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9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27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35篇
口腔科学   12篇
临床医学   127篇
内科学   4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24篇
外科学   46篇
综合类   219篇
预防医学   72篇
眼科学   19篇
药学   125篇
  2篇
中国医学   56篇
肿瘤学   17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01.
鼻咽癌中EB病毒潜伏膜蛋白1对p53表达的调控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目的 探讨EB病毒潜伏膜蛋白1(LMP1)是否通过NF-kB在鼻咽癌细胞中促进p53蛋白的表达,为阐明LMP1促进细胞凋亡的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利用四环素诱导表达系统,建立受四环素调控表达LMP1的鼻咽癌细胞系,用报道基因检测法和Western印迹技术,观察LMP1过量表达对NF-kB的功能性活化及p53、bcl-2表达的影响。结果 在鼻咽癌细胞中,LMP1能活化NF-kB。过量表达的LMP1促进p53基因的表达,这种促表达可以被硫代磷酸化修饰的LMP1及p65反义寡聚脱氧核苷酸阻断,LMP1和p65地bcl-2的表达则没有影响,LMP1过表达对bcl-2的表达无影响。结论 鼻咽癌中LMP1通过活化核转录因子NF-kB调节p53的表达;而在LMP1过表达时,bcl-2介导的抗凋亡机制未被启动,至少是未被上调的。  相似文献   
802.
目的 :鼻咽癌是我国南方地区高发的恶性肿瘤之一 ,长期以来 ,对鼻咽癌发病分子机制未能彻底阐明 ,关键问题之一是缺乏一个良好的体外多阶段细胞模型。虽然利用EB病毒已建立了数个灵长类上皮细胞系 ,但是 ,EB病毒转化的人鼻咽上皮永生化细胞系尚为空白。目前认为 ,上皮细胞永生化呈多阶段 ,即上皮细胞增殖———逃避老化期 (Senescence)———逃避危机期 (Crisis)———进入永生化 (Immortalization) ,其中 ,逃避Senescence可能是上皮细胞永生化的最初阶段。方法 :借助EB病毒和TPA的体外…  相似文献   
803.
目的 :EB病毒是一类与鼻咽癌等肿瘤密切相关的DNA致瘤病毒 ,其具体致瘤机制至今未明。EB病毒编码的潜伏膜蛋白 1 (LMP1 )被确证具有瘤基因功能 ,它所介导的信号传导途径 ,尤其是LMP1通过活化核转录因子NF κB调控下游靶基因的表达 ,在细胞增殖、分化、转化与凋亡中发挥着重要的生物学作用 ,因而在鼻咽癌发病机制的研究中备受瞩目。静息状态下 ,NF κB二聚体与抑制子IκBs结合而存留在胞浆内。活化信号通常通过信号传导途径导致IκBs与NF κB的分离 ,NF κB得以进入胞核结合特异的识别序列 ,并反式激活靶基因…  相似文献   
804.
[目的]探究中药煎汤先熏蒸后内服联合羟丙甲纤维素滴眼液治疗肝郁脾虚型干眼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6例(132眼)肝郁脾虚型干眼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3例.2组患者均给予羟丙甲纤维素滴眼液的人工泪液滴眼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中药汤剂内服治疗,治疗组给予中药汤剂先熏蒸眼部再内服治疗,疗程为2周.观察...  相似文献   
805.
分析课程思政在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中的研究现状.为推进以课程思政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改革,教师需正确理解课程思政内涵,提升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实现研究生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而行,形成协同效应,培养国家需要的高层次医学人才.  相似文献   
806.
不同产地麦冬1H-NMR模式识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建立一种基于氢核磁共振-模式识别的不同产地麦冬鉴别新方法 .方法 以1H-NMR技术测定样品的全成分信息,并转化成数据矩阵,采用模式识别法中的主成分分析(PCA)、偏最小二乘法-N别分析(PLS-DA)以及聚类分析(HCA)进行识别分析.结果 氢核磁共振-模式识别法能有效地鉴别不同产地的麦冬样本.结论 氢核磁共振-模式识别法是一种有效的药材分类鉴别方法 ,可作为药材质量控制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807.
报告一例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euromyelitis optica spectrum disorders,NMOSD)合并人体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 AIDS),并通过文献复习,总结其发病机制、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检索文献包括7篇英文文献(8个病例),1篇中文文献,共报道9例NMOSD合并HIV感染/AIDS病例,结合本文报道的1例共10例,其中5例为女性,5例为男性,3例HIV感染/AIDS为新发,其他病例的HIV感染/AIDS发病均早于NMOSD。临床表现上,7例均为视神经炎和脊髓炎同时或相继发生,2例表现为单相病程或复发性脊髓炎,1例仅表现为双眼相继发生的视神经炎,10例患者头颅或脊髓MRI均有典型的视神经或脊髓异常信号,伴或不伴强化。2例患者未进行水通道蛋白4(aquaporin protein-4,AQP4)抗体Ig G检测,其余8例中5例AQP4抗体阳性、3例阴性。针对AIDS的治疗,10例患者中,8例接受了高效...  相似文献   
808.
目的评估奥西替尼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老年晚期肺腺癌人群中二线及以上治疗应用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65岁及以上的老年晚期肺腺癌患者, 基线检测存在EGFR基因突变, 一线应用一代或二代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药物治疗疾病进展后, 在二线或后线应用奥西替尼治疗。结果患者中位年龄72岁。应用奥西替尼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13个月, 95%CI(10.8~15.2)个月。其中EGFR19外显子缺失突变(19deletion, 19del)的患者应用奥西替尼的PFS优于EGFR21外显子L858R突变患者(12和24个月, P=0.028)。在EGFR耐药突变T790M阳性(T790M+)的患者中, 19del合并T790M+(19del/T790M+)的患者的PFS优于L858R合并T790M+(L858R/T790M+)的患者(10和28个月, P=0.029)。奥西替尼治疗耐药后有43.8%的患者存在脑或脑膜进展。奥西替尼耐药后治疗最常应用的药物为抗血管生成类药物。奥西替尼常见不良反应为腹泻(31.4%)、皮肤干燥伴瘙痒(29.4...  相似文献   
809.
目的 分析行角膜屈光手术的近视患者中调节和集合功能异常的检出率,强调术前视功能检查的重要性。方法 对2020年1月到2020年7月期间在我院角膜屈光手术中心进行术前检查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选取年龄在18~35周岁、视功能检查均由同一技师完成的76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检查包括矫正视力、屈光度、近远距水平隐斜量、调节性聚散/调节比值(AC/A)、正负相对调节、调节反应、调节幅度、调节灵敏度、集合近点、Worth四点和立体视。结果 调节和集合功能异常的发生率为67.2%;调节功能异常的患者占49.7%,集合功能异常的患者占17.5%;各屈光不正组中调节不足的发生比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370,P=0.001),高度近视组的发生比例低于低、中度近视组;集合不足在各屈光不正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62,P=0.020),高度近视组的发生比例要高于低、中度近视组;男性发生比例71.1%,女性发生比例5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968,P<0.001)。结论 在行角膜屈光手术的近...  相似文献   
810.
多潘立酮(domperidone)不影响左旋多巴的最高血药浓度、维持时间和血药一时曲线下的面积,并可减少左旋多巴引起的胃肠道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