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1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目的 探讨采用微通道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我院2008年9月至2012年6月间,对67例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采用微通道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技术进行治疗,并对治疗时间、结石情况、并发症及随访资料系统总结.结果 67例嵌顿性输尿管结石均一期治疗成功,术中无大出血、输尿管穿孔及临近脏器损伤.随访5~57月,结石清除率为100%,发生输尿管瘢痕性狭窄5例.结论 利用微通道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技术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具有创伤小、结石清除率高、并发症低等优点,尤其对经体外冲击波碎石失败者更适用,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72.
机械通气对体外循环术后炎症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CPB)术后不同肺通气策略对肌体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的患者30例,随机分为两组,传统通气组(H组)和保护性肺通气组(L组),于麻醉诱导后、CPB前、CPB结束即刻、CPB结束后6小时取静脉血样测IL-6和IL-8。结果:在体外循环前H组与L组在IL-6与IL-8水平无差异,CPB结束即刻两组的IL-6与IL-8水平均明显升高,而两组间亦无差异性。在CPB结束后6小时两组的IL-6与IL-8水平继续升高,H组升高的更明显,L组仅轻度升高。结论:保护性肺通气策略可以降低体外循环术后的全身炎症反应,有利于患者肺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73.
目的 了解海口市人工游泳场所卫生状况,为卫生监督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统一调查表格对各场所卫生管理、布局、卫生设施等状况进行调查;按GB/T17220-1998、GB9667-1996标准采集游泳池水样监测并作评价。结果 海口市人工游泳场所卫生状况基本符合要求,游离性余氧合格率最低,仅为67.6%;循环式净水及全换式游泳池水质监测合格率分别为73.9%、52.3%;对社会公众开放游泳池及宾馆酒店、居住小区内设游泳池水质监测合格率分别为52.5%、69.4%、75.0%。结论对新建、改建、扩建各类游泳场所应尽快落实预防性卫生监督;社会公众开放及全换式的游泳场所是日常监督监测的重点。  相似文献   
74.
目的:通过观察注射用心肌肽在体外循环(CPB)心内直视手术期间的应用,阐明其对患者心肌再灌注损伤的防护作用。方法: 30例二尖瓣机械瓣置换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术中及术后,给予注射用心肌肽。两组患者分别在体外转流前(T0)、主动脉开放即刻(T1)、主动脉开放后30 min(T2)、停止CPB 12 h(T3)、24 h(T4)抽取桡动脉血,检测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血浆肿瘤坏死因α(TNF-α)的浓度。术后第7天测心脏射血分数(EF)。结果 :两组患者体外转流前血浆CK-MB、cTnI 及TNF-α浓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开放30 min后两组患者血清CK-MB、TNF-α明显高于T1(P<0.05),且实验组在T2、T3、T4各相同时间点血清CK-MB、TNF-α浓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主动脉开放即刻两组患者血清cTnI明显升高,且实验组在T1、T2、T3、T4各相同时间点血清cTnI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7 d,实验组EF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CPB心内直视手术术中及术后给予注射用心肌肽可明显减轻炎症反应、抑制心肌损伤,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75.
