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15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7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2 毫秒
31.
假丝酵母菌性外阴阴道炎(vulvovaginal candidiasis,VVC)是一种主要由白假丝酵母菌引起的机会性真菌感染,是生育期女性常见的生殖道感染性疾病,该病的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明确。细胞免疫曾被认为在宿主免疫中占有主导地位,但长期的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揭示,适应性免疫可能不是主要的保护性机制,天然免疫被认为是黏膜假丝酵母菌感染的主要宿主防御机制。笔者就该病的宿主免疫机制研究做一阐述。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超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将初次发病并伴有肢体功能障碍的脑卒中患者共106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给予其神经内科常规的治疗和护理的同时给予超早期康复护理。采用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和改良Berthel指数评分表(MBI)对患者进行评估。结果三个月后干预组患者的FMA和MBI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与干预前相比,干预组的FMA和MBI提高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脑卒中发病后24小时内进行的超早期康复护理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在卓越医学教育背景下实行妇产科护理学教学改革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15级护理本科班,随机选择1班为实验组,采取服务型学习方法,2班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学期结束时,通过课程考试、见习带教护士对服务型学习模式评价、反思日记等方法评价实施效果。结果:实验组理论、实践成绩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学生在反思日记中表达有助于提高综合能力及情感塑造。结论:在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应用服务型学习模式可有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基线尿酸水平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4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并记录基线尿酸水平,根据基线尿酸水平将研究对象分为4组,比较发病14 d及发病90 d时的神经功能情况。结果随基线尿酸水平的增高,发病14 d时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较发病1 d时好转(P0.05),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90 d时,基线尿酸水平越高,患者的转归良好率越增高(P0.05),当尿酸高于289.55 mol/L,患者转归良好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尿酸水平的增高,患者发病90 d时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无明显变化,4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线尿酸水平越高,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及临床转归越好。且当尿酸高于289.55 mol/L,患者转归良好率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35.
目的 探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联合阿司匹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8月-2018年10月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9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次,晨起空腹温水服用,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滴注丹参多酚酸,0.13 g加入0.9%的氯化钠溶液250 mL。两组均持续治疗14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 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MMP-7和hs-CRP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MMP-7和hs-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常规脑梗死治疗基础加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应用于急性脑梗死患者,可有效降低其血清MMP-7和hs-CRP水平,显著提高脑梗死患者的NIHSS评分,且安全性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6.
37.
中药熏洗湿敷法治疗慢性盆腔炎64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慢性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之一,该病缠绵难愈,反复发作。笔者自1997年尝试采用中药熏洗湿敷法治疗该病64例,并与常规疗法治疗62例作对照比较,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26例病人均按我院妇科同一诊断标准[1]确诊为慢性盆腔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4例,年龄32~58岁,病程0.8~11年,平均病程6.8年;对照组62例,年龄25~56岁,病程为0.6~10.5年,平均病程5.6年。2治疗方法2.1治疗组药物组成:黄柏30g,败酱草30g,虎杖20g,土茯苓20g,忍冬藤30g,乳没各20g,川乌15g,莪术20g,胆南星15g,透骨草30g。使用方法:采用SZ-88IIID型智能熏蒸治疗床,将…  相似文献   
38.
乳消冲剂治疗乳腺增生症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腺增生症 ,为女性临床常见病之一 ,其发病率高 ,严重者可成为癌前病变 [1、2 ]。治疗该病目前西医尚无较好方法 ,笔者结合多年临床经验 ,采用自拟乳消冲剂治疗乳腺增生症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 134例均为 1996 - 1998年因乳腺增生 ,用乳癖消或小金丹治疗不佳而来就诊者。全部病例均为女性 ,年龄为 2 0~ 5 3岁 ,平均 35岁 ;病程 5个月~ 10年不等。病变单侧 5 0例 ,双侧 84例。节结状 76例 ,囊状 35例 ,块状 2 3例 ,随机分治疗组 6 3例 ,对照组 71例。1.2 方法 治疗组予乳消冲剂 ,药用 :柴胡 10 g,…  相似文献   
39.
40.
食品安全健康大数据平台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在健康医疗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食品安全与健康数据发展的解决思路,建立基于食品健康链的大数据平台,提高大数据的综合利用能力和水平,最终实现来源可溯、流向可追、质量可控、责任可查、风险可估、疾病可防的食品健康链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