硬膜下积液.小儿颅脑外伤后易发生硬膜下积液,现将我科近6年来收治的35例,结合临床资料和文献报道,分析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40.
1984年我们在国内首先报道了狗脑梗塞动物模型,成功率为86.67%,虽然病理与人类脑梗塞相似但其病灶定位不恒定。为此,我们又经眶后入路直视下夹闭大脑中动脉(MCA)起始部 双侧颈总动脉(CCA)结扎 降低系统动脉压(SABP)的方法试图建立梗塞率更高、梗塞部位更衡定、对颅内生理状态的干扰和脑损伤更小且适合于各类脑梗塞研究的狗的脑梗塞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