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30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71.
本文针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病因病机,探讨了中医通腑泄水特色疗法的理论基础,并着重探讨了甘遂在本疗法中的核心作用的机理。  相似文献   
72.
目的观察中药甘遂对于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并发急性肺损伤(ALI)的疗效。方法将35例SAP并发ALI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方案,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甘遂治疗。对比2组肺功能指数、血气分析指数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第5天时,治疗组的血清TNF-α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PaO2/FiO2、PaO2及RR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治疗组住院时间、ICU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ARDS发生率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甘遂可以有效控制或缓解SAP患者ALI的进展。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索中医理念在梗阻性黄疸治疗中的应用规律。方法:对外科近5年来收治梗阻性黄疸病例800余例治疗进行归纳总结,提取相关规律。结果:中医理念在本病治疗中的应用体现在各个环节,贯穿整个过程,在不同的阶段采用不同的方式。结论:中医理念在梗阻性黄疸治疗中的应用起积极的作用,可获得更好的临床疗效,体现中医特色。  相似文献   
74.
观察2007年1~12月腹部外科术后辨病为外科虚劳病32例,其中男21例,女11例.胃癌根治术后9例,肝癌切除术后11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6例,结肠癌根治术后2例,小肠切除术后l例,胃穿孔修补加腹腔冲洗引流术后2例,肠粘连松解术后1例.  相似文献   
75.
目的 总结15例第Ⅷ肝段切除术的临床经验.方法 使用彭氏多功能手术解剖器(PMOD),采取选择性肝血流阻断,对15例第Ⅷ段肝癌进行肝段或联合肝段切除.结果 15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一例手术死亡.其中13例行第Ⅷ肝段切除,2例行联合第Ⅶ、第Ⅷ肝段切除.术中肝血流阻断1-2次,时间12~25 min,平均(17.3±5.2)min,切肝时间(阻断肝血流至肝脏肿块切除时间)10-23 min,平均(18.3±4.7)min.出血量约(50-700)ml,平均(186±78)ml,2例患者需输血.术后有2例合并胸腔积液,1例胆漏并发膈下感染.结论 使用PMOD在选择性肝血流阻断下,安全快捷地行第Ⅷ肝段的切除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粘连性肠梗阻的病因、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根据文献及专著设立病例调查表,经讨论修改后采集355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信息,建立EPIDATA数据库,采用SPSS 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组中先天性粘连1例占0.3%,炎症性粘连103例占29.1%,手术后粘连251例占70.6%。本组病例多数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其非手术治疗的成功率为82.3%。结论粘连性肠梗阻主要由手术后粘连引起,尤以胃肠手术、阑尾炎手术及妇科手术后多见;中西医结合综合疗法可提高临床非手术治疗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急诊腹腔镜治疗急性重症胆管炎的疗效及手术操作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4年11月期间为117例胆总管结石继发急性重症胆管炎行腹腔镜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中110例(94.0%)完全在腹腔镜下完成胆总管切开取石手术,7例中转开腹;平均手术时间144 min,术中出血量53 m L;4例术后感染性休克加重,经抗休克治疗后治愈,术后十二指肠瘘1例,胆汁漏3例,腹腔积液感染4例,经引流及抗感染后治愈;平均住院时间为7.2 d。结论:在严格把握适应证及熟练掌握腹腔镜操作技术的条件下,腹腔镜治疗急性重症胆管炎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