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78篇
  免费   245篇
  国内免费   205篇
耳鼻咽喉   15篇
儿科学   88篇
妇产科学   26篇
基础医学   244篇
口腔科学   14篇
临床医学   540篇
内科学   384篇
皮肤病学   133篇
神经病学   52篇
特种医学   190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351篇
综合类   1458篇
预防医学   704篇
眼科学   102篇
药学   678篇
  2篇
中国医学   563篇
肿瘤学   83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90篇
  2022年   83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73篇
  2019年   73篇
  2018年   104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167篇
  2013年   176篇
  2012年   208篇
  2011年   229篇
  2010年   237篇
  2009年   197篇
  2008年   234篇
  2007年   279篇
  2006年   266篇
  2005年   226篇
  2004年   249篇
  2003年   271篇
  2002年   187篇
  2001年   223篇
  2000年   164篇
  1999年   145篇
  1998年   110篇
  1997年   119篇
  1996年   121篇
  1995年   88篇
  1994年   97篇
  1993年   83篇
  1992年   89篇
  1991年   67篇
  1990年   61篇
  1989年   61篇
  1988年   60篇
  1987年   65篇
  1986年   57篇
  1985年   63篇
  1984年   56篇
  1983年   61篇
  1982年   42篇
  1981年   40篇
  1980年   17篇
  1979年   13篇
  1959年   14篇
  1958年   12篇
  1957年   5篇
  1955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目的]探讨分析某院接收的短期大规模白内障防盲手术的手术效果.总结了一些白内障防盲手术的体会.[方法]资料来自2009年4月~2009年7月某院接受的江西省"微笑·光明"行动的1 242例(1 242眼)白内障防盲手术.小切口非超乳组有490例(490眼),超乳组752例(752眼).分析两组手术效果和手术并发症.[结果]小切口非超乳纽脱盲率为91.63%(449眼),脱残率为63.88%(313眼);超乳组脱盲率为96.14%(723眼),脱残率为84.31%(634眼).总脱盲率为94.36%(1 172眼),脱残率为76.25%(947眼).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02,P(0.05).[结论]短期大规模白内障防盲手术取得了良好复明效果,但良好的组织及加强术后用药指导和随访对保证医疗安全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92.
随着现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胰腺十二指肠损伤的病例逐渐增多,由于其特殊的解剖学结构,一旦发生胰腺十二指肠损伤,多合并其他脏器损伤,诊断、治疗往往比较困难,易发生漏诊及误诊,而且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均较高.本研究回顾性分析甘肃省夏河县人民医院和兰州大学第一医院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19例胰腺十二指肠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该类疾病的诊断及治疗经验.  相似文献   
993.
2009年杭州市上城区湖滨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了责任医生参与重性精神病管理治疗的试点工作。通过组建责任医生团队、制定职责、划片分管、上门随防、采用针对性服务内容与干预措施,责任医生得到了弱势人群的认可,社区居民的满意率达到98%,责任医生的知晓率为99%,精神病患者管理率为100%。  相似文献   
994.
烧伤湿性医疗技术治疗大面积深度烧伤35例临床总结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总结烧伤湿性医疗技术治疗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35例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全程规范应用湿性医疗技术治疗,同时根据病情予以综合治疗,如抗休克、抗感染、防治并发症、营养支持等.结果:35例患者伞部治愈,除1例深Ⅲ度烧伤患者行点状植皮外,其余烧伤创面全部自行愈合.经随访,部分深Ⅲ度创面患者有软薄瘢痕,所有患者肢体功能正常.结论:烧伤湿性医疗技术治疗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疗效湿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观察经皮冠状动脉内移植白体外周血干细胞(peripheral blood stem cells,PBSC)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的疗效.方法 我院2006-04至2007-08人选18例AMI患者,纽约心脏病协会(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NYHA)心功能分级Ⅲ~Ⅳ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45%,年龄<75岁,为干细胞移植组,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皮下动员自体骨髓干细胞,连用5 d,在第6天分离PBSC,经处理后将采集到的干细胞悬液部分经over-the-wire球囊中心腔注入到已行血运重建的罪犯血管远端.在PBSC动员、采集及经冠脉回输过程中观察有无不良反应.选用同期住院的符合入选标准,冠脉造影显示梗死部位及罪犯血管与移植组相匹配的接受标准常规治疗的患者18例,为对照组.3~6个月随访,包括临床、实验室指标、二维超声心动图、6 min步行距离(6 MWT).结果 移植组术后6个月与术前相比: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减小,(42.22±8.43)mm与(39.67±8.06)mm,P<0.0l;LVEF明显提高,(41.44±4.27)%与(46.22±4.39)%,P<0.01;6 MWT明显提高,(225.06±38.13)m与(288.12±34.54)m,P<0.01.对照组介入术后6个月与术前相比较,LVESd、LVEF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331、0.052);6 MWT有明显提高,(226.67±47.38)m与(264.56±28.67)m,P<0.01;不良反应:在PBSC动员、分离、采集及回输过程中总的不良反应共3例次.结论 经皮冠状动脉内移植自体PBSC治疗AMI可有效改善心功能,提高运动耐量,且安全.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观察后房型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PCPIOL)矫治高度近视眼的长期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高度近视眼患者41例(66只眼),等效球镜度数(SE)(-15.12±3.93)D,植入PCPIOL.术后随访3年,观察手术前后的视力、屈光状态、眼压、角膜、前房、瞳孔、PCPIOL和晶状体、眼底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 与术前比较,术后3、6个月、1、2、3年的裸眼视力(UCVA)、最佳矫正视力(BCVA)和SE显著改善.术后3年时,UCVA≥0.5有86%,≥0.8有43%;BCVA未见下降,11%比术前提高1行,68%比术前提高≥2行;96%眼的实际屈光度数稳定在预期的±1.00D,57%稳定在预期的±0.50D.术后1、2、3年的角膜内皮细胞累积丢失率分别为9.26%、12.84%、18.54%.除了1只眼黄斑出血外,未见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 PCPIOL矫治高度近视术后3年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97.
