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1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8篇
耳鼻咽喉   25篇
儿科学   16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70篇
内科学   46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6篇
外科学   165篇
综合类   111篇
预防医学   3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3篇
中国医学   25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1.
急性胰腺炎是外科常见急腹症之一,其中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占5%~20%,其病程凶险,并发症多,病死率高,病理变化严重,有较广泛的胰腺细胞和实质出血坏死,并伴有胰周以及腹腔、腹腔后组织炎性浸润、出血和坏死。腹腔内可伴有含高淀粉酶的血性或脓性渗液,同时亦产生大量血管活性物质和毒素,吸收入血可引起重要脏器功能损害衰竭,甚至死亡。近年来研究表明:这些毒性物质主要是通过胰腺腹膜后的内瘘途径,由淋巴入血液,故治疗中不可忽视腹膜后间隙的引流。 1 诊 断 ①临床诊断:需在诊断急性胰腺炎的基础上进行判断,如出现休克、腹膜刺激症加重、高热持续不退、黄疸加深、神志模糊和谵妄、高度腹胀、血性或脓性腹水、两侧腰部或脐周出现青紫瘀斑、胃出血等则可诊断为急性坏死性胰腺炎。②实验室诊断:白细胞超过16×109/L,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比积降低,血糖>11.1.1 mmol/L,血钙<2.0 mmol/L,血尿素氮或肌酐增高,酸中毒等。③影像学检查;X线检查可见横结肠、胃充气扩张,左膈肌升高,胸腔积液;B超检查呈现不均匀、不规则强回声,边缘轮廓不规则、不清楚,腹水;CT检查见胰腺肿大,外形轮廓不规则,密度不均匀,胰周积液,胸腹腔积液;CT增强扫描,尤其是动态观察不仅提供有否坏死,而且还可提供坏死的部位、范围等,是术前较为可靠的特异性的诊断方法。④腹腔穿刺检查见穿刺液外观常呈血性混浊或脓性,穿刺液的淀粉酶值若明显高于血清淀粉酶水平则更有意义。 2 治 疗 ①基础治疗: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术前准备,包括禁食、胃肠减压;静脉输液,维持水电解碱平衡;补充血容量和营养支持;减少胰液、胃液分泌,预防控制感染,防治休克,解痉止痛。②手术治疗:有下列情况手术治疗的适应证更为明确:诊断不肯定;积极的非手术治疗病情仍继续恶化;胰腺坏死已并发感染;伴胆道疾病者;后期并发症(胰腺脓肿、假囊肿等)。有人主张早期手术,即在发病后72 h之内或一经确诊即施行手术,这样可以及时清除和引流毒性物质,清除坏死组织,减少各种酶的激活,或可降低MOF和感染的发生率;切开胰腺被膜和胰周组织,解除胰液排泄受阻,可有助改善胰腺血运,阻止胰腺组织坏死的进一步发展等。针对坏死性胰腺炎的手术方式有以下3种:a.灌洗引流术:有开放和闭式法二种,由于手术时尚未坏死的组织手术后仍可继续坏死,因此清除坏死组织后,必须在胰床、后腹膜行充分引流,可采用多条引流管,或者盐水纱布开放伤口引流,术后可再次清除坏死组织;b.坏死组织清除术:是基本术式,尽可能地清除坏死组织,特别适用于胰实质浅层散在性的坏死、全身情况差者;c规则性胰腺切除术:主要适用于胰实质坏死范围较大又集中且与有生机组织分界线明显、全身情况尚好的病例。  相似文献   
12.
