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6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76篇
耳鼻咽喉   23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41篇
口腔科学   142篇
临床医学   176篇
内科学   123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84篇
特种医学   54篇
外科学   133篇
综合类   394篇
预防医学   162篇
眼科学   43篇
药学   152篇
  1篇
中国医学   164篇
肿瘤学   2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83篇
  2011年   90篇
  2010年   120篇
  2009年   129篇
  2008年   129篇
  2007年   103篇
  2006年   89篇
  2005年   77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正>放射治疗是头颈部肿瘤常用的治疗手段。常见的放疗手段有常规放射治疗、适形(3D-CRT)/适形调强放射治疗(IMRT)。常规放射治疗常涉及面颈联合野或鼻前野等,3D-CRT/IMRT通过三维计划系统(3D-TPS)对靶区剂量进行合理的分布,以期提高靶区剂量覆盖和降低周围主要器官的照射剂量。放射性龋齿是头颈部肿瘤后的主要后遗症之一,严重威胁着放射治疗后患者的生活质量。3D-CRT/IMRT明显降低放  相似文献   
62.
目的:总结体会我院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2013年共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28例,均给予牵引、理疗、按摩、输液、骶疗五联疗法。结果:治疗后随访时间平均12.6个月(4~23个月),随访率达100%。患者治疗后休息时、日常活动时和体育锻炼时的疼痛比治疗前明显缓解,治疗后达到优秀的患者有85例(61%),良好的有28例(28%),一般的有13例(10%),差的有2例(1%),总优良率为黔%。治疗后未发现严重并发症。结论:五联疗法适合多数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3.
<正>1病例例1:男,41岁,汉族,未婚,初中文化,农民。自语、情绪不稳、行为怪异24年,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多次住院治疗。2007年凭空听到有声音命令其转圈倒地或来回走动,每次10 min至数小时。曾予氯氮平联合舒必利、氯氮平联合奋乃静、氯氮平联合劳拉西泮、氯氮平联合丙戊酸钠等治疗均无改善。2012年5月患者再次住院治疗,给予氯氮平300 mg/d联合改良的电休克(MECT)治疗12次后,幻听及相应的动作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CT和强化CT在诊断和鉴别大肠恶性肿瘤的准确性差异。方法将110例共计122个大肠恶性肿瘤确诊患者分别采用CT与强化CT对所有大肠恶性肿瘤的检出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比较2种检查方法的敏感度与特异度,肿瘤检出率及对瘤体部位、瘤体形态、生长方式的检查符合率等。结果强化CT组灵敏度、特异度均高于C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CT组肿瘤检出率和瘤体部位、瘤体形态及生长方式符合率均高于C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CT较CT在大肠恶性肿瘤的检出率、敏感度与特异度及瘤体生长情况等方面均有明显优势,临床应注重强化CT的应用。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B型超声、普通CT及强化CT鉴别诊断大肠恶性肿瘤的准确度差异。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4年2月该院大肠癌恶性肿瘤待查患者110例,均行三项影像学检查即B型超声检查、普通CT检查、强化CT检查。所有患者最终经大肠镜下病理组织提取及活检后确诊,根据最终确诊结果例数计算3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结果 B型超声检查、普通CT检查及强化CT检查灵敏度依次增高,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种方法检查特异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型超声检查、普通CT检查及强化CT检查在大肠恶性肿瘤的诊断具有差异性,具有较高灵敏度的强化CT可用于大肠恶性肿瘤确诊诊断, B型超声的特异度与CT检查相近,可作为筛查试验,用于大肠恶性肿瘤的除外诊断。  相似文献   
66.
笔者联系实际,从认识上提出先进典型的"标杆"作用和"广东医生"的正能量作用;在先进典型的思想引领上,提出培养"广东医生"所应具备的核心价值观、职业胜任力观和奉献进取观;在做法上阐述多维度地开展学习"标杆"活动,打造"广东医生"优秀群体的方法;在成效上简述医院发展的主要成绩;在讨论中论述发挥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典型和"广东医生"优秀团体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67.
 目的 探讨影像呈结节状占位样的特发性肥厚性硬脑膜炎(IHCP)的临床、影像及病理特点。方法 对4例影像呈结节状的IHC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例均为男性,平均发病年龄40.25(33~50)岁,病程长(4个月~12年),病情反复发作。主要表现为慢性头痛、多组脑神经麻痹及癫痫发作。头颅影像示局部硬脑膜增厚,呈团块或结节状,与脑膜瘤等肿瘤相似。2例组织病理学检查示硬脑膜结缔组织增生、散在中性粒细胞及浆细胞浸润。甲泼尼龙或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有效。结论 结节状占位样IHCP多以慢性头痛起病,糖皮质激素或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有效,病情易复发。头颅影像可见硬脑膜肥厚,呈团块或结节状占位,易与脑肿瘤、炎性肉芽肿相混淆。
     相似文献   
68.
目的:观察外源性的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 (rhPDGF-BB)与转化生长因子-β1(rhTGF-β1)联合应用对大鼠正畸牙压力侧破骨细胞FAK mRNA 基因水平的表达变化。方法:将1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又根据检测时间点不同分为5个小组(n=16),分别建立正畸牙移动模型。实验组从加力第1天开始在正畸牙颊侧黏膜下隔日注射rhP-DGF-BB 10 ng与rhTGF-β15 ng,对照组注射相同容量的PBS。加力后1、4、7、10和14 d分别处死每大组的一小组大鼠。收集标本,用TRAP染色观察压力侧破骨细胞数量的变化,实时定量PCR(RT-PCR)检测FAK mRNA基因的表达。结果:rhP-DGF-BB及rhTGF-β1联合注射明显促进压力侧破骨细胞数目的增加(P<0.05);破骨细胞内FAK mRNA基因量的表达7 d前增加(P<0.05),7 d后逐渐降低,14 d时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外源性PDGF-BB和TGF-β1联合应用促进正畸牙压力侧破骨细胞增殖,增加了破骨细胞内FAK mRNA基因表达。  相似文献   
69.
刘建国 《山东医药》2010,50(36):30-30
脑外伤性癫痫是脑外伤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应严密观察患者癫痫发作时间,增强对病情发展的预见性,赢得抢救最佳时机。我院自2006年3月~2009年3月共收治该病患者24例,现对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0.
目的观察大剂量静脉注射人血免疫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e globulin,IVIG)治疗吉兰-巴雷综合征(GBS)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GBS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IVIG治疗组28例,按体质量0.4g/(kg·d)给予IVIG治疗,疗程5~20 d,平均(9.43±4.96)d;糖皮质激素治疗组11例,给予地塞米松10~20mg/d治疗,10 d后逐渐减量。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同时对IVIG治疗的起始时间、疗程及发病严重程度与疗效的关系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IVIG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糖皮质激素治疗组(P0.05);IVIG用药起始时间(r=-0.441,P0.05)、疗程(r=0.403,P0.05)及发病严重程度(r=0.576,P0.05)与疗效具有相关性。结论 IVIG治疗GBS疗效优于糖皮质激素治疗,早期、足量、足疗程行IVIG治疗对GBS患者疗效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