针对传统住院医师培训考核的不足和基于网络的培训考核系统的优势,本文讨论住院医师培训考核系统的构建.本系统共由6大模块组成,采用XML文档存储试题及试卷,并以Ajax加强系统性能.通过完善管理和系统建设,可使其为管理者和使用者提供极大的便利,并大大提高管理效率和教学质量,最终保证卫生技术人员取得良好培训效果.  相似文献   
998.
【摘要】 目的 了解浙江丽水地区男性肛门生殖器疣患者感染人乳头瘤病毒(HPV)基因型的分布状况。方法 PCR-反向斑点杂交技术对150例男性肛门生殖器疣患者标本进行HPV基因分型,包括3种低危型HPV-6、11、43和16种中高危型HPV-16、18、31、33、35、39、45、51、52、53、56、58、59、66、68、CP8304。 结果 150例男性肛门生殖器疣患者中91例(60.67%)检出HPV,其中有74例(81.32%)为低危型HPV-6、11、43的单一或多重感染,另有17例(18.68%)为中高危型的单一或多重感染。31例(34.07%)为多重感染(包括2 ~ 5种基因型混合感染),其中低危型合并中高危型的多重感染20例占64.52%,低危型之间的二重感染6例占19.35%;HPV-6、11合并中高危型感染分别为13例(41.94%)和6例(19.35%)。各HPV基因型感染136例,感染率从高到低依次为:HPV-6(39例,28.68%)、11(36例,26.47%)、16(11例,8.09%)、52(7例,5.15%)、53(7例,5.15%)、51(6例,4.41%)、58(6例,4.41%)和43(6例,4.41%)。 结论 男性生殖器疣患者HPV基因型感染中,低危型HPV感染占绝对优势,多重感染及各基因型的分布状况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探讨BRAF基因突变及Ki67表达与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及其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46例PTC组织标本(PTC组)及16例良性甲状腺肿瘤组织标本(对照组)。采用基因测序法检测BRAF基因突变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Ki67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1)PTC组BRAF基因突变率为32.6%(15/46),其中Ⅰ、Ⅱ、Ⅲ、Ⅳa期突变率分别为14.3%、22.2%、60.0%、75.0%,Ⅰ、Ⅱ期与Ⅲ、Ⅳa期BRAF基因突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0);淋巴结阳性者BRAF基因突变率为69.2%,阴性者为18.2%,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肿瘤直径≥2cm BRAF基因突变率为40.6%,<2cm者为14.3%,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对照组未发现BRAF基因突变。BRAF基因突变诊断甲状腺恶性肿瘤的灵敏度为32.6%(15/46),但特异性为100.0%(16/16)。2)PTC组Ki67蛋白阳性表达率为69.6%(32/46),其表达与PTC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均无明显关系,但其表达率随病情恶化程度呈逐步上升趋势;对照组Ki67蛋白阳性表达率为18.6%(3/16),且均为低表达;Ki67蛋白阳性表达诊断甲状腺恶性肿瘤灵敏度为69.6%(32/46),特异性为81.4%(13/16)。3)在PTC中,15例BRAF基因突变Ki67蛋白阳性表达率为80.0%(12/15),31例无BRAF基因突变Ki67蛋白阳性表达率为64.5%(20/31),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联合检测诊断甲状腺恶性肿瘤灵敏度为80.0%(12/15),特异性为35.5%(11/31)。结论BRAF基因突变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随临床分期增加和淋巴结转移其突变率增加;Ki67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阳性表达率高,但与病情进展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了解广州市中心城区近4年性传播疾病(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STDs)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广州市某中心城区2008-2011年STDs年报资料及人口数据进行趋势及描述性分析。结果近4年来,广州市中心城区STDs报告病例数为4 146例,年均发病率为146.71/10万。除尖锐湿疣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外,其余STDs发病率均呈下降趋势;病种构成,以梅毒比例最高(35.21%),其次为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26.97%),尖锐湿疣居第3位(15.97%)。4年内STDs男女性别比为0.98∶1,总体女性患者多于男性;以2029岁为发病高峰(34.88%);家务及待业、商业服务、离退人员和工人等职业为主要发病人群,占总发病人数的50.48%;发病人群集中在该中心城区与广州市其他县区,占总发病人数的95.59%。结论尖锐湿疣、梅毒是今后STDs的防治工作重点,加强健康宣教,增强全民STDs的防范意识,规范疫情的监测、报告及管理,加强普通人群的监测,做好高危人群的干预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