正腹腔粘连是腹部及盆腔手术后的主要并发症之一,目前其发生率仍然很高[1],尤其致肠梗阻的发生,不仅降低了病人的生活质量,且对病人的生命构成威胁,研究发现[2]粘连的形成前提是损伤的腹膜之间的适时接触,如在腹膜间置入隔离物,则可能抑制腹膜粘连的发生。因此生物隔离材料应用成为研究的热点[3]。我们与中国科学院长春应化所研制了胶液状高分子可降解材料Zn2+改性羧甲基纤维素  相似文献   
13.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因各种原因所致股骨头内脂质堆积、多能干细胞成脂分化、股骨头内血供障碍等引起的一类疾病,发病率及致残率均较高,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最终不得不进行人工关节置换〔1,2〕.因此,人们一直寻找安全、有效、无创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该文对迷你临床演练评估进行了概述,介绍了其在护理实习、培训及医学硕士研究生考核中的应用情况,并从临床能力考评的重点、能力提升的特点及可操作性对其在护理专业硕士研究生考核中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提出将其依据护理专业硕士课程设置进行改良,并与客观结构化考核交替应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创伤失血性休克是急诊外科常见的病症,病死率极高,30%~40%的患者因失血过多死亡,急性失血是创伤首要的可预防性死因。当然有少部分患者死亡是不恰当的治疗措施所致,约占10%~20%口],及时、快速控制出血及有效的适宜的液体复苏,对于严重创伤患者至关重要,可有效减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的发生,降低病死率。但对于创伤出血被控制前、后的液体复苏存在不同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黄芪和丹参注射液联用对早期糖尿病肾病 (EDN)血液流变学和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2 0 0 1- 0 3~ 2 0 0 4 - 0 3广东省东莞市人民医院 16 0例ED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 80例。两组均采用饮食控制和糖尿病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黄芪和丹参注射液治疗 ,疗程 4周。结果 治疗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 (P <0 0 5或P <0 0 1) ;尿白蛋白排泄率 (UAER)、血肌酐 (SCr)、尿素氮 (BUN)和血脂明显下降 (P <0 0 5或P <0 0 1) ,且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1或P <0 0 5 )。结论 黄芪和丹参注射液联用能改善EDN患者的血液流变学、血脂和微循环 ,减少尿白蛋白的排出 ,减轻肾损害 ,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Zn^2+改性羧甲基纤维素对术后腹腔黏连的预防作用。方法将45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均先行制作肠黏连模型,A组为对照组,B、C组于腹腔内损伤部位分别注入羧甲基纤维素钠及Zn^2+改性羧甲基纤维素,术后10d处死动物,观察各组腹腔黏连情况。结果3组黏连分级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Zn^2+改性羧甲基纤维素明显减轻术后腹腔黏连程度,其作用优于羧甲基纤维素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换血疗法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心肌酶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5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接受换血疗法治疗。比较患儿治疗前后血胆红素水平及心肌酶水平。结果治疗后,患儿总胆红素(220.41±20.46)μmol/L、间接胆红素(206.45±16.45)μmol/L、直接胆红素(14.86±3.45)μmol/L均低于治疗前的(488.86±30.40)、(465.12±24.53)、(23.64±6.43)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儿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为(22.53±4.12)U/L、乳酸脱氢酶(LDH)为(112.43±12.74)U/L、肌酸激酶(CK)为(42.85±10.44)U/L、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为(14.56±4.85)U/L均低于治疗前的(63.53±8.12)、(243.56±20.41)、(211.55±25.46)、(42.58±8.46)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换血疗法可以有效降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血胆红素水平及心肌酶水平,起到保护心肌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改良后外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3例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患者行后外侧入路行支撑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 23例均获随访,时间8~19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9~16周。HSS膝关节评分67~96分。结论改良后外侧入路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有利于骨折的复位和固定,具有暴露清楚、内固定安放方便、创伤小及临床疗效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放射性肠炎是指因盆腔、腹腔恶性肿瘤接受放射治疗后引起的小肠和结直肠放射损伤.当放射总量超过50 Gy时,肠管放射性损伤发生概率增加[1].目前对急性放射性肠炎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本研究采用经皮内镜胃空肠造瘘(percutaneous endoscopic gastrotomy- jejunostomy,PEG-J)置管行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al,EN)治疗急性放射性肠炎30例,归纳总结如下,并探讨PEG-J置管行EN治疗急性放射性肠炎的疗效及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