小儿法洛四联症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51例小儿法洛四联症外科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2002年1月~2008年1月,连续行小儿法洛四联症根治术51例,患者平均年龄(6.24±3.35)岁,平均体重(19.88±6.48)kg。结果:全组术后早期死亡2例,死亡率3.9%,死亡原因为低心排综合征和灌注肺。术后并发低心排综合征3例,灌注肺2例,室缺残余分流2例,胸骨感染二开1例,胸腔积液1例。结论:充分解除右室流出道梗阻,合理加宽肺动脉是手术成功的关键。自体心包补片加宽右室流出道及肺动脉,能够有效解决流出道梗阻及肺动脉狭窄,并可预防残余梗阻的发生。合理的转流技术能有效地保护肺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汽化电切镜联合软质膀胱镜绎尿道汽化电切结合钬激光治疗膀胱特殊部位浅表性肿瘤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总结我院2004年5月~2009年6月应用经尿道汽化电切镜联合软质膀胱镜治疗膀胱特殊部位浅表性肿瘤34例临床资料.针对位于膀胱前壁、三角区、膀胱颈部及输尿管开口附近等特殊部位的浅表性肿瘤,先用汽化电切镜汽化电切肿瘤体部,然后插入软质膀胱镜用钦激光烧灼肿瘤蒂部及基底.结果:34例膀胱肿瘤均1次切除,平均手术45分钟,术中无膀胱穿孔、大出血等并发症.术后平均留置导尿管7天,拔除导尿管前行丝裂霉素20mg膀胱灌注一次,出院后,均规范性膀胱灌注化疗.所有病例均进行随访,随访时间最长5年,1年内复发3例(8.8%),3年内复发6例(17.6%),5年内复发8例(23.5%),其中3例为复发2次以上.结论:经尿道汽化电切和钬激光等微创技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疗效确切,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并发症少和恢复快等优点,已被临床广泛应用,但是汽化电切镜治疗上存在盲区,对一些特殊位置的肿瘤治疗后,存在复发率高的缺点,我们利用汽化电切镜功率大、切除肿瘤速度快和软质膀胱镜可弯曲性、无盲区的优点,采用两镜联合的方法,对34例特殊部位浅表性膀胱肿瘤进行系统治疗,大大降低了肿瘤复发率,取得了较好地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77.
70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比较分析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2002年1月-2009年2月间我院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70例的临床资料,依据术中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分为体外循环组和非体外循环组.并对两组患者的术后临床资料、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术后非体外循环组发生并发症1例,体外循环组6例;非体外循环组住院死亡1例,体外循环组死亡3例.结论 在多支病变中,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和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在再血管化的应用上无差别;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的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比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低,但是合并瓣膜病或严重的3支血管病变、左主干病变、室壁瘤形成的患者更适宜行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不能取代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相似文献   
78.
128例瓣膜替换术后早期的治疗和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128例瓣膜替换术后的治疗和护理,其目的是找到合适的早期处理方法,以增加瓣膜替换术的成功率。方法:①注重血容量的补充,术后第1个24小时液体的入量为0.5~1.0ml·kg ̄(-1)/h,出量稍大于入量,使病人处于轻度脱水状态。胶体的补充则根据引流量而定,血红蛋白达100g/L即可。②血管活性药物如硝普钠、多巴胺和多巴酚丁胺术后要尽早使用且联合应用,以支持心脏功能。③常规使用呼吸机辅助时吸。采用大潮气量(12~15ml/kg)和低频率(12~14次/分)的呼吸方式,并尽早使用呼气末持续正压通气(PEEP)。④术后采用高浓度补钾,以快速纠正低钾血症。结果:通过以上处理,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降低了术后早期死亡率,使病人能顺利渡过术后关。结论:实践证明,本方法是实用可行的。  相似文献   
79.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概念有了新的认识,作为城市医疗服务的窗口--院前医疗急救,已成为一个城市医疗服务和文明程度的标志.建设现代化城市一定要建设现代化的院前医疗急救机构,这个机构就是以120呼叫电话为媒介,面向市民的医疗急救中心.……  相似文献   
80.
血浆脂蛋白(a)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了解血浆脂蛋白(a)[(Lp(a)]、载脂蛋白AI(apoAI)、载脂蛋白B(apoB)水平在冠心病患者的变化,观察Lp(a)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将冠心病患者498例按疾病发展进程进行分类,即稳定型心绞痛207例,不稳定型心绞痛184例,心肌梗死107例。另设健康对照组150例。同时以免疫透射比浊法对血浆中Lp(a),apoAI,apoB水平进行检测。结果:冠心病患者血中Lp(a)、apoB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随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严重程度逐步增加,血中Lp(a)、apoB逐步上升,两者呈正相关,r=0.4596,P<0.05。结论:Lp(a)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有着密切联系,是一个独立的致冠心病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