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09篇
  免费   305篇
  国内免费   110篇
耳鼻咽喉   19篇
儿科学   50篇
妇产科学   20篇
基础医学   165篇
口腔科学   42篇
临床医学   652篇
内科学   264篇
皮肤病学   22篇
神经病学   78篇
特种医学   93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83篇
综合类   1043篇
预防医学   455篇
眼科学   29篇
药学   403篇
  9篇
中国医学   416篇
肿瘤学   80篇
  2024年   55篇
  2023年   194篇
  2022年   195篇
  2021年   157篇
  2020年   179篇
  2019年   174篇
  2018年   160篇
  2017年   84篇
  2016年   126篇
  2015年   105篇
  2014年   290篇
  2013年   228篇
  2012年   182篇
  2011年   184篇
  2010年   170篇
  2009年   130篇
  2008年   132篇
  2007年   151篇
  2006年   137篇
  2005年   134篇
  2004年   120篇
  2003年   96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66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63篇
  1998年   64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82.
83.
摘要:目的 通过对B群链球菌引起的临床感染,特别是非妊娠成人B群链球菌血流感染的临床、实验室检验指标以及药敏结果进行分析,为临床诊治提供一定依据。方法 回顾收集2012年1月至2018年12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临床分离的B群链球菌菌株信息,筛选血培养阳性同时临床诊断为血流感染的患者信息,分析临床和实验室数据结果。结果 276株非重复株B群链球菌分离自男性比例略高于女性,占52.5%,患者平均年龄为(49.2±19.8)岁,分离标本前3位分别是尿液(43.5%)、皮肤软组织及伤口分泌物(25.4%)和血液(10.5%)。22例确诊血流感染患者中,男性患者比例更高占86.4%,平均年龄为(50.8±17.5)岁,所有血流感染患者均有基础疾病,肝胆相关疾病及肿瘤分别占36.4%,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占22.7%,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占13.6%。典型临床表型为发热。血流感染经治疗患者中19例好转出院,2例死亡,1例自动出院。B群链球菌血流感染常规炎性指标与其他链球菌血流感染数据相比无特异性。血流感染分离菌株对克林霉素和左氧氟沙星耐药率较高分别为79.2%和45.5%,对青霉素、氨苄西林、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未发现耐药株。结论 成人B群链球菌血流感染者主要为中年男性,多合并有基础疾病,临床及实验室检查无特异性,对于发热患者应尽早规范采集血培养以明确诊断,青霉素是B群链球菌感染的首选治疗药物,保持着较高的敏感性,克林霉素以及左氧氟沙星耐药率较高,不推荐经验使用,临床治疗时应重视药敏结果,避免不合理用药。B群链球菌血流感染者经临床合理诊治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84.
重返工作岗位是脑卒中患者康复和回归正常生活的重要标志。本文就国外脑卒中患者重返工作岗位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综述,包括重返工作岗位概念、关键因素模型、现状及影响因素,旨在促进医护人员对卒中患者重返工作岗位的重视,通过借鉴国外研究的有效经验,为患者提供更多的信息和更有针对性的康复护理,帮助患者早日重返工作岗位。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额颞叶前底部脑挫裂伤合并迟发性血肿的诊断和手术治疗。方法:对收治的61例额颞叶前底部脑挫裂伤合并迟发性血肿的病人在脱水降颅压、止血、抗水肿等综合治疗的基础上,46例行单侧额颞部弧形切口手术,9例行双额部大切口手术,6例已丧失手术时机。结果:恢复良好34例,轻残9例,中残6例,重残4例,死亡6例,放弃治疗者2例。结论:对在早期不引起明显临床症状的患者,应正确掌握非手术和手术指征。  相似文献   
86.
目的:调查绍兴地区流行肺炎链球菌的血清型和耐药性,对不同来源的菌株进行比较,计算PCV7的覆盖率,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方法:收集105株不同样本来源的肺炎链球菌,使用Pneumotest-latex鉴定血清型,统计耐药性,并研究两者之间关系。结果:105株肺炎链球菌,青霉素不敏感仅1株咽拭子分离菌,红霉素、克林霉素耐药率为99.3%,未检到万古霉素、左氧氟沙星耐药株,复方SMZ、四环素、利福平、氯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77.9%、86.2%、5.1%、10.6%。主要检出的血清组/型为19和23,占所有菌株的47.6%(49/103),PCV疫苗覆盖率为62.1%。结论:不同样本来源的肺炎链球菌的流行血清型和耐药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眼部分离肺炎链球菌较其他部位分离株耐药程度低,PCV7覆盖率低,需长期监测。  相似文献   
87.
目的调查伤口/造口专科护士的科研能力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与护理人员科研能力自评量表,对全国20个省份300名伤口/造口专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伤口/造口专科护士科研能力总分为(47.07±23.97)分。各维度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问题发现能力、文献查阅能力、论文书写能力、科研实践能力、科研设计能力、资料处理能力。伤口/造口专科护士科研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学历和从事伤口/造口专科时间、职称等(P0.05)。结论伤口/造口专科护士科研能力总体水平偏低,需要从各个层面有针对性开展的护理科研培训,完善专科护理科研团队建设,提升其科研能力。  相似文献   
88.
随着化疗、靶向治疗等技术的进展,白血病的治疗效果日益改善,但复发仍是一大难题。白血病微小残留病(MRD)是指患者达血液学完全缓解后体内仍残留106109/L白血病细胞计数的状态,为白血病复发的主要原因。因此,监测MRD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近年来发现越来越多的异常表达基因有望用于MRD的检测,从而监测复发,提示预后。该文选取WT1(Wilms's tumor-1 gene)、尾型同源盒基因2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通路底物8基因的临床意义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89.
观察病情是医疗护理中的重要任务之一,认真观察可以及时准确地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以便不失时机地进行处理,还可以为早期诊断提供重要资料,反之则会误诊断和治疗,甚至造成严重的后果,根据本人三十年的临床经验,下面简述对病情